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
三毛是一个曾经非常有名的台湾女作家;1991年1月2日,因子宫内膜肥厚,住进台湾荣民总医院,3日开刀完成手术。1991年1月4日清晨,当医院清洁女工进入三毛的病房打扫浴室时,看见坐厕旁点滴架的吊钩上,悬挂着三毛被尼龙丝袜吊颈的身体。
她身着白底红花睡衣,现场没有任何遗书。警方注意到:三毛自缢的浴室里,有马桶护手,三毛但凡有一点点求生意愿,伸手抓住护手、就能保住性命。但她去意已决。
三毛,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1943年3月26日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
在马德里读大学三年级时,三毛认识了荷西,荷西是在她学校附近的一名高中生。荷西向三毛表白时,三毛以为只是一时兴起、就拒绝了。没想到这个男生很认真的向她许下了六年之约,并做到了。
三毛和荷西
三毛和张乐平
1973年,她定居于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
大家对于三毛的了解,多半来自她的文字:《倾城》《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我的宝贝》《我的快乐天堂》《背影》《哭泣的骆驼》《撒哈拉的故事》《闹学记》《高原的百合花》《谈心》《雨季不再来》《万水千山走遍》《亲爱的三毛》《你是我不及的梦》《月河》《秋恋》《安东尼·我的安东尼》……
三毛写作时,从来不刻意追求某一种技巧和风格,也不加任何人为的雕琢,一切都显得平实与自然。也正是这种原生态的自然本色,让她的信笔挥洒、变得蕴涵无限。
在三毛的文字里,她一直用善良、忧伤、怜悯的目光关注自己和自己遇到的人,关注着自己的身边和周围的世界,每一篇文章都自然流露出女性的柔美和细腻。因而、尤其得到了女性读者的共鸣。
三毛生性浪漫,这一点也和众多女性一样。她三岁时、就读到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印象极深,后遂以“三毛”为笔名。为了追寻心中的那棵“橄榄树”,她踏遍万水千山。然而,无论是异国都市的生活情调,还是天涯海角的奇风异俗,都没能消解她心中的中国情结。
三毛从小就爱唱《在那遥远的地方》、《达板城的姑娘》,她把这些中国民歌带到了西班牙,带到了撒哈拉。
三毛的一生,曾有三次大陆之行。第一次是在1989年,他拜访了“三毛之父”张乐平。另外两次,分别是在1990年4月和1990年8月,她两次去新疆,拜访了“西部歌王”王洛宾。
三毛和王洛宾
第二次拜访王洛宾时,三毛住在了王洛宾家。据传两人擦出火花,发生了“忘年情”。这种说法的证据是,在1990年4月27日、三毛写给王洛宾的信上说,“闭上眼睛,全是你的影子”,“你无法要求我不爱你,在这一点上,我是自由的”。
王洛宾以自嘲而诚恳、回应说,“萧伯纳有一柄破旧的阳伞,但早已失去了伞的作用,他出门带着它,只能当作拐杖用”,“我就像萧伯纳那柄破旧的阳伞”。
而三毛接下来的回应是,“你好残忍,让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不过,三毛的好友说他们两人的相处并不愉快,更没有“忘年情”。
三毛的好友称,三毛写信常用“亲爱的”、“最爱的”字眼,更把“爱死了”当成挂在嘴边的口语,大家显然是会错意、表错情,把她的博爱当成了爱情。三毛的好友一直坚信:三毛一生最爱的人,只是荷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