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咖啡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工作日的早晨或午后,它是打工人的“续命水”,让自己在快节奏的工作中游刃有余;在周末或闲暇时光,咖啡则成为了自由的解压密码,一间惬意的咖啡馆更是都市生活的心灵驿站,在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OR.SO咖啡馆 ©雄大设计港
咖啡饮品 ©雄大设计港
OR.SO咖啡馆坐落在苏州河畔,闻着咖啡的香气,夕阳似乎也化身咖啡师,为苏河添上了金色的拉花,伴着水波的延展,整个咖啡馆chill意浓郁。除了缤纷的饮品,咖啡馆建筑本身别致而简约,螺旋上升的造型吸引无数人来打卡探索。
夕阳时分的苏州河©雄大设计港
建筑的圆心由无障碍电梯井构成,两条环形动线环绕上升,构成了即美观又实用的建筑外观。靠近内侧的环线以消防用途为主,便于快速撤离,外侧坡道则以观景、休闲为主。通过与设计师的交流我们了解到,在最初的设计中,外侧坡道还可供自行车通行,但很可惜的是,在运营过程中,出于安全考虑而被禁止。
双动线引导人流 ©原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消防廊道连接中环人行辅道、苏河沿岸步道和光复西路,起到人行交通与疏散的作用,观景廊道则连接观景平台和沿岸步道。而在体块拉升并衔接各个空间的过程中,建筑也自然而然形成了三层空间。
建筑体块 ©原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建筑一层为咖啡馆制作、出餐和室内用餐区;建筑二层主要为半室内和室外空间,环绕布置了露营桌椅;三层则为观景平台,并且OR.SO咖啡馆的三层是周边地区少有的高点,可以眺望苏州河和周边的公园绿地。
建筑功能分布 ©原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据了解,2021年,苏州河普陀段就开展了“苏河之冠”世界级滨河地区开放空间国际方案征集,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了《上海市普陀区苏州河两岸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增补附加图则》(沪府规划〔2021〕107号)。
苏州河附加图则(分段控制总图则)
©上海市普陀区苏州河两岸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增补
附加图则
OR.SO咖啡馆作为苏河驿站而选址建设,因此,咖啡馆中也保留了“十全十美”的驿站服务功能,包括公厕、导览、紧急医疗、公共租赁以及展览活动等空间。而咖啡功能的植入显然更扩大了驿站的服务能级,不再单纯地将驿站作为公益设施而设置,也能在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中找到平衡。
建筑效果图 ©原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建筑实拍图 ©雄大设计港
咖啡馆本身地处绿地公园中,通透的玻璃幕墙和随处点缀的植物景观更透露出一些漫不经心的精致感。在夕阳余晖中,可以看到远处天空掠过刚刚起飞的飞机,中环上的车水马龙,波光粼粼的苏河,沿岸跑步的人,散步的小狗,还有“偷感”很重的夜鹭。
咖啡馆一角©雄大设计港
滨河步道©雄大设计港
落日©雄大设计港
“偷感”很重的成年夜鹭©雄大设计港
“偷感”很重的幼年夜鹭©雄大设计港
这些或忙碌或休闲的人,还有与城市和谐相处的生灵们,共同交织定格成了一幅美好生活的实景画卷。
其实从空中俯瞰,中环和苏河这样两大城市基础设施对于城市区块和功能的分割作用太过强烈,对于咖啡馆的功能来说,选址可能并非最佳,而对于驿站来说,其本身需要像一颗“纽扣”一样,承担缝合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功能的关键作用。
驿站及周边环境卫星图 ©天地图·上海
以中环立交为原点可以将区域分为四个象限,象限一为半马苏河公园,象限二为驿站所在的园林绿地,象限三四则为相对密集的居住区和少量商业设施。驿站建成前,南岸的居民如果想要享受北岸的绿地则需要步行通过漫长的中环慢行辅道,经过折返才能抵达北岸绿地和游步道。
©雄大设计港
而驿站直接将二层与辅道相连,改变了辅道原来单一的通行功能,使得周边居民可以更舒适安全地抵达并享受苏河北岸空间。同时,城市管理者为了缓解基础设施带来的割裂感,充分利用立交桥下空间,植入了如洛克公园、运动场馆以及宠物友好空间等。
桥下空间 ©雄大设计港
在中环慢行辅道上开一个小口,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并且以苏河为界,苏河以北为普陀区,以南为长宁区,行政边界上的管辖和治理则更加考验管理部门。
驿站项目从选址到建成,一直以“设计”为牵头方,且获得了普陀区建设中心、绿化市容局、市道运中心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
效果图 ©原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选址过程中,由于驿站不可避免地需侵占部分绿地,因此,设计师在与绿化部门商讨后,决定采用圆型建筑以节省用地;而为了缝合苏河两岸功能,提升公共空间利用率,驿站又获得道路部门的支持,从而能在中环辅道上开设出入口。设计师则是采用设计手法,将建筑对中环及沿岸步道的影响降至最低,却能收获最大的社会效益。
桥下空间 ©雄大设计港
可以说,这样一个小小的驿站建筑,体现了设计牵头的优势,即设计师能够通过设计调整来平衡各方资源和需求,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目的。
2024年底,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了《苏州河沿岸地区整体风貌与开放空间提升专项规划(2024-2035年)》(草案公示),后文简称苏河专项规划(草案公示),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草案公式。此次专项规划师上海“一江一河”规划中,关于苏州河两岸提升的进一步行动。
苏州河沿岸地区城市设计总平面图示意
©苏河专项规划(草案公示)
此次专项规划的规划范围涉及河域约33公里,其中外环内21公里,按照覆盖南北方向的腹地深度不同,规划划定了亲水区、滨水区、统筹区三个层次的规划范围。此次规划中,特别提出了“横向分层”的提升策略,即以河为中心,由内向外分为水域、水际线、临水开放空间、亲水街区和滨水片区五层空间,并进行差异化设计。
“横向分层”策略
©苏河专项规划(草案公示)
“横向分层”策略的提出,尤其是“水际线”的概念,使得苏河两岸也从过去相对单一的防汛功能以及硬质驳岸,转变为更生态更亲水的柔性驳岸,运用设计手段以达到消隐防汛墙、美化柔化迎水面的效果。
以OR.SO咖啡馆所在的现状驳岸为例 ©雄大设计港
以OR.SO咖啡馆所在的驳岸为例,游人与苏州河之间还存在着硬质防汛墙的隔离,如夜鹭之类的涉禽也只能在水泥及沙石地上觅食。也许随着苏河“水际线”以及驳岸改造的提升,游人和鸟类都可以更近距离、更舒适地享受滨水空间。
特别感谢
袁子健
原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设计总监
王凯
原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项目主创设计师
(来源: 雄大设计港)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