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美国圣地亚哥思域剧场的演出落幕后,全场起立,场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去,等待着舞者们的“再次谢幕”。这是2025《只此青绿》北美巡演的首场演出。

《只此青绿》取材于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如何用舞蹈形式来诠释一幅山水画?如何让古人的审美和精神世界与当代人对于文化遗产的探索交错、重合、共鸣?《只此青绿》做到了。自2021年问世以来国内外的650余场演出,2022年登上春晚舞台,《只此青绿》成为了传统文化当代表达的代表作,也在流行文化和审美领域引领了一股“青绿”潮流。

观察者网近日对话了《只此青绿》导演周莉亚、韩真,和这对佳作频出的“双子星”交流了青绿的故事,以及创作者对于“中国当代文艺出海”的观点和感受。

【对话/新潮观鱼】

观察者网:很荣幸能和两位导演进行交流,两位被称为舞坛“双子星”,从学生时代一路走来,你们是如何在一个个作品中不断磨合,处理分歧的?

韩真:我们俩属于谁对听谁的。

周莉亚:谁更坚定听谁的。其实我们一路走来,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越来越少。虽然我们性格不太一样,但对于专业、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我们是非常一致的。即使在前进路上有一点小小的不一样,但这种不一样完全不会导致我们俩没有办法一起往前走。


被称为“双子星”的韩真、周莉亚,联合创作了一些列广受欢迎的舞剧作品

观察者网:《只此青绿》作为两位的代表作,也是近年来舞剧市场最成功、影响力最广的作品之一,最初的创意和灵感来自哪里?

韩真:首先源于我们的兴趣和喜爱。我和莉亚都是传统文化爱好者,《只此青绿》的创作最初源于我们有幸在故宫博物院看到了那幅《千里江山图》,当我们看到她的一瞬间,就在心里播撒了一颗种子。

进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后,我们非常希望从国家院团的角度创作一部反映传统文化美学的作品。我们和编剧老师徐珺蕊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在中国的十大名画里选择了《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在绘画史上的艺术高度具有代表性,她的青绿设色也让我们沉醉——明艳的色彩、隐藏在画中的人物、11米长卷山水的气魄,都让人过目难忘,这是我们创作最大的勇气来源。

画是静态的,而舞蹈是动态的艺术表达,我想从舞蹈艺术的角度,将青绿设色展现在中国的舞台上,一动一静之间,有非常大的天地去开拓。


只此青绿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用动态的舞蹈展现静态的名画之美

观察者网:为了在舞台上表现这样一幅旷世名作的美学和背后的故事,《只此青绿》做了许多技术上的创新,比如环形舞台的设计就成为整个舞美的亮点之一。两位导演如何看待《只此青绿》在艺术表现上类似这样的创新?

周莉亚:从我们俩共同的第一部作品《沙湾往事》到后来的《永不消逝的电波》,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我们一直在尝试将舞台机械融入舞台的表演内容中,帮助我们更好地呈现作品。

《只此青绿》表达的是一幅中国画,和西方的油画不同,中国画的鉴赏是一手展卷,一手合卷——“可游可观,可望可居”,仿佛游走在画中。

我们和舞美设计高广健老师讨论舞台的设计时,希望用动态的舞台来呈现静态的画卷,舞台上空的圆形和环形流动的舞台相互映照,模拟卷轴打开的样子。

所以《只此青绿》不同于传统的舞剧,每一场结束后不是黑光,而是所有的画面都仿佛从画卷中流动出来,观众观赏的过程就是观赏传统中国画卷轴的过程。在整个舞蹈中也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就叫作“展卷人”。

观察者网:无论是春晚的惊艳亮相还是几年来巡演的火爆,《只此青绿》的成功除了舞蹈本身,还给很多人带来了审美上的冲击。近年来,大众文化对于简约典雅的古典美学风格接受度越来越高,“宋式美学”成为热词,两位如何看待这种潮流?

韩真:我觉得这种潮流的变化一方面是大家的审美更加多元了,另一方面也是社会整体审美提升的结果。

以前可能我们会更喜欢花团锦簇热闹的东西,而我们的艺术创作也倾向于比较直观地保持和大众审美的一致。随着我们物质生活的逐渐提高,大家在精神追求上随之提升的时候,我认为艺术作品需要更加敢于引领大众的审美。

每一件文物都有属于它的时代,就像《千里江山图》中的青绿山水也在这样的时代中获得了人们的关注和追捧。这背后是人们整体美学品味的提升。


“青绿”的流行带动了一场大众审美的潮流,无论是青绿设色的设计美学还是《只此青绿》的IP效应得到了显现

打个比方,我们经常说以前的历史剧特别好看,但是服化道往往比较粗糙,而现在古典复原的妆发造型越来越广泛应用在电视剧、电影这样的文艺作品中,大家的审美趣味也在返璞归真,发现原来这么漂亮的妆容在古代就有,原来原汁原味的古代什么就这么漂亮。这种追溯是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更强大的“底气”。

周莉亚:就像韩导刚才说的那样,很多年轻人爱说“我迷人的老祖宗”,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化自信的体现。

观察者网:问世以来的三年多时间里,《只此青绿》已经上演了600多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位导演是否会对作品进行一些调整,演员们这三年来随着心态和经历的变化是否在演绎作品的时候也会有所改变?

周莉亚:大结构上没有改过,但我们会随着不同的时间段和演出的成熟度做一些感觉上的细微调整。演员方面也是一样,他们从一开始接触这个作品,第一次在舞台上呈现,到演了100场、300场、600场,同时他们的年龄也在增长,他们对于人物的理解和在台上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舞台剧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她是活着的,每一场都不一样,演出的时间,演员的身体状态和兴奋度、观众的反响等一系列因素都可能会让舞台上的表达发生变化。

这也非常考验演员,因为每一场演出都不是上一场的拷贝,他们需要保证每一场的情绪和状态。600场不是一个小数目,他们在体力、心境上都要随时保持着一种进入人物生命和灵魂的体验,然后再随时跳出来回到他们自己。就像张翰,有些时候他觉得自己就是希孟。


舞蹈演员张翰在《只此青绿》中诠释了北宋天才少年希孟

观察者网:《只此青绿》的美国巡演开始了,此次海外巡演的版本会做出一些调整和改变吗,还是说此次美国巡演版的“青绿”和我们国内看到的是一模一样的?

周莉亚:一模一样,所有的画面和舞美都是一样的。我们认为作品本身是什么样,在海外演出就应该是什么样,没有必要改变。

《只此青绿》不是第一次出国巡演,近年来,我们在新加坡、俄罗斯等地演出,很多海外观众原本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也非常愿意用一种开放包容的状态走进剧场,了解来自中国的舞蹈,并且通过这些舞蹈了解中国文化。所以我们把国内原汁原味的风格和表达带到海外,也是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的同步传播。


《只此青绿》在美国圣地亚哥巡演

观察者网:您提到如今海外观众对中国文艺表现出的热情,不过很多情况下国内很火的舞台艺术,比如脱口秀、相声、演唱会的全球巡演观众还是以当地华人、留学生或者国内过去的粉丝为主。您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我们应该如何跨越障碍去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

韩真:其实您说的这种现象现在已经逐渐不复存在了。举个例子,我们的作品《咏春》在伦敦演出的时候,连演12场,80%的观众都是海外的非亚裔。

观察者网:这是否有《咏春》题材上“中国功夫”元素的加成?

韩真:如果仅仅是因为功夫元素的加成的话,那么票房应该是一开始就卖得很好。恰恰相反,实际情况是我们第一场演完之后市场才产生了变化。

我们首场演出结束后,当地的《泰晤士报》给出了4星的高分评价,当地的艺术家对于作品的专业评价也很高,这些评价指标是当地艺术市场非常看重的,不是仅仅靠“功夫”二字就能解决的。

很多观众看到“咏春”第一感觉会认为是讲李小龙的故事,也有人以为这是一个功夫秀,但真正看完之后,往往是带着感动走出剧场的——观众们看到的是中国人、中国故事和中国艺术当下的实力和水平。

那一次我们去伦敦演出之前,12场演出给我们的票房压力还是非常大的,但经过第一场、第二场演出之后,当地专业媒体给出了高分的评价,再加上当地观众的口口相传,从第三场演出开始一直到最后基本上每场演出都没有空座。


舞剧《咏春》

我想作为艺术从业者,首先我们要尊重自己的艺术作品,同时我们也要对今天中国的艺术作品和从业者,比如我们优秀的舞者在世界舞台上所处的位置和分量,有足够的信心。

《只此青绿》之前在国外的演出结束后,常常是全场观众都起立鼓掌。说实话,我们俩第一部联合执导的作品《沙湾往事》出国演出时确实70%以上都是华人观众,但是到了“青绿”和“咏春”再出海时,情况已经完完全全发生了逆转。

我们在国外很少听到本土的不同族裔的观众向我们提出:“你这个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样的问题,这给我们非常大的触动。

观察者网:从这个角度上看,“中国艺术出海只有华人看”是大家的刻板印象,时代已经不同了,中国舞台的海外演出市场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周莉亚:是的。最近几年我们几部作品出国巡演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海外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的了解比早年间多了很多,而且他们产生了更加浓烈的兴趣,会主动去拓宽认识。

舞台艺术最美妙的一点在于,她不是一个结果,而可能是一扇门。即使有些外国观众看完了不是很懂,但没有关系。就比如《只此青绿》,你不需要懂很多,只要觉得她足够美,只要能够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当代艺术表达是如此的美,原来中国文化可以这样展现,这就足够了。

一旦打开了这扇门,架起了这座桥梁,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包括走出剧场后在网上查阅咏春或者千里江山图的内容。我觉得某种程度上,艺术作品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我们在国外演出时,有时候观众给予我们的反响是出乎意料的,在海外的社交媒体平台,《只此青绿》上春晚的那个节目传播量非常大,很多海外博主、观众都会分析这个作品,分享他们的感受,这也为我们在海外舞台的演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们发现,虽然我们的好几部作品都上了春晚,但是青绿似乎是最破圈的。


《只此青绿》在央视春晚上的惊艳亮相使“青绿”一眼之间拥有了“全民热度”

我们应该有自信,或者说应该更加自信一点。其实中国的舞者现在在实际上就是顶级的,我们有这个自信把中国的舞台艺术带到各个国家,让世界各地买票进来的观众,通过作品对于真正的中国文化和当代中国艺术产生兴趣。

曾经我们在法国巴黎演出时,欧洲本地的观众对我们说:“看了这个作品,才发现原来中国的舞台艺术是可以这样的!”

韩真:在巴黎演出时,法国的运营方就给出了这样的总结评语:“打破了外国观众对于中国作品比较陈旧的刻板印象”。

我觉得要不断打破刻板印象最重要的是我们对中国自己的艺术作品有自信,否则空有走出去的心,但永远在揣度别人喜欢什么,那么永远走不出去——把自己的做好,然后放到哪里都是好的。

周莉亚: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你们出国演出,可要想好国外观众的习惯”,也经常有人问我们,“你们要出去演出了,有没有想好怎么改,怎么加入当地元素?”


《只此青绿》北美巡演圣地亚哥场结束后,演员和主创向观众谢幕

我认为创作是由心而发,舞剧有她自己严谨的内在逻辑,出来的作品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东西。如果我们为了要出国,就揣度别人的喜好一顿改,就好比我如果想吃辣的就去吃川菜,图的就是一个正宗,但如果川菜自己改成了口味混杂的四不像,口味没有了,文化的归属也没有了。

我们遇到过好几次,被剧场要求这里不能调整,那里提词器不能挂,甚至要求我们把舞台的机械去掉,把“青绿”最有代表性的转台去掉,有时候大家对于中国舞台艺术的刻板印象也来源于此,当你为了压缩成本把舞台减到只剩几块软幕的时候,海外观众就会认为中国的东西就是这样,因为我们不是完整地走出去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