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无人区》中有句台词是这样说的,“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会用火。”

有人解释,“这火”是一种对人性的炙热情感,是驱散黑暗、建立光明边界的底线,这团火不熄灭,人性也就不会沦丧。

二、

2025年的第二天,南方气温早已零下,严寒的深夜中,一名八旬老人躺在简易床铺上睡觉。凌晨三点,两名男子提着水桶悄悄靠近老人,丝毫没有任何犹豫,将手中的冷水泼向老人,老人被惊醒。



监控显示,其中一名男子更是踩上面前的桌椅,只为尽可能多地将冷水泼向老人。

此类情景,如果发生在电视剧中,剧中人物恐怕要被观众恨得牙痒痒,而当这一切发生在现实中时,人们能做的只有错愕、不敢声张地愤懑,毕竟当地在事发后是这样说的:“原因复杂,不应听信一面之词”。

那么原因到底有多复杂,其实一点也不复杂,老人的孙子邵先生此前在这家学校经营餐饮公司,缴纳500万保证金,但这一年多来,学校累计拖欠餐费约170万元,加上保证金共计约670万元。

此外学校单方面违背合约,邵先生的食材、设备和货物等均留在学校食堂,不让邵先生进入校园。此前多部门协调,学校曾承诺半个月给他们拿出300万,结果又食言了。无奈之下,元旦期间老人翻墙进入学校,并睡在食堂里。

读书时,我们都学过一个词,叫“契约精神”,其指的是存在于商品经济社会,而由此派生的契约关系与内在的原则,是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

契约精神说得通俗点,就是“说话算数”,前人说的话后人认可,昨天说的话今天认可。没有契约精神,意味着背信弃义,不守规则,随时都可以翻脸不认人。

由于背诵起来实在拗口,学生时代似乎很多人都对这个词印象深刻。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没有任何理由不知道这个词。

很显然,这个学校并不知道什么叫契约精神。当然,衍生到现实中,不知道这个词的肯定不仅仅止于一个学校。

到这里,想起这段时间被指前后说法不一的某地机场高速。

此前公布的多份文件显示,该机场高速收费期限为“1999年7月9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然而今年元旦后,市民驾车通过机场高速时发现,收费还在继续,遂提出质疑。

现代快报记者在梳理资料时也发现,2024年5月,成都交投集团在“问政四川”上也答复称,该路段收费期限和上述期限一致。

然而2016年的一份文件又与以上文件自相矛盾,收费期限显示为1999年7月9日至2025年12月26日。



直到此刻,有关部门再次改口,说目前收费是正常的,核查后确认收费截止日期为2025年12月26日。

当被问及为什么时间前后不一,为什么之前给出的都是错误时间时,工作人员却回答不出。

契约精神,成一纸空文。

三、

回到老人被泼冷水事件中来,事情发生后,有些网友说老人这么做属于“恶意讨薪”。

不得不说,人类是善于创造的,尤其是创造新词。当这个词被扣在头上的那刻,似乎让人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但我不敢苟同,老人并没有去讨薪,他睡在自己孙子的财产上,出于保护私人财产的目的,虽有不妥,但无明显过错。

回归到学校的做法,我只看到一个问题,就是人性的坏。



荀子曾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他们的善良行为往往是人为的。

在这世上,最不可直视的是人心,因为人性的一旦发作起来总会让人脊背发凉。

寒冬腊月里,用刺骨的冷水泼向八旬老人,监控显示是两个人做的事,但在实际中我却看不到任何作为人的元素。尤其是这种事还发生在校园中,更是让人胆寒。

世间的丑恶,不过是人性自私与贪婪的露骨展示。

人性如暗夜,尽管星光熠熠,却难掩其深处的阴霾。

撕毁协议,丧失人性,不讲契约更不讲法律,这让人如何评价,唯一的评价就是坏。

四、

这个事情并没有惊世骇俗的情节,也没有产生让人意外的结果,却还是不免让人悲从中来。

我悲的是,契约精神的越来越罕见;悲的是,越应有契约精神的人,却越对此不屑一顾;悲的是,表面仁义道德者,却不知仁义道德为何物。

一如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得那样:

有时人们会说一个人“像野兽一样”残忍,但这对野兽来说十分不公平,也让野兽委屈:野兽不可能像人一样残忍,不可能残忍得那么娴熟、那么艺术。

而我想说,知识让我们愤世嫉俗,聪明让我们铁石心肠,我们想的太多,同情太少。除了机器,我们更需要人性;除了智慧,我们更需要善良;没有这些品质,生命就没有意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