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

加缪逝世65周年纪念日

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

一切特立独行的人格

都意味着强大

阿尔贝·加缪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大师,“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奖作家之一。

01. 死亡

“在一面镜子前活着和死去。”波德莱尔说。

大家对后面的“和死去”都不太在意。

活着,大家争先恐后。但主宰自己的死亡,这才是困难所在。

“我们40岁时死于一颗我们在20岁那年射进自己心里的子弹。”

微不足道的人生尽头是微不足道的死。只有伟大的心灵能死得其所。

我们一生中真正活着的时候也不过数小时而已。

我们被训练成向着他人而活。但人却只会为自我而死。


02. 孤独

一个人如果学会——而不是纸上谈兵而已——孤独地去面对自己最深的痛苦,克服那想要逃避的欲望以及有人能与他“共苦”的幻觉,那他还需要学习的就所剩无几了。

孤单不是悲剧,无法孤单才是。有时候为了不要再和人的世界有任何关联,我愿意放弃一切。但这样的世界我也有一份,而最大的勇气是能够同时接受这点及其悲剧。

将我们从最恶劣的痛苦中解放出来的,是这种觉得自己无助而孤单的感受,然而又不是真的孤单到让“其他人”不把我们“视为”受苦之人。

这就是为什么当那种觉得自己是在孤苦伶仃的悲情萦绕不去时,反而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亦即何以幸福往往不过就是一种顾影自怜的感觉罢了。

那些坚持自己的原则而宁愿不快乐的人。这些人事先已经为自己的幸福设定好了条件,不符合这些条件就绝对快乐不起来。

万一他们出乎意料地感到了快乐,便会觉得惊慌失措——因为被剥夺了不幸而感到不幸。


03. 生存

一个人到了30岁,应该要对自己了如指掌,确切知道自己有哪些优缺点,晓得自己的极限在哪里,预见自己的衰颓——做他自己。尤其是接受这些。我们会变得很积极。一切有待实践,一切也有待抛却。不再造作,但仍戴着面具。

我已经见过够多的世面,几乎能够抛开一切。剩下的,是一种每天持续不断,不可思议的努力。能够守密的努力,不抱希望,亦无怨尤。再也不会去否认什么,因为一切都能够加以肯定。凌驾伤痕。

我能够创作,靠的是持续不断的努力。我的本性是在静止中前进。我最深沉、最确定的倾向,是沉默和日常生活。我必须花上许多年的执着,才能免于分心,免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诱惑。

但我知道这样的努力可以让我屹立不倒,而如果我有任何片刻的怀疑,我就会坠入万丈深渊。

那些奄奄一息,被自己的重量压垮的人,无论再有责任感,他都无法帮助别人。

那些可以掌控自己并掌握生命的人,才是真正慷慨大方,才能付出而不觉辛苦。

时间会过这么快,是因为我们没办法在里面做什么记号。类似月亮在天顶还是在地平线之类的。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青春岁月是如此地漫长,因为太丰盛,而年华老去时则光阴似箭,因为一切已成定局。



04. 爱

爱一个人,就是杀掉所有其他的人。

不付出就什么也没有。最大的不幸不是没人爱,而是不爱人。

如果已经付出了全部却还是认为自己给得不够,这就是开始在付出了。何况我们永远不会付出所有。

纯粹的爱是死掉的爱,如果说爱一定会牵涉到爱恋,会需要建立起某种新生活的话——在这样的生活里就只有一个不变的参考值,至于其他的就要去取得共识了。

要有那种选择自己所爱的力量,并坚持下去。不然还不如去死。

活着并且做自己热爱的事,意味着能够掌控它们。

如果有灵魂,不要误以为我们得到的是成品。灵魂需要一辈子的时间来成型。

而活着无非就是为了此一漫长而痛苦的分娩过程。

我们以受苦造就的灵魂准备好了,死期也到了。

《加缪四书》

一键打包↓

读懂加缪

就从这四本书读起

独家课程丨哲学100问

0基础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后现代)

上图扫码 - 立即购课(APP附文稿)

逻辑图领取,加助手微信号:zhexue100zhushou

阅读全文订购《哲学100问》(完整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