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座谈会,邀请国家药监局、中选医药企业、临床和药学专家、媒体、资本市场研究机构代表参加,就近期社会关注的集中采购药品质量保障、行业创新发展等问题沟通交流。座谈会上,多家药企负责人重点回应了企业在加强成本控制、保障中选产品质量和供应方面采取的措施。

每年国家药品集采话题都备受关注,最初外界主要期待集采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不过,近来舆情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不仅关注药品价格,对药品质量、消费者需求等,开始有了更多期待,甚至出现一些担忧,希望集采能在这多种诉求中寻求平衡。

舆论出现这种走向主要有两个背景:一是,集采中标药品的低价引发有关药品质量的担忧。在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中,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中标价格低至每片3分钱,而集采前,这款药最低挂网价为0.48元一片,降幅接近93%。如此低的价格能否保障药品质量?这是外界最大的疑问。

理性地说,价格低未必品质低,这背后涉及复杂的商业逻辑,大众对于药品生产的理解有限,一些价格低的药品,其成本之低可能超过人们想象。比如近期就有媒体报道提到,阿司匹林原料药市场行情价格为每公斤30元左右,折合成100mg/片的原料成本为3厘钱,大批量采购价格更低,因此企业可以有效控制成本。

从常识角度理解,药企不可能做赔本生意,但是也要看到,不能简单用原料成本来理解药品价格,其他环节的成本同样值得注意。如何在价格和品质之间获得平衡,无疑是负责集采的有关部门所必须考虑的。

二是有关药品选择的问题,尤其是进口药的供应问题备受关注。今年9月,媒体报道提到,有家长称带孩子看支原体肺炎,却无法如愿用到进口阿奇霉素注射剂。彼时“进口药难买”“医院越来越难开到进口原研药”等话题,引发了一轮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近期随着集采落地,所谓“进口药退出中国市场”的说法再次甚嚣尘上。在社交媒体上,也有医疗界人士表达类似担忧——针对一些特殊情况或者特殊人群,使用部分进口药能获得更好的疗效,风险更低,但这类药品若没有纳入集采,患者往往就无法用到。

事实到底如何?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国家药品集采共覆盖374种药品,每年节约药费近1600亿元,这些金额中的60%腾给了国家医保谈判的创新药,其中就包括不少进口药。另外,与2019年比较,国家医保谈判纳入的创新药每年增加900亿元左右。从这个角度看,一些患者的遭遇似不足以完整说明问题。

当然,上述数据并不能完全回应人们的担忧,毕竟,集采一年一次,供应难以完美匹配需求。无论是对药品价格过低的担忧,还是对高价进口药的需求,背后的问题都不容忽视。有关部门正面回应外界担忧,无疑很有必要,更期待今后充分考虑类似诉求,让集采更好地造福民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