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儿
斗转星移,岁月变幻,传统总能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得以积淀,并且时不时提醒着你,你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不管你在何方,传统的东西总能拉起你的回忆,让你自豪不已。
进入腊月,年味渐浓。这不,今日腊八节,传统依旧,家家户户熬粥过节,祭祖供奉,操办年货,喜迎春节。
谈到节日,我们不得不提起历法。中国古代有六历:即夏历、黄帝历、颛顼历、殷历、周历、鲁历合称古六历。黄帝、周、鲁三种古历以子月为岁首,即以包含冬至的那个月份,相当今天实用的夏历十一月为岁首;夏历建寅,历法年采用以建寅月开始,即以寅月为当年第一个月,另采用冬至之月为子月作历算一岁开始;殷历建丑,以丑月为岁首;而根据夏、商、周、秦的顺序,秦历(颛顼历)建亥,以亥月为岁首,即冬至所在月之前的一个月,相当于夏历十月为岁首。
古六历中,夏历采用整数366天为一年,和现在的公历相差无几,也最为科学,不能不说中国古人的智慧是多么的光辉灿烂!夏历在汉武帝时取消颛顼历,恢复夏历建寅,一直流传到现在和公历并行。现代人一般计时用公历,习称公历为阳历。但是传统节日都采用阴历(夏历或农历)。
可能还有不少人看不懂,其实,很简单。古人采用天干地支记载历法,每年用一个地支和天干结合,由于有十个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所以共计六十年一轮回。
比如现在是丁酉年(鸡年),再过二十多天就进入戊戌年了,也就是俗称的狗年。记载月份就比较固定,古人把每年十二个月用地支代替,现在我们只要记住正月是寅月(虎月)就可以了,其他月份用地支的顺序去推即可,比如二月为卯月等等。至于天干结合记载月份以及时辰这里暂且不讲。
阴历十二月(丑月)又称为腊月,也称蜡月。这种称谓与自然季候并没太多的关系,而主要是以岁时之祭祀有关。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汉应劭《风俗通义》谓:"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不论是打猎后以禽兽祭祖,还是因新旧之交而祀神灵,反正都是要搞祭祀活动,所以腊月是个祭祀之月,因而称十二月为腊月。
腊月最重要的日子就是腊八节、腊月二十三祭灶、除夕日祭祖。
腊八节来历,是从先秦起,古人就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古代由于医学不发达,经常有疫病流行,所以这一日也驱疫,举办傩戏,祈求平安。先秦时期选在腊日,而腊日一般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讲起来比较复杂),这一天一般在十二月。后来到了南北朝时,随着佛教的传入,据传佛祖释迦牟尼是腊月初八成道之日,佛教的流行和先民祭祀神灵结合起来。于是就固定在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因此,这一天叫腊八日,对佛教徒也叫“成道之日”。
腊八这天,“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就是用肉食类祭祀神灵。而佛教刚开始是不戒肉的,从梁武帝开始戒杀生,戒吃肉。因此腊八这一天逐渐改成了用五谷杂粮来祭祀神灵,再加上佛教讲究普度众生,平日化缘,这一天广开佛门,施舍粥饭,也是宣传之意。于是腊八粥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腊八节各地风俗不尽相同,腊八粥自然各地也不一样,不过一般都是采用七八种五谷杂粮混合在一起熬粥。以前这一天不少富人或者大户人家,以及寺庙僧院,都会在门口熬粥施舍,送给穷苦人吃。一则曰积德行善,二则曰年年有余,三则曰成仙得道。总之,都是慈善之行。
腊八节华北地区大多会腌制腊八蒜,就是用醋和糖炮制大蒜。由于醋的浸泡,蒜整体呈碧绿,非常好看,而醋也具有了蒜的辣味。大年三十,春节前后,就着腊八蒜和醋吃饺子、拌凉菜,味道特别。也有得附会说蒜即“算”也。以前给人打工干活的忙活了一年,应该结账回家。因此多在腊八左右就是腊月该算账了,不要欠人账,要知道生活不易,要互相体谅。
腊八节各地还有很多习俗,俗话讲:十里风俗不相同。但是总体都一样的,那就是腊八节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祭祀祈祷,都是为了人们美好的未来和幸福的生活。
宋朝陆游有诗为证: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 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节日一碗粥,添福添寿全都有,也代表了美好的寓意以及寄托,您吃粥了没有?
2017-1-24榆木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