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现象引发了大众热议:大学校园里走出来的天之骄子们,不少人穿上了外卖小哥的制服,风里来雨里去,只为多挣几单配送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地区、部分企业存在着优先给外国人安排工作岗位的情况。这场景,怎么看怎么让人心里不是滋味,也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当下的就业格局。
不可否认,外卖行业近年来蓬勃发展,为许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其中包括大量的大学生。这些年轻人,怀揣着知识与梦想步入校园,本期望毕业后能在职场大展拳脚,运用所学专业为社会添砖加瓦。然而现实却是,对口的专业岗位要么少得可怜,要么门槛高得离谱,无奈之下,送外卖成了他们解决生计、过渡生活的无奈之举。他们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争分夺秒送餐,不是因为热爱这份日晒雨淋的奔波,而是就业压力下的被迫选择。
另一边,我们却看到一些企业、单位,打着所谓 “国际化”“引进人才” 的旗号,优先将工作机会拱手让给外籍人士。诚然,在全球化的今天,吸引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有其必要性,高端领域引入顶尖外籍专家能带来前沿技术与理念,推动行业进步。但现实中,有些所谓的 “外籍人才”,不过是占据着普通甚至基础性的岗位,这些岗位明明国内大学生完全能够胜任,甚至可以做得更好。他们拿着不错的薪资待遇,享受着种种福利,却并未展现出远超本土人才的突出价值。
从社会发展的长远角度看,大量大学生无法学以致用,流入外卖等低门槛行业,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寒窗苦读十余载,积累的专业知识、培养的创新思维,本该在更适配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科技研发、文化传承、行业升级注入动力。长此以往,不仅会打击年轻人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信仰,更会让社会的发展后劲不足。
而对于优先外籍就业的做法,如果不加以规范和调整,容易引发民众的不满情绪,破坏就业公平的生态环境。就业市场应该是一片凭本事、凭能力竞争的公平土壤,不分国籍、肤色,谁能为企业创造效益、为社会带来进步,谁就该获得机会。
当下,是时候重新平衡这一关系了。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扶持力度,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输出,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实习、见习岗位,让大学生们有更多机会踏入专业相关领域。企业也需转变观念,摒弃盲目崇外心理,挖掘本土人才潜力,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同时,对于外籍人员就业,应建立严格的岗位评估与筛选机制,确保引进的是真正稀缺、高端的人才,而非挤占本土青年的成长空间。
我们期望看到的未来,是大学生们凭借知识与才华在职场意气风发,而就业天平也稳稳地倾向于公平与高效,让每一份努力都有对等回报,每一个人才都能各得其所。 毕竟,保障本国青年的发展机遇,才是国家持续繁荣昌盛的根基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