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大众读物的编选和出版如何塑造民间思想与社会精神生态。


编者: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书号:978-7-101-16876-1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定价:98.00

开本:32开

装帧:纸面精装

字数:370千

页码:362页

CIP分类:G239.295

主题词:中国史-新闻出版-大众读物

上架建议

中国历史/出版文化/近现代

编辑推荐

☆“出版博物馆文库”最新推出的一种。本系列推出的《铸以代刻:十九世纪中文印刷变局》《中国印刷史新论》等书,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获得读者的高度认可。本书保持了一贯的学术水准,将目光聚焦于近现代出版与新知识传播。

☆涵盖书籍史、阅读史等多元主题,凝聚国内相关领域前沿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所选论文,各有新意,涉及的领域多属既往研究者甚少关注,或即便有所关注,但研究深度不足够的问题。如关注五四时期无政府主义出版物、近代期刊中关于西南民族的报道等。

☆方法和视野具有开拓性。本书考察了多种刊物、著作的编写、流通与影响,如连环画、抗战小丛书、儿童白话尺牍等,丰富了对于出版史的认知,对认识近代社会的精神生活提供了一个个小窗口,对今日的新闻出版工作亦有所启发。

内容简介

近现代中国出版编写的大众读物种类甚多,数量巨大,影响也甚大。2023年9月,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和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共同主办了“近现代大众读物的编写、出版和影响”学术研讨会。本书为此次会议精选论文的合集,从多个方面勾勒出近现代大众读物的编写、出版和在流传过程中的影响,展现出大众出版的内在逻辑及大众读物对于民间思想的塑造,体现了出版史研究的前沿动态。

作者简介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是国内首家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坚持“深耕传统、面向世界、拥抱未来”,以新颖的立意、厚重的实物、多元的手段,展示新闻出版的历史文化和事业成果,馆藏文物资料60余万件/套,展示面积5640平方米,涵盖新闻出版通史、印刷技术、儿童出版、艺术设计、数字出版、音像出版等内容。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该系师资力量雄厚,研究专业方向齐全,科研成果卓著,在国内历史学科中名列前茅。

目 录

序言

石印媒介时代的新闻插图画师及其构建的现代图景——以《点石斋画报》画师为例

近代西人辞书“金”字释义和构词研究

革命的流量:民国初年谭嗣同著述再考

商务印书馆出版谢洪赉世界地理教材《最新中学教科书瀛寰全志》底本

禁书的诱惑:五四时期无政府主义出版物的流通与阅读

路径与材源:民国时期中华书局出版“世界童话”丛书研究

徐宗泽翻译思想与实践研究——基于《圣教杂志》的考察

从“朝代书画史”到“国民艺术史”——《中国美术小史》与近代中国艺术通史研究的

范式转型

舒新城与中华书局“中华百科丛书”的出版

“幽默”如何“教育”——《论语(半月刊)》中精英与大众的教育探讨

“食者化其身”:“时代派”与中国近现代的设计师出版

三四十年代连环图画的流行与接受

超越书信知识:民国儿童白话尺牍指南之知识变奏

民国时期大众报刊中的西南民族婚俗报道与文化价值

营养强国:抗战时期营养卫生读物的出版与传播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抗战大后方抗战壁报研究——以军政部特别党部第七区党部第十五区分部为中心

抗战时期重庆知识分子的军民通俗读物书写——以“抗战小丛书”为切入点

依违之间——晚年张元济的认同和尴尬

反特侦破小说译介的“苏联水印”(1949—1958)——以《青年技术》译介小说为中心郭永钦

“近现代大众读物的编写、出版和影响”学术研讨会综述

后记

精彩章节

谭嗣同著述再考

张玉亮

研究作品,不能不讨论作品的各种版本及其传播、流变。《民权素》所刊谭嗣同诗文,为谭氏著述出版与传播的链条补上了重要的一环。

谭嗣同著述在其生前编订并刊行的有“东海褰冥氏三十以前旧学”四种,即《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初编与续编、《石菊隐庐笔识》学篇与思篇。这“旧学四种”自光绪二十三年(1897)木板刊行以来,流传不多。加之戊戌政变后,六君子著述旋为厉禁,以至于谭嗣同的友人章炳麟都未能获睹“旧学四种”之全貌。章氏在光绪二十四年末致书梁启超时说:“复笙遗著,弟惟《寥天一阁文》一册,其余多未及见,友人中亦有箧藏者乎?罗网满天,珍重是幸。”尽管之后上海有据此木刻本之石印本面世,但流传范围也比较有限。一个辅证是,据温州人符璋光绪三十年六月十四日的日记记载,其时新公布的查禁图书名单10余种,汇集谭嗣同、唐才常著述的《浏阳二杰集》在名单中,但却已不见“旧学四种”的木刻本与石印本。

谭氏诗文的流传,在清末较为重要的一环是梁启超在其主编的《新民丛报》上连载的《饮冰室诗话》。该刊自1902年初创刊,至1907年冬季终刊,共出版96期,其中第4—95期刊有《饮冰室诗话》。尽管所录谭氏诗作不多,但在这一时期,凭借梁启超“笔锋常带感情”的新文体,谭氏诗作进一步流传。民国肇建,孙中山及其代表的革命派成为民国元勋,谭嗣同成为较为尴尬的存在——对比邹容与谭嗣同在民国初年的政治影响,邹容因《革命军》而受到政府的推崇,民国元年(1912)即被追封为大将军,哀荣备至;而谭嗣同仅在民国二年才在地方政府申请下得到政府支持建立祠堂以资纪念。谭氏著作之流传,仅宣统三年(1911)、民国元年地处湖南的谭氏家属自费再版“东海褰冥氏三十以前旧学四种”、《兴算学议》并补辑遗文一卷。这两个版本校勘不精,影响也十分有限。在此背景下,《民权素》所刊谭氏诗文就显得较为难得了。

首先,尽管选材并未尽善,但该刊编者能搜罗到当时并不易得的“旧学四种”,且不囿于这单一的文献来源,还注意从《湘报》当中选取文章。要知道,《湘报》系日报,在刊行之初就不易保存,加上历经戊戌政变、辛亥革命等历史风云,存世更少。对比政变发生前的《兴算学议》,此书系谭嗣同写给老师欧阳中鹄的长信,欧阳认为颇有见地,以“兴算学议”为题,加以按语,刊刻流传,湖南巡抚陈宝箴亦加首肯,命刻印千本以为湖南新政之倡。有此官方背景和上千发行量的整部著作,其初刊本目前国内图书馆所藏稀如星凤,遑论每日刊行、装订保存不易的日报形式的《湘报》了。唯其如此,章士钊在得到徐良保存的全套《湘报》时才会感喟良多,赋诗抒怀。由此不难看出,《民权素》的编辑在文献搜集上还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其次,《民权素》的诗话栏目,是考索谭氏作品在民初流传的重要线索。按《民权素》的诗话栏目收录时人诗话作品21种,有王培军、庄际虹校辑本,其中3种录存了谭嗣同的诗作。请分述之。

南邨《摅怀斋诗话》,第四条(载《民权素》第六集)云:

戊戌被难六君子,最以名闻者厥为谭壮飞,生平诗文尤脍炙人口。湖南有郭四者,郭嵩焘之子,以文字自矜,目空千古。尝评定前此文章之士,独谭嗣同得六十分,其他如韩、柳、归、方诸贤,率在四十分以下也。所为诗有《莽苍苍斋集》行世。说者谓其谨严豪放,才兼杜、苏,洵不诬也。

以下转录“其遗稿数章”,如《狱中题壁》《述怀》《过战鸟山》《罂粟米囊谣》《六盘山转饷谣》《宋徽宗画鹰》《秦岭韩文公祠》及词作《望海潮·自题小照》。需要辨析的是,这里的《罂粟米囊谣》《六盘山转饷谣》《宋徽宗画鹰》《秦岭韩文公祠》皆为谭氏生前刊刻之《莽苍苍斋诗》中之作,《望海潮·自题小照》也系“三十以前旧学”第四种《石菊隐庐笔识》思篇第五则所录,并非遗稿。且《述怀》正如前文所述,出自旧学第二种,乃谭嗣同仲兄嗣襄的作品。也就是说,诗话作者南邨并未获睹光绪刊本“旧学四种”,才会出现此误。且《罂粟米囊谣》“罂空粟,囊无米”光绪刊本作“罂无粟,囊无米”;《六盘山转饷谣》“舆夫舆夫尔勿嗔”较光绪刊本脱一“官”字。又《过战鸟山》云:“珠玉相生愧独顽,可儿豪胆镇相关。悲秋剩有桓宣武,雪涕重经战鸟山。”该诗未见于“旧学四种”,系谭嗣同稿本《秋雨年华之馆丛脞书》中的《江行感旧诗并引》四首之三,唯“珠玉相生”作“冰玉澄鲜”,可见《摅怀斋诗话》所录别有所本。

第二种系钝剑《愿无尽庵诗话》,据整理者考订,此系南社著名诗人高旭的笔名。该诗话第一八、一九两则(载《民权素》第七集)摘录谭氏诗句“壮士事戎马,封侯入汉关”(《别兰州》)、“笔携上国龙光去,剑带单于颈血来”(《赠入塞人》)、“官仅用尔力,尔何不肯竭”(《六盘山转饷谣》),亦与刊本有异文:光绪刊本“封侯”作“侯封”、“龙光”作“文光”、“何”作“胡”。

第三种系苏曼殊《燕子龛诗话》第二则(载《民权素》第十三集)云:

《寥天一阁集》中,《古意》两章最佳。诗曰:“磷磷日照鸳鸯瓦,姑射仙人住其下。素手闲调雁柱筝,花雨空向湘弦洒。”“六幅潇湘曳画缯,珠帘垂地暗香凝。春风不动秋千索,独上红楼第一层。”

按光绪刊本“磷磷”作“鳞鳞”;“潇湘”作“秋江”。更且此题乃出自诗集《莽苍苍斋诗》而非《寥天一阁集》,“旧学四种”中有《寥天一阁文》乃文集而非诗集。

以上三种诗话,两种出自著名诗人之手,然与光绪刊本异文颇多,且著录有误。诗话作品的撰作,本以讨论诗艺为鹄的,似不大可能在抄录中随意改字或不加校勘,如果这一认识成立的话,那么,南邨、高旭、苏曼殊等诗话作者所读到的谭诗,当时转录所本或耳闻所得,与刊本相比有较多差异。这也说明,直到民国初年,谭氏生前手订的“旧学四种”刊本流传并不广,诗坛名家甚至都未能寓目,换言之,谭氏著作在民国初年存在较大的市场空缺。唯其如此,擅长商业性出版运作的沈知方,不惜人力启动《谭浏阳全集》项目,也就不难理解了。而《民权素》中所刊诸作,正是谭嗣同作品流传链条中重要的一环。

版 式 图


版式图1


版式图2


版式图3


版式图4


版式图5


版式图6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