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势力和实力的错乱
“夷陵之战”既是刘备的谢幕之战,同时也是三国格局的一次重置之战。一切先要从汉中之战说起。
刘备取得汉中之战胜利后,蜀汉势力急剧膨胀,几乎达到顶峰!但问题是,势力从来都需要实力为后盾,否则就是虚张声势,恰恰蜀汉此刻便是这种情况。
一则汉中之战虽重挫了曹魏,但蜀汉也是“男子当战,女子当运”,能好到哪儿去?蜀汉最应该做的不是追打曹操,而是一面修养、消化,一面增加实力,让蜀汉的势力,变成真正的“厚势”。
结果,关羽随后就发动了襄樊之战。这也是为啥笔者一直都喜欢说,“襄樊之战”是汉中之战的延续的原因。关羽想得很好,趁曹操病就要他命,却忽略了“汉中之战”过后,事实上已重置了三国这个大环境。
二则,汉中之战过后,刘备空前强大(势力)起来,自然就会引发孙权的担心。这就是为啥马懿提议曹操,联合孙权的关键点。
之前一直是孙刘联合斗曹操,那是因为曹操实力太强大。如今变成了曹孙携手干刘备,则是因刘备这势力,膨胀得太吓人!所以,蜀汉此刻最该做的,不是关羽出击,而是刘备应如何安抚,或说试探孙权。
也就是说,曹操强,孙刘弱的局势变了,自然敌友关系也就会随之变得微妙。之前的“联吴抗曹”,就应要再勘验一下。
结果刘备却来了个称“汉中王”,并大肆分封手下。哪料却又引发了关羽的不满,得知黄忠跟自己平级后,张口就辱骂黄忠——内部矛盾出现了!
刘备的解决办法是,授予关羽“假节钺”权力。让关羽如同“二号皇上”一样,可先斩后奏,并视情况自主采取行动!一下子让关羽凌驾于“四方将军”(五虎上将)之上。于是这才有了“羽大感悟,遽即受拜”。
但笔者却想问一句,若没有 “假节钺”这个超级甜枣,有谁会相信就凭费诗那几句“马屁”,关羽就会醒悟?
荆州一直都是刘备的根基,如今汉中之战过后西川彻底安稳了下来,刘备称王并分封手下,则相当于蜀汉权力中心,和相关势力的重新分配。
显然荆州和关羽,已经游离在蜀汉权力中心之外了!因此,关羽是对黄忠不满,还是拿黄忠说事?须知关羽尚且如此,那么荆州其他各级官员呢?
他们可曾因“汉中之战”得到过啥赏赐?非但没有,反而还都清楚——如今的蜀汉中心彻底落在西川,荆州地位降级了。
这就是汉中之战后的蜀汉,严重“虚胖”下,造成形势一片大好的错觉,不但掩盖住了内部矛盾,还让人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关羽发动了夷陵之战,结果兵败被杀,荆州丢失。
那么刘备为啥不听赵云的苦谏,非要发起夷陵之战呢?无非两点原因。
二、不得不打的夷陵之战
其实,孙权之所以敢偷袭关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吃定了刘备不敢翻脸。三方游戏,三方联动,蜀汉这里荆州一丢,就变成最弱小的一方了,唯有自保!哪还可能逆势而为!
曹魏那里,绝大部分人也是这种观点占优,认为:关羽身死,荆州丢失,一下子就把蜀汉打回原形,就是一个小国。
同时关羽又是蜀汉唯一的名将,他一死,蜀汉军威就衰败了,养伤还来不及呢,必定不会再出兵。但刘晔却反对,说出两条原因,认定刘备必会出兵伐吴。
其一: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
蜀汉虽被打回原形,但刘备是雄主,绝不能放任失败情绪弥漫。越是艰难时期,刘备就越会逆行,这贯穿了刘备的一生。
所以,从刘备的性格来分析,无论他是打肿脸充胖子也好,还是强悍宣示蜀汉刚硬也罢,都必会出兵伐吴。
其二: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
关羽是蜀汉元老,跟刘备的关系亲密如一家人。倘若关羽被杀后,刘备却没啥表示,那就等于寒了蜀汉军心,以后队伍就没法带了。
须知,刘备之所以打不死,就在于他虽要啥没啥,拿不出真金白银来,却能以理想和情感为纽带。这是蜀汉开国根基,或说是刘备的信誉所在。一旦信誉破产,刘备哪怕活着,也就等于死了!故而他必会出兵伐吴,给所有人一个交代。
三国谋士如星辰璀璨,但笔者一直偏爱这位刘晔——既有贾诩之毒,更兼郭嘉之锐。
一切果真被刘晔言中,刘备在准备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后,就不顾一切地开启了夷陵之战。可惜刘备惨败给了陆逊,最终白帝城托孤,一代雄主饮恨而去……只留下夷陵之战那七百里烈火,燃烧不息,至今依然被不断提起。
那么,刘备要如何做,才能打赢夷陵之战?换句话说就是,刘备到底输在哪里了?大致有三种说法。
三、一语道破,让人豁然开朗
其一是曹丕的意见: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
曹丕这个意见是影响最大的,还被《三国演义》所采纳。比如诸葛亮一看到刘备的布阵图,立马就惊慌大叫:坏啦,老大要完,哪有连营七百里的,对方火攻咋办?
清朝的钱振鍠则进一步发挥,表示:陆逊破先主,无他奇策,只令军士各持一把茅草耳。意先主连营,皆伐草木为之,逊其如之何?
不过笔者却总迷糊;刘备号称“老革”,跟黄忠的“老卒”,差不多一个意思,打了一辈子仗,就算水平低,那也是跟曹操相比,可曹丕何德何能喊“备不晓兵”?
所以刘备连营七百里绝非主因,而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这就引出了陆逊的意见。
其二是陆逊的意见: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
随着战事推进,由于陆逊坚守不出,刘备决定放弃水路进攻,专门经营陆战。结果陆逊得知后大喜过望,说出了如上那番话。
意思就是说,刘备处处结营(连营七百里),是变成了“呆仗”,失去了机动灵活性,陆逊就可以把战事导入自己的节奏。
果然陆逊就以拖待变,直至天气变得炎热起来。而刘备大军,则被拖得也失去了主动性。直至刘备“师老兵疲,计不复生”时,陆逊这才水陆并进发动攻击,火烧了连营。
所以说来说去,刘备连营七百里啥的不是错,属于“正招”。真正的错误在于,刘备只有“正招”,却不再有汉中之战时的“奇谋”。因为奇谋的提供者法正,在夷陵之战前便病逝了!
其三是毛主席一语,让人豁然开朗
上面两条全是强调客观性,未能从主观能动性上进行剖析。直至毛主席,关注到这段历史后,他老人家对“夷陵之战”做出了如此的批注:宜出澧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接不暇,可以各个击破。
所谓在运动中调动敌人,就是强调发挥主动性。因此老人家认为:刘备想要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他连营七百里啥的,都不是错。错就错在,战局进入到僵持阶段后,应发挥水路作用。
兵分两路,一路由水路直入湘水以西,进入到东吴腹地,既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又可调动吴军,让东吴人马顾此失彼,然后各个击破——决不能,顶死牛一样。
这便是著名的“以正合,以奇胜”。不知别人如何看待,但笔者看毕老人家的这个点评后,不但豁然开朗,更佩服得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