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商汤灭夏桀的故事,但是夏桀作为一位仁君,他真的将夏朝皇族赶尽杀绝了吗?夏朝毕竟是大禹建立的王朝,就算夏桀罪无可恕,但是大禹的血脉还是得留的吧?
其实夏桀在鸣条之战后,确实没有追杀夏桀的后人。那么夏桀的后人去了哪里?他们难道是沦为平民了?
大禹建国
大禹为天下九州治理了洪水,天下百姓没有不歌颂他的。
当时选皇帝用的并不是“子继父业”的模式,而是禅让制。
谁的功劳大,功德多,谁才能登上皇位,自从大禹成功治理了洪水之后,他当上下一任皇帝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了。
之前的皇帝,就像尧舜他们,只是一小片区域的皇帝,但是大禹治理洪水的时候,去到了九州万方,中原大地上的人十分敬仰他。
因此大禹当上皇帝之后,他的国土比之前皇帝的土地大了很多。大禹将国土分为了九部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九州。
大禹用自己部落的名字,建立了一个“超级大部落”,也就是夏朝,九州大地的人都来给大禹朝贡。
虽然大禹建立了夏朝,但是在他的眼里,其实自己并没有做什么开创性的事件,不就是国土比之前大了一些吗?但实际上,他已经建立了夏朝。
大禹临死之前,他准备将皇位禅让给另一个有能之人,但是大禹的儿子可就不乐意了。
究其原因,还是大禹的锅,因为之前别人都没有把天下和自己的部落联系起来,因此当老皇帝退位之后,新皇帝与老皇帝的后人之间并没有什么争端。
但是夏朝不一样了,如果大禹将皇位禅让给别人,那大禹的儿子怎么办呢?当个普通人吗?这对于他来说可有些不公平。
于是大禹的儿子启通过一些强势的手段,从伯益手中夺来了皇位,做了大禹的继承人。从此禅让制成为了历史,世袭制登上了舞台。
世袭制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减少因为争夺皇位带来的争端。如果没有世袭制的话,每一次争夺皇位都要爆发战争,很不划算。
但是世袭制也有缺点,那就是继承皇位之人可能无才无德,根本不配做皇帝,夏桀便是一个无德之人。
夏桀之乱
夏桀其实很有才干,要不然他怎么敢多次出兵打仗,而且还都能打赢呢?
尽管夏桀打仗打得不错,但是他穷兵黩武,令夏朝的百姓遭受了苦难。而且夏桀出兵攻伐,也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一己私欲,夏桀的宠妃妺喜就是打仗缴获的。
当时夏桀带兵攻打有施氏部落,但是有施氏根本不是夏桀的对手,只能将族中的牲畜与女子全部交给了夏桀,其中就有被称为第一美女的妺喜。
夏桀把妺喜带回皇宫后,整日流连于后宫之中。
夏桀手下有两个大臣,一个叫终古,一个叫关龙逢。终古是夏桀的太史令,他看到夏桀如此懒惰,便多次提醒他,一定要以国家社稷为重,但是夏桀根本听不进他的话。
为了能有一位贤人辅佐夏桀,终古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有能耐的人,最终还真让他找到了一个,此人便是伊尹。
伊尹来到夏桀的皇宫后,向夏桀推荐以仁治国的方略,但是夏桀却将他的话视若无睹,气得伊尹直接走了。
而且伊尹还劝终古,这位皇帝已经病入膏肓,连带着整个国家也快毁灭了,你最好赶紧离开这里。
谁知夏桀听了伊尹的这些话后,心里很是不服气,他又把伊尹叫了回来,并且嚣张地说:“我与百姓的关系,就如同太阳与月亮一般,没有了太阳,月亮也就要消失了。”
后来伊尹被商汤请回了家,终古也投奔了商汤,他们将这件事讲给了很多人,就连夏国的百姓也都知道了。
夏国的百姓们得知夏桀居然敢这么说,那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们指着天上的太阳发誓,就算夏桀是太阳,自己也愿意与太阳同归于尽!
商汤见夏朝的子民居然如此憎恨夏桀,便觉得时机已到,于是他写了一篇征讨夏桀的檄文,随后便掀起了一场反抗夏朝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之前被夏桀宠爱的妺喜立了大功,虽然她当初确实受到了夏桀的极致宠爱,但是天天吃海参鲍鱼也是会腻的。妺喜陪了夏桀很长时间,最终还是被夏桀抛弃了。
因为自从有施氏献出妺喜而幸免于难后,其他的部落也纷纷效仿,送来了很多美女。
其中岷山氏送来了一对双胞胎美女,一位叫琬,一位叫琰,这两人很快便把夏桀的注意力给吸引走了,妺喜很长时间都没有见过夏桀。
趁此机会,伊尹通过一些手段见到了妺喜,希望妺喜能成为内应,帮助商汤讨灭夏朝,妺喜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夏氏出逃
在妺喜的帮助下,商汤的军队一路上所向披靡,很多关键的情报都被妺喜送了出去。
鸣条之战后,夏朝大势已去,伊尹邀请妺喜投奔商汤,但是妺喜拒绝了。
夏桀见自己的军队已经被消灭殆尽,急忙带着妃子逃走,但是当他赶到后宫时,后宫里已经空无一人了。
正当夏桀准备自刎之时,妺喜拦住了他。夏桀见妺喜没有抛弃他,激动得热泪盈眶。随后妺喜与夏桀一同当了商汤的俘虏。
看在妺喜的面子上,商汤没有处死夏桀,而是将他发配到了一个偏僻之地——南巢,妺喜也跟着他去了。
当时夏桀没有了威胁,而夏桀的儿子却不见了。另外夏桀后宫里那么多的妃子,各个部落送来的美女,也全都不见了,这令很多人都感到疑惑,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其实她们全都跟着夏桀的儿子淳维逃往了北方。
淳维带着父亲的妃子们来到了北方,过上了游牧民族的生活,一千多年之后,淳维与这些妃子的后代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游牧民族,这个民族的名字叫做“匈奴”。
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其实还有一件事可以证明匈奴是淳维的后裔,那就是在匈奴乃至后来的蒙古族中,都有一个很奇怪的习俗:儿子继承父亲的皇位时,连自己的母亲都能继承为妻子,父亲的妃子也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妃子。
这对于汉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当初王昭君出塞嫁到匈奴去后,就曾经被匈奴单于三代人继承,这对她的三观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她一度想要返回大汉,但是大汉的皇帝却让她入乡随俗。
这种事情在经历周朝的中原不可能发生,但是匈奴可没有这些伦理,这不正符合当年淳维的所作所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