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八大山人 梅竹双禽
7.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说:“从能够带着十条干肉行尊师之礼以上的人,我从来没有不加以教诲的。”
本章谈夫子为师诲人的态度。本章可以从两个角度解释,一则是从求学角度而言,当备尊师之礼,所以有“礼闻来学,不闻往教”;一则从为师者角度言,为能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师生之间,亦师亦友,所以既有师生之礼,老师爱护教诲学生,学生尊敬老师,为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在友之层面,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样的友朋之间相与之乐。对于尊师之礼,也是根据学生的情况,无过无不及。束脩是最低的限度,也是学文的最低限度的物质要求。“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礼乐的学习,实在修身齐家有一定的程度后,有着更高的追求,才有所学。孔门之教育,是圣贤教育,是天下为公,并非求得生存的技能而已。这种高要求,不管是对富贵学子还是对贫寒学子都是一道考验,故学者,在各方面都需严肃认真对待。
当然对束修的解释,也不限于十条干肉。束,束发。修,修身。束修,代表能管理好自己了,能生活自理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放到孔子这里学习了,生活在一起,类似现在的住校。孔子教学生,只要你年龄合适,都有机会来学习,这是有教无类。可作一解。
孔子自己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很愿意传播学问,帮助学人成长。
孔子的这一主张打破了当时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使教育不再局限于特定的阶层。无论出身贵贱、贫富,只要能送上束脩之礼,表达求学的诚意,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这一思想扩大了教育的对象范围,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知识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进步。
“自行” 二字突出了学生主动求学的重要性。孔子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和追求的过程,只有学生自己有强烈的学习意愿,才能够真正从教育中受益。所以孔子也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并遇到困难时,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才会更有效果。
孔子反对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主张在学生处于 “愤”“悱” 状态时进行启发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教师通过巧妙的引导和提问,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瓶颈,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这句话提醒我们要主动学习,积极思考,遇到问题不要急于寻求答案,而是要先自己努力探索。只有当我们真正投入到学习中,经历了思考的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自行”,才能自觉,才会主动探索,才会主动完善自己,这主动、兴发式的生命教育。
《论语如在》系列
一天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欢迎学友评论,互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宗一门经典,深耕下去,博学之,约之于身心的践行,知行合一,修己以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