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琪若娜,武汉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博士
北大法律信息网签约作者
来源 | 法律和社会科学
每当别人问起我的研究领域时,我总会陷入短暂的犹豫:是环境法?法社科?还是法律人类学?这些标签似乎都贴在我身上,却又难以完全概括我的研究方向。后来,我总结出了一种比较容易说服我自己,也容易让大家理解的方式——我用田野调查的方法研究环境问题,其中一些环境问题为法律规制,一些由法律产生。
跟其他人可能有些不同,我对环境问题的兴趣和田野调查方法的运用,并不是在象牙塔中产生的,而是源自于我的生活经历。小时候,每年夏天我都会跟随家人参加那达慕大会。坐在场边,我常常听到大人们聊起“今年的雨水不好,草场退化了”“牲畜价格低迷,政府补贴种树要不要试试?”。作为一个从城市来的孩子,这些对话像是碎片化的信息,零散而又新奇。我总是好奇地看着、听着,也开始有意识地思考:这些问题和环境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
后来,开始学习法律后,我意识到单纯的法律框架虽然能为环境问题提供一定的规范,但它往往忽视了人类行为与环境之间更为复杂和微妙的互动关系。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部门实习了一段时间,接触到许多关于世界遗产保护的案例。尤其是在那些自然与文化交织的地区,环境本身不仅仅是自然界的资源,它还是承载历史、文化和人类记忆的容器。这种经验激发了我对人类学的兴趣,我开始大量阅读与人类学相关的书籍,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在面对环境变迁时的应对方式。后来,我在英国接受了一些人类学的训练,算是从理论到方法都大概了解了一些,似乎终于有了尝试做正经田野调查的能力。
这样想想,我应该也算是刚入门法社科。慢慢积累田野经验,慢慢发了第一篇文章。对我而言,法社科并不仅仅是一种学科的标签,它更像是一种方法论,一种能够跨越学科壁垒、建立共同视角的思维方式。它并不是为了强行打破学科的边界,而是在一个微观的、甚至是个人化的视角中,揭示那些被忽略的细节和关联。我期待通过更多的观察和参与,揭示那些潜藏在表面之下的联系,也期待在这个充满未知的旅程中,继续感受法社科带来的独特魅力。
法宝新AI系列产品
智能写作
智能问答
模拟法庭
法宝来签
法宝合规
责任编辑 | 王睿
审核人员 | 张文硕
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和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