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实时人口已达1.5亿,广东到底有何吸引力?除了有数不尽的美食、美景、好货、商机,还有一个个令人沸腾的经济名场面。从传统产业华丽变身,到新兴产业蓄势腾飞、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从超级通道穿江越海,到国际机场加速“上新”.....一串串令人振奋的数字、一个个鲜活的名场面正勾勒出广东经济加速转型、全方位向上突围的新图景。1月10日起,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重磅推出《2024广东经济名场面》系列融媒报道,洞察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解码“经济第一大省”何以穿越周期,向新而行。

本期,我们将目光转向基础研究“从0到1”的广东实践。

在地下700米,

造一个无敌大的玻璃球,

主要用处是“抓阿飘”,

这到底在搞什么把戏?

你没看错,

这不是巫师手中的水晶球,

而是位于广东江门的中微子实验。

它是世界级超常规地下工程,

还是世界单体直径最大的中微子探测器,

净重600吨,

足足有12层楼高。

有700亿个中微子从我们指缝间穿过,

但无人知晓。

而这个大球要做的是捕捉这种“幽灵”粒子,

从而揭秘宇宙的起源。

就在2024年12月18日,

这个装置进入了最后的关键节点,

启动超纯水、液体闪烁体的灌注,

预计2025年8月完成全部灌注任务,

正式运行取数。

研究国际最前沿的基础科学

广东所做的还有很多——

2024年,

东莞“超级显微镜”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启动建设,

阿秒激光装置准备登场。

还有深圳智能超级算力平台“鹏城云脑III”、

广州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也建成在望……


可以说,

有这些“大国重器”的加持,

从宏观到微观,

从现实到虚拟,

从自然万象到人体奥秘,

在广东,科学探索的边界不断拓展。

广东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和实力,

还远不止这些。

基础研究探索的是“从0到1”的原始创新,

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

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水磨工夫”。

面向长远,

广东系统性推进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

布局人工智能、脑科学、量子等领域,

打开格局,

瞄准“诺奖级”的科学成果。

要平台?

鹏城、广州两大国家实验室“领衔主演”,

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等共同支撑,

构建高水平、多层次的实验室体系。


要资金?

广东明确提出,

将1/3以上的省级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

全省基础研究财政支出从2016年的4.43亿元,

增长到2023年的136.33亿元,

涨了30倍。


要人才?

2023年,广东研发人员已突破135万人,

占到全国总量的1/7,

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

“东西南北中,创新创业来广东”已成为响亮品牌。


要转化应用?

广东积极打通“政企学研产”路径,

通过普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引导高校、实验室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企业需要。

2023年,全省近400家高校和科研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收入133.96亿元,

近五年累计增幅达64%。


种种Buff加持之下,

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8年全国第一,

与基础研究密切相关的“知识创造”指标,

连续5年排名全国第二。


笃定前行,

在广东这片创新沃土上,

那些从零开始的探索,

正孕育着无限可能。

每一次“从0到1”的突破,

都将成为推动“从1到100”的强劲动力。


出 品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21财经客户端 广东经视 南财国际传播中心 学习经济频道

文 案丨吴桂兴

编 辑丨黄欣然

视频制作丨白宇航

海报设计丨王冰

审 校丨强燕 张晔 黄志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