近期,多地集中出现的“俄罗斯商品馆”,因为销售的不少商品并非俄产,且并未有明显标识,最近站上了风口浪尖。
最新的消息是,官方已开始下场监管。上海、江苏、成都等地都已有所动作。从遍地开花到被立案调查,俄罗斯商品馆只花了一个月。



俄罗斯商品馆引发网络热议,表面看因为名不副实,“不全是俄货”“有不少国内代工产品”。隐藏着的深层因素可能与当下进行的这场战争不无关系,国内的舆论场,“挺俄”还是“顶乌”立场相左,泾渭分明,水火不容。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俄罗斯商品馆宣传为“国家馆”,以显示有官方背景。我搜索了相关信息,的确有这样的说法。比如极目新闻的报道就称,“俄罗斯国家馆是获俄罗斯驻华大使馆支持,并由俄罗斯农业部、俄罗斯出口发展中心官方认定的中俄合资企业全权运营的俄罗斯食品永久品尝和展示馆。” 显然,中国官方对此是不认可的,这也是本次专项行动进行排查整治的重点之一。
在天眼查上,以“俄货”为关键词搜索,一年内成立的公司就达894家。除了各种以“俄罗斯商品馆”命名的门店外,还涌现出不少“俄XX”商家,例如俄比熊、俄北熊。
俄罗斯商品馆能在短期内火爆,与商业模式不无关系。该商品馆大多是加盟方式开店的,这种模式有一个特点,就是扩张速度特别快。加盟商们为何趋之若鹜呢?答案在于,能赚快钱。有招商人员透露:“我们现在的几十家门店当中,快的话三个月、慢的话五六个月就能回本。”



当然,大背景是中近年来中俄关系“上不封顶”。
俄罗斯官方数据也显示,2024年俄农产品对华口井喷:2024年前十月,俄罗斯对中国甜饼干出口同比增长50%,达到约3400吨,在对华甜饼干主要出口商中排在第二位;巧克力也是如此,2024年前三季度,俄罗斯对华巧克力出口达到1.12万吨,超过了意大利和比利时,同比增长40%。
这些日渐走红的俄罗斯商品馆均以原装进口为核心卖点,主营休闲零食、面包饼干、奶制品、套娃、生活日化等俄罗斯特色产品。
需要提一嘴的是,火腿、面包、奶粉之类的产品,打着俄罗斯的旗号,绝对是“挂羊头卖狗肉”,收智商税。到目前为止,我国仅容许进口俄冰鲜或冷冻的肉制品,未将熟食肉制品纳入,俄罗斯火腿的出现,有点突兀。小麦是俄禁止出口物,面包是否也禁止,我没有查到。但想到保质的问题,进口俄产面包这事,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至于奶粉,就更滑稽了,很明显是“阳澄湖洗脚蟹”的翻版。综合来看,这些商品不可能姓“俄”。
除了“含俄量”存疑,货品价格较一般超市偏贵。这的确对一些忠实拥趸的内心造成了伤害。



本次排查由市场监督管理局出面,属专项行动,重点核查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无证无照经营、未备案经营的。二是对店铺宣传为“国家馆”使消费者误以为具有官方背景的。
客观讲,排查以“规范”为基调,力道算柔和。有分析认为,全国多个城市都在行动,应该不是自选动作,而是有统一指导的。至于力度的拿捏,应该是考虑到了当下微妙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经济状况。
尽管官方并没有下狠手,但业内人士普遍不乐观,认为会有半数以上商店“关门”。如果这一判断成立,那么,为挣快钱而冲入这一赛道的商家不具备相关资质应该比例不低。咋说了,莽撞了,兄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