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大学附属邯郸明仁医院的胸普泌尿外科门诊来了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她面色憔悴,眼神中交织着期待与焦虑。家属搀扶着她,焦急地向胸普泌尿外科主任刘全印诉说着病情:“大夫,您看看我妈,四十多天了,几乎没正经吃过一口东西,一直呕吐、胃疼、肚子疼,人都快被折磨疯了。一开始说是肠梗阻,后来又说是胆汁淤积要摘除胆囊,我们都换了两家医院了,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刘全印闻言,立即为老人进行了详细检查,并耐心询问病情:“哪里疼?怎么个疼法?第一次难受有什么诱因吗?”老人回忆道:“第一次疼是回老家吃了点从树上摘的软枣,下午就开始疼了。”听到这里,刘全印的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他盯着手中的CT片,沉思片刻后说:“最好做个胃镜,可能是胃结石。”家属一脸疑惑:“胃结石?”刘全印解释道:“您母亲吃的软枣,也叫黑枣,里面含有较高的鞣酸。鞣酸在胃酸环境下容易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这是胃结石形成的基础。再加上黑枣里的果胶和纤维素,在胃酸作用下可进一步与鞣酸蛋白粘合,与食物残渣一起凝结成团,形成胃结石。特别是空腹食用时,更易形成胃结石。”家属听了刘全印的解释,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连连点头:“是!是!软枣很黏,有可能跟食物混在一起形成了结石!这下找到病根了,也不用切除胆囊了!”



然而,当家属得知需要进行胃镜下碎石时,刚刚露出的笑容又消失了。刘全印安慰他们说:“应该不用开刀,我们首选胃镜下碎石。就是在胃镜下将结石粉碎成小块,然后让其顺着消化道排出体外。”家属听后连连道谢,并因患者曾植入心脏支架,考虑到胃镜下碎石有一定风险,决定选择住院治疗。

手术那天,家属在内镜室门口焦急等待。当内镜室传来呼叫声时,家属迅速走进胃镜室。医生告诉他们,患者的胃结石坚硬且巨大,碎石难度很高。家属含着泪花频频向医生鞠躬,请求医生想办法。医生安慰家属:“我们会尽力的,放心吧。”时间在家属的焦急等待中显得格外漫长。终于,医生走出内镜室,告诉家属:“胃结石大且坚硬,我们采用碎石器和套圈器,分多次把结石粉碎,已经最大限度地碎了,应该可以排出体外。回病房后,医生会开通便的药,促进结石排出,三天后复查。”家属听后连连道谢。当天晚上,患者排出了大量黑色结石。次日,主治医生黄亚明询问患者吃饭后是否不适。患者激动地告诉黄医生:“我喝了一小碗粥,可香了!两个月了,看着饭想吃,吃一点就吐、疼、难受,都害怕了。今天能吃饭了,也不难受了,您们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啊!”说着,患者的眼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



几天后,患者顺利康复出院。出院当天,家属特地为胸普泌尿外科及内镜室制作了锦旗,以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患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医生则细心叮嘱后续注意事项,这一幕温馨如家人相聚。这只是邯郸明仁医院医护人员践行市卫健委《医德医风教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提升医疗服务“十二项改革措施”》中的一个普通而温暖的瞬间。在这里,医护人员用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每一位患者排忧解难,悉心守护大家的健康。(王燕 张少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