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赣南闽西根据地的中央红军主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踏上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根据组织安排,1.6万红军将士、游击队员留守根据地,伪装成主力部队,迷惑、迟滞敌人前进,掩护主力红军突围,牵制和吸引了几十万敌人,有力配合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谱写一曲曲与红军长征交相辉映的壮丽革命史诗,史称“三年游击战”。



这些留守红军在敌人重重围困之中,孤悬敌后,在狂风暴雨中飘摇,在深山密林里,昼行森林、夜宿山洞,以野果、野菜、草根充饥,像野兽一样生活。他们仍然浴血坚持,九死一生。最后改编为新四军,走上抗日前线,成为一支重要的抗日力量,继续书写人民军队的英雄传奇。然而,也有很多英雄壮烈牺牲在黎明之前,写下可歌可泣篇章。其中,闽东红军独立师周墩独立营营长凌福顺的英雄事迹令后人无比敬仰。



凌福顺,化名鹿化虎,福建周墩(今周宁)县浦源镇端源村人,幼时家中就非常贫困,饱受地主势力压迫,甚至经常吃不上饭,他的父亲给资本家做苦工,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至使双眼失明,后来也无法外出务工了。家中没有任何收入便随母方娇乞讨他乡。13岁时母亲过世,生活更为艰苦。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为了补贴家用,十几岁的他不得不开始打零工,当学徒,砍柴卖,做茶贩,闯闽北,谋生路,他饱受地主压迫和剥削,让他痛不欲生,历尽了生活的辛酸。从那时起,他心里就埋下了反抗的种子。



到了成年的时候,为了糊口,他报名参加了当时旧势力在周墩设立的常备队里当兵,就在这里他的人生旅途发生了转折点。在队伍中,他结识了一位从福州求学归来,在警察所当巡官的组织成员,他讲解红军是专门为穷人打天下的进步组织,只有参加组织,穷苦人才能真正当家作主人的道理,深受教育的他很快他就加入了组织,成为一位坚强的革命者。



凌福顺身材高大,绰号“长脚”,跑得飞快,而且身高腿长,勇猛过人,干起活来吃苦耐劳,热心助人,人称天生是个从武的材料,因此,在常备队很快就脱颖而出,不久之后升任班长,跟队伍中的一些基层官兵关系非常融洽,大家都愿意听他的号令行事。



红军来到闽东,他深深地知道,要在这里建立强大的组织,必须要铲除当地常备队和警察所两支反动武装力量,必须要抓住这个战机,请红军独立攻打,同时自己的力量应外合举行起义,一举占领并建立根据地,得到了闽东红军独立师的同意。



这一天凌晨时分,凌福顺按事先的部署,派出士兵把住各关口,由第一排排长配合,暗中控制住后备队。自己带领游击队员找到后备队代理中队长,亮出事先准备好的假“家信”,用手枪指着魏严厉地斥问:“你父亲在咸村已被红军扣留,来信在此,叫你交枪保命,你是留人还是留枪?”面对乌黑的枪口,队长见大势已去,只好答应下令交枪。



凭着凌福顺的勇猛和胆略,先后收缴了后备队和警察所枪支110支,子弹数千发。与此同时,红军独立师连夜出发,于30日凌晨到达周墩,配合第十一支队,里应外合一举占领了周墩城。11月1日公开成立周墩苏维埃政府,凌福顺当选为军事委员。三天后,叶飞率闽东独立师,满载着缴获的枪弹胜利返回咸村一带。凌福顺则率第十一支队撤退到附近乡间开展游击活动。



此时,凌福顺的队伍发展到近百人枪,他也以积极组建工农武装力量的出色表现,得到了上级的嘉奖和晋升,根据闽东特委指示,周墩游击队改编为闽东红军游击队第十一支队,凌福顺任支队长,后来,这支部队编入闽东红军独立师,任命周墩独立营营长,率部转战周宁、寿宁、建瓯、福安等地,屡建战功,威震敌胆。



此后,在凌福顺带领下,这支部队屡立战功,成为闽东北地主民团、白匪、反动刀会的克星。凌福顺是有名的孤胆英雄。他只身勇夺敌枪支,化装巧取敌税楼,建瓯戏院大夺枪,肖家岭战斗奋勇当先等传奇故事,越传越神。敌人对他恨之入骨,怕得要命,一次次悬赏要买他的人头,可凌福顺一次次就是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活动,直搅得敌人坐卧不宁,一夕三惊。



特别是指挥萧家岭伏击战,凌福顺威名大振。萧家岭,在周墩城关西北约3公里,是城关通往萌源、纯池的要隘。当时,叶飞、阮英平率闽东红军独立师第一纵队、第三纵队向周墩紫云方向挺进。遭到敌保安团的穷追不舍,凌福顺率领的周墩独立营全员,在浦源镇萧家岭设下埋伏,敞开口子,敌人如瓮中之鳖,埋伏的队伍形成交叉火力网,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最后,保安团溃不成军,龟缩回城。再也不敢轻举妄动。萧家岭伏击战,是闽东红军游击队以少胜多的一场重要战役,缴获大量的武器弹药。他受到了独立师首长的表彰。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离开根据地进行长征,此时,敌人腾出手来专门对付这些留守红军,一时进入最困难的三年游击战,此时,敌人纠集号称“十万大军”的重兵,开始“围剿”闽东红色根据地,凌福顺率领的这支队活跃在深山密林之中,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



在敌人重兵“围剿”的形势下,闽东特委采取放弃部分老苏区,跳出敌人包围圈,波浪式地向外发展新苏区的方针,凌福顺打了不少的胜仗,为打破敌人的封锁,他还办起了红军枪械修造厂,自制修理步枪,由于敌我力量过分悬殊,但还是困难重重。



1936年春,为了筹措经费,开创新局面,进一步打破敌人的封锁,凌福顺再一次赴建瓯。当时他有病在身,住在一群众家里,一边看病,一边组织人马打土豪。不幸的是,凌福顺只带七、八个队员从建瓯回到周墩。他单身潜回浦源村了解敌情,不料,行踪被敌人发现了,随即调来一个连兵力,由团长亲自带领向浦源村扑来。



当凌福顺发现包围重重,面对敌人的凶残气焰,为了营救革命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愤然对匪兵开了枪,把敌人引向自己。陷入重围的他将最后一颗子弹打进自己的脖子,没有死,立即跳进楼下的猪圈里,敌人循着血迹找到了他,他不幸被捕。



敌人抓住了凌福顺如获至宝,希望从中获知闽东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的秘密。随后20天,敌人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或封官许愿,或严刑拷打,穷尽了一切伎俩,凌福顺始终守口如瓶。敌人气急败坏、束手无策。 在关押期间,被折磨得死去活来,遍体鳞伤,连那些行刑的凶手也打累了。但是凌福顺这个铁打的硬汉决不向敌人屈服。只要一息尚存,他就要抗争到底。一天夜里,奄奄一息的他趁敌人防范松懈之时,他挣扎着从楼房上跳下,结果腿部跌伤,潜逃不成,他不能站立了,只好躲在附近的稻草堆里。



“凌福顺逃走了!”敌人如被捅的马蜂窝,惊慌失措,乱成了一团,这位英勇果敢红军营长一时成了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全城立刻戒严搜查。跟革命有仇的土豪劣绅,害怕凌福顺来报复,甚至连夜搬家。此时敌人四处派出密探,给凌福顺布下了一张无形的搜捕大网。



第二天清晨,搜查声音渐渐平息。凌福顺正想离开,却被一个同村人、反动派的走狗发现了。于是,第二次落入敌手。此时,敌人对在如此严密的看守情况下的凌福顺,竟然能逃走,真的是又怕又恨又急,于是对他下令从重、从快、从严的处罚,并给予示众处决。



1936年4月25日,周墩西门外,晚春的天气还十分寒冷,山风呼啸。为了震慑反抗力量,遍体鳞伤的凌福顺被敌人绑至西门外的刑场。在一片荒滩上,凌福顺上身赤裸,被粗绳和铁链牢牢绑在木架上,他身体稍稍前倾,神态坦然,目光坚定,浑身上下透出一种不屈不挠的凛然正气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随后敌人采用了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刑法——凌迟。刽子手们冷酷残忍的在凌福顺的身体上一刀刀的划下去,许多老百姓都在邢台下默默流泪哭泣。



敌人为将这灭绝人性的瞬间变成永久,还特地叫照相馆来人拍照。凌福顺这位铮铮铁骨的汉子,面对酷刑,却如青松挺立,腿不弯,脖不软,神态安详,视死如归,似乎在静静地观看那些丑类的表演。真正体现一位坚强革命者的钢铁意志,同时,也告诉后人,许许多多像凌福顺一样的革命志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即便遭遇再多苦难,也从来没有放弃过理想和信念,坚决同反对派作斗争。他壮烈牺牲,年仅24岁。



建国后,凌福顺的骸骨被安葬在周宁革命烈士公墓。为了纪念这位坚强的革命先驱,当地人为他修建了纪念馆,竖立凌福顺烈士纪念碑,门口矗立着他坚贞不屈的塑像,英雄正气凛然的照片,激励和教育很多的后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