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一个编草鞋的,能够建立蜀汉,与曹魏、东吴三分天下,足以说明刘备的不凡。

与曹魏、孙权不同,刘备的名声极好。世人皆知“刘皇叔”仁义,无数忠贞之士慕名而来。其中就包括老将黄忠。



黄忠为了蜀汉,鞍前马后,立下赫赫战功。这才得以被破格提拔,成为“五虎上将”之一,

然而就在黄忠去世前不久,刘备说了9个字。不仅间接导致了黄忠的死,就连赵云闻言都动了跑路的心思。

直到此时,他们才看清刘备的真面目。

那么,刘备到底说了什么?而黄忠、赵云又为何有如此反应呢?



黄忠与他的“伯乐”

说起大器晚成的武将,黄忠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戎马半生,也只混到个中郎将的位置。

这中郎将只是低阶武将,地位还在杂号将军之下,只能勉强称作“将”。

关羽也因此“看不起”黄忠,耻于与其同为“五虎上将”。一些人也因此认为黄忠“徒有其名”,没啥本事。

其实他们这是错怪黄忠了,黄忠本事不差的,只不过和关羽、张飞这种顶级武将相比,肯定是不如的。



再说了,三国时期那么多武将,除了少数的几个人,关羽看谁不是插标卖首?不是黄忠老将军太弱,而是关二爷太强了。

更何况,即使是千里马,如果遇不到伯乐,也只会埋没才能。而黄忠的“伯乐”正是刘备。

黄忠原本是刘表的部将,在刘表的侄子刘磐麾下听命。刘备到了荆州后,遍访名士、礼贤下士,刘皇叔仁义之名尽人皆知。黄忠闻之也心生向往,只不过碍于刘表部将的身份,他不能这么做。

刘表病逝后,其子刘琮举荆州归附曹操。黄忠就这么成了曹操的人,在长沙太守韩玄麾下任事。



再后来,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刘备趁机攻打荆州。面对刘备大军压境,韩玄一时间慌乱无策,在黄忠等人的劝说下,归附了刘备。就这样,黄忠终于可以追随刘皇叔了。

不得不说,这是黄忠这辈子最明智的选择。毕竟以黄忠的地位、经历,到了曹操、孙权那里根本不会受到重用。但是刘备就不一样了,当时他手下的武将,除了关羽、张飞也就赵云拿得出手了。

可以说刘备当时无人可用。刘备一看,黄忠是一员老将,别的不说,至少阅历丰富,什么场面没见过?黄忠在刘备这里就是仅次于关羽、张飞、赵云的人才。

刘备也不含糊,立刻对黄忠委以重任。而黄忠也不负刘备的期望,在平定益州的过程中屡立战功。



不得不说,这位老将军够拼的。明明一把年纪了,但是打起仗来完全不输二三十岁的小年轻,他打仗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犹如一台人形绞肉机。沿途城池根本无法阻挡他寸步。

黄忠的勇猛让刘璋有些招架不住了,急忙派出刘璝、冷苞、张任、邓贤四员大将阻挡黄忠。结果都被黄忠给击败了。

最终刘璋战败,刘备如愿以偿得到了益州。事后论功行赏,黄忠被封为讨虏将军。别看这只是个杂号将军,但也不是随便授人的。毕竟上一个得此封号的人乃是江东之主孙权。

黄忠对此也没啥意见,毕竟他跟随刘备时日尚短,和关羽、张飞等人完全无法比。更何况要不是刘备,他根本没有机会崭露头角。对于刘备这个“伯乐”,黄忠还是很感激的。



刘备一句话,寒了人心,更间接导致了黄忠的死

虽然益州之战黄忠的表现不俗,但是真正奠定他在蜀汉地位的还是汉中之战。

就在刘备拿下益州不久,曹操也拿下了汉中。汉中毗邻益州,曹操据有汉中,便可随时从汉中出兵,威胁到益州。益州乃是蜀汉的根基所在,不得有失。为此,刘备决定先下手为强,出兵汉中。

这场战争从建安二十二年开始,双方经历几番大战,互有胜负,但是谁也奈何不了对方。直到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两年后,才出现了转机。

当时曹操远在许都,曹军在汉中的主帅乃是夏侯渊。而蜀军驻扎在定军山,夏侯渊得知消息,带着大将张郃来袭,双方在定军山展开了一系列恶战。



夏侯渊与张郃兵分两路攻打蜀军,结果却中了蜀军的调虎离山之计。刘备派出上万精锐围攻张郃,张郃向夏侯渊求援,夏侯渊便分出一半兵力增援夏侯淳。以至于夏侯渊此时兵力单薄。

而刘备看准时机,派出黄忠攻打夏侯渊。别看夏侯渊这人名气挺大,但是其本事却不怎么样,远不如其兄弟夏侯惇。他能成为魏军主帅,主要是因为他是曹操的连襟。说白了,他就是个关系户。

当浪得虚名的主帅遇到久经沙场的老将,还没开战,结局就已经注定了。黄忠成功阵斩夏侯渊,魏军全面溃败。

黄忠凭借此功得封征西将军。等汉中之战结束后,刘备称汉中王,大封功臣。黄忠位列“五虎上将”之一,一时间尊荣无比。



然而此后黄忠再无战绩,第二年便去世了。而这一切都与刘备的一句话有关。

在斩杀夏侯渊后不久,刘备与诸将谈起定军山一战,不少人都称赞黄忠老当益壮。刘备脸色不太好,冷冷地说了一句:“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

意思是说,黄忠要杀就杀个厉害的,比如张郃。夏侯渊虽然是魏军主帅,但是本事就那么回事,杀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话听到黄忠耳朵里作何感想?他鞍前马后,奋勇杀敌。无论是攻取益州,还是争夺汉中,他都出力颇多。他的功劳虽然没有关羽、张飞那么耀眼,但是也远超大多数武将。结果换来的竟是这般冷言冷语!



老将军一把年纪了,哪里受得了这种气?不久之后就气急攻心,卧床不起,不到一年就病逝了。

赵云听到刘备这番话后,也突然意识到:自己追随的也许并非“明主”,刘备平时好像把大家都当兄弟,只不过是演戏罢了。于是一度动了离去的念头,不过后来得封“五虎上将”,才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刘备的缺陷

事后来看,其实刘备就是说的气话罢了。毕竟当时率军围攻张郃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他这个当主公的没拿下张郃,反倒是让黄忠这员老将阵斩魏军主帅,刘备这个做主公的面子上挂不住。

这也反映出刘备一个巨大的缺陷:格局不足。



刘备这反应是典型的小富即安,暴发户心态。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要啥没啥,所以只能打着“仁义”的旗号,靠着礼贤下士来招揽人才。

那时候他知道自己才干不如曹操,身家不如孙权,所以很听人劝,所以诸葛亮的《隆中对》才能打动他。

等他据有益州、汉中以及大半个荆州后,开始飘了。他觉得自己很牛,他觉得他能得到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领导有方、英明神武。

所以他才会觉得黄忠阵斩夏侯渊,自己却无法击败张郃很丢人。



其实这有必要吗?张郃可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那可是与“五虎上将”还有“江东十二虎臣”齐名的存在。

刘备要是有本事击败张郃,那还要关羽、张飞、赵云这些猛将干嘛?做主公的,关键是要会识人用人,其次是制定目标。领军作战这种事情根本不是主公该操心的。

刘备以前手下无人,只能亲自率军也就算了。后来手下人才济济,就不该这么做了。更没必要和手下争功。

可惜刘备到死都没有想明白,夷陵之战,他也是亲率大军征讨东吴,结果落得夷陵之战大败,最后只得白帝城托孤。



此外还有一点,刘备是以“仁义”为旗号招揽人才的。包括黄忠在内的很多人都是因为这点才来投奔刘备的。刘备就该有始有终,一直保持“仁义”的人设。

结果他因为暴发户心态飘了,说出了那番令人寒心的话。这么做直接会导致君臣离心离德。

为什么包括诸葛亮在内的那么多人都反对打夷陵之战?难道只是因为当时条件不允许?有没有可能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幸亏夷陵之战刘备打输了,诸葛亮得以重新凝聚诸将,蜀汉才能延续数十年,如果让刘备继续这么折腾下去,蜀汉迟早分崩离析。

归根结底,刘备就是个编草鞋的,能有什么见识、格局?他能建立蜀汉,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已经是奇迹了。只不过可惜了黄忠、赵云等人,被刘备给忽悠了,等后悔的时候已经晚了。

参考资料:

《三国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