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重理论,还是实践
经历过高考的磨砺,有的人可能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去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书本上的知识原来就是枯燥的,在没有兴趣和目标指引的情况下,能认真看书的人,越来越少。注定有部分人不适合这种坐在固定位置,从书本上学习知识的方式。
高考的不理想,让我反思,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爱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比如自己坐在书桌前,无法一直投入全部精神到书本中,总是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总是想去一探究竟,导致学习不专心。
从此,也发现自身学习方面特点,是比较适合通过实践去学习吸收新知识。而不是光坐着读书收获知识。
于是,在大学中,可以主动积极给自己制定实践方面的目标,全方位增强个人综合能力和社会阅历,以及社会人际交往能力。但是,这些实践方面能力的增长,无法较好的量化,无法真切看到增长效果,也就无法较好的感触到实践能力增长程度的变化,让人难以坚持。只有时刻反思总结,才能紧紧抓住自身进步提升的变化。
当然,大学时期,在抓好实践的同时,自己也不能放弃书本专业课理论知识的学习,于是要,双管齐下,不断朝着这个方向,持续努力。
二、努力寻找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如果学习不专心,也可能是自己所学的内容,不是自己真心喜欢的吧?但是,有用的知识,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
想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就是给自己心理暗示,不断暗示自己,有用的知识,自己最喜欢。
至今为止,这种喜欢有用知识,不断总结反思知识是否有用的好习惯,在日常生活运用中,卓有成效。
或者,无论自己多么没兴趣的知识,只要学到一点,就输出转化成文字,发布到网络上,形成文章。这样一个输出文章的过程,让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和深刻,更容易应用到生活之中。
在此过程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就是文章写作。
三、大学前期夯实文化科目基础知识
大学第一年,还是要先把专业课理论知识基础抓好,抓牢固,认真学习。同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书本知识学习中,只留小部分精力在生活实践中,比如参加学生兴趣社团活动或者学生会工作等等。
大学这类活动,一般需要活动组织者或者学长,告诉我们该怎么做,而不需要我们自己去想,去规划,去组织,只是需要个人自己多看、多观察,多理解,多参与,多实践,所以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多,而且让个人熟悉了活动流程,锻炼了个人组织、策划、安排、参与相关的能力和素养。
当然,最好的是,自己也在活动中,反思总结自己的情况,实现进步。其余时间,把大部分精神投入到学习中,以达到学习和实践两不耽误情况。
想知更多信息,加个关注!谢谢。笔芯笔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