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是一座城市绵密丰富的肌理,地名则是一座城市流动的空间坐标和人文印记,也是一座城市弥足珍贵的地理学符号和历史活化石。地名承载一个地域的风物与风格,是一方水土的精神标签,打捞地名文化就是赓续厚重而多元的文化密码。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地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形态,是社会风貌和时代演进的重要见证,具有历史文化、审美符号等多重价值。继《青岛文化地图》《青岛文化地图(续篇)》《青岛市地名志》《青岛地名词典》之后,青岛市民政局近日又推出《地名里的青岛》,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多个角度探究青岛地名背后的人文底蕴、文化根脉,清晰梳理了青岛地名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规律,激活“镶嵌”在地名里的文化基因和情感信息,成为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的人文名片。

文明印记对话时空

地名,犹如岁月的烙印,镌刻在时空的长卷上,见证了青岛地区从远古新石器时代至现代的文明演进。东夷族先祖留下的繁星般遗址,如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乃至岳石文化的见证者——平度东岳石村,无不诉说着古老民族的生活痕迹与智慧结晶。

1930年,考古泰斗李济先生亲自主持的章丘城子崖遗址的重大发掘,揭开了龙山文化的神秘面纱,这一发现如同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照亮了青岛众多龙山文化遗址的研究之路。

城阳城子龙山文化遗址坐落于城阳镇城子村东北角,断崖峭壁间的灰褐文化层如静默无言的历史书页,揭示出4000多年前先民们的生活图景。不其城的名字,源自当地古老部落“不族”与“其族”的合称,它深植于城阳这片土地,赋予了地名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同样在城阳惜福镇街道傅家埠村东北方的半千子遗址,则以其独特的聚落布局,展示了4000年前青岛先民高度组织化与规划能力的智慧。遗址名字“半千子”,传说是因曾有五百户人家居住于此,从而赋予了地名生动的人文色彩,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规模与生活方式。

翻开史书,可以窥见古岘镇深厚的历史渊源。公元前五世纪,这座因临近墨水河而得名的即墨城,曾是秦汉时期的胶东心脏,文化底蕴深厚,使之成为历史洪流中的重要坐标。

而在莱西市的日庄镇岱墅村,一段关于“点将台”的历史被发掘,两座沉睡千年的西汉木椁墓在此重见天日。其中,高达1.93米的莱西大木偶成为当地博物馆的瑰宝,证实了莱西作为木偶戏源头的重要地位,岱墅村也因此地名而声名鹊起。

透过地名这扇窗,历史的风云变幻尽现眼前。正如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所言,地名恰似人类历史的活化石,以独特的方式标注和传承着文化。从秦代的琅琊港到宋代的板桥镇再到清代的金家口港,每一个地名都在默默诉说着青岛这个东方大陆出海口的独特魅力,以及它自古以来海洋文明的发展历程。

在作家王溱看来,地名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气质、性格,记录和展示城市的历史、风貌,也能让城市提高自身的形象,但更多的是关联着时代色彩。

地理人文描摹图腾

青岛的地名,犹如一部展开的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立体画卷。海滨之城,岛屿繁星点点,海湾环抱相扣,团岛、小青岛、大鲍岛、小鲍岛、燕儿岛、大麦岛、小麦岛、湖岛以及灵山岛、即墨蓝谷等地名,犹如串珠般镶嵌在胶州湾、青岛湾、汇泉湾、浮山湾、崂山湾、鳌山湾、唐岛湾、灵山湾、古镇口湾、龙湾、琅琊台湾、棋子湾等湾区之间,勾勒出城市的海岸线轮廓,生动展现了青岛依海而生、靠海而兴的自然风貌。



鱼山路

青岛市区的山峦亦各有风采,观象山、信号山、八关山、贮水山、太平山、浮山、午山、孤山、双山、象耳山、楼山等,每座山名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故事。如午山因其子午线般的走势得名,双山的命名则因两座相似山峰而来,反映出古人对自然环境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诗意化的表达。

崂山,这一青岛的精神象征与文化源泉,其名称历经演变,承载了从“劳”“崂”“牢”“鳌”到最终定型为“崂”的历史变迁,其间既有古人对自然景观的理解,也有历代文人墨客的情感寄托。

青岛区域内,许多地名都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军事背景。传说中,唐王李世民东征高句丽时,在当地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胶州市胶东街道的大店村,据传是由于李世民东征时在此设立军队驻扎点,被赐名为“存军店”,并且,遗留下的千年银杏树成为这段历史的实物见证。流亭杨埠寨的“养补寨”之名则来源于李世民在此停留补充物资的历史,随着时间流逝,地名发生了变化,但仍保留了其历史渊源。

在西海岸新区,唐岛的得名亦与唐太宗东征有关,相传是唐军驻扎的地方,而今,唐岛湾公园已成为展现当地历史文化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即墨区的移风店镇则源自金代的军事屯兵,起初名为移风寨,旨在整顿风俗、维护治安,后来逐渐发展为商贸集散地,并因开设旅店而演变成为今日的移风店。

此外,青岛境内的鳌山卫、灵山卫、浮山所、雄崖所和即墨营等地名,皆源自明代的卫所制度,这些地方曾是重要的海防设施和驻军地点。台东镇、台西镇等地名则源于烽火台的存在,再次表明了青岛地区在中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的关键角色。这些地名串联起来,构成了一幅青岛地区悠久历史与深厚军事文化交织的恢宏画卷。

美好愿景祈福城市

“我们国家大大小小数百座城市,不被命名为路名的微乎其微。”王溱说,许多路名以城市的名字命名,这是路名的一大特征。而一些大城市,特别是那些被誉为一二线的城市,更是“遍地芳香”。“北京路”“上海路”“天津路”“重庆路”,如果哪座城市里没有这些路名,似乎就不是中国的城市。名山名水以及吉祥数字也是路名不可缺失的选择。“八大关”“八大峡”“八大湖”“八大山”“八大河”“八大江”“八大川”“八大海”“八大岭”“八大宫”,吉祥数的后面不仅是给道路选配一个好听的名字,也是对祖国大好河山、对自然界的俊秀景色的赞赏和眷恋,充满了美学的意境。许多路名的命名是人心所思,所想,所向,所求。和平路、幸福路、吉祥路、瑞云路、吉庆路这些通俗而又显得“俗气”的路名,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并得到人们普遍的喜欢和热爱。



航拍八大关

1922年,当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之后,为了体现对国家安定、社会繁荣的美好愿景,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福祉、安宁等理念的追求,在对地名重新命名时特别融入了许多具有积极寓意的词汇。比如太平山、太平湾、太平角、人和路、大名路、顺兴路、兴隆路等地名,均寓含了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宁阳路



湛山三路



日照路

至于惜福镇,它的前身“歇佛寺”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据说,古时候运送崂山打造的石佛,在途经此处时会停下来休息,因此得名“歇佛寺”。到了1934年,时任青岛市长沈鸿烈在考察崂山时,将“歇佛寺”改名为“惜福镇”,这一改动既保留了原有名字的谐音,同时也引入了“惜福”的概念。

至今,在青岛乃至全国各地新建的居民区命名上,这种蕴含吉祥寓意、寄托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传统依然延续。一方面,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一些原本可能不太悦耳或者含义欠佳的地名被赋予了更具正能量和亲和力的新名称。如“会前”改为“汇泉”,寓意汇集天地精华、泉水之源,表达了对美好生态和生活源泉的向往;大窑村改名大尧村、小窑村改名为逍遥村,都是为了去除原有名称中较为粗犷的气息,转而强调高雅、祥瑞、自在的生活品质。

“地名文化源远流长,不仅是生活的标识,交通的导引,更是地理、历史和人文的三维空间,一个小小的地名可以蕴含着辽阔无垠的文化空间。”人文学者刘宜庆认为,地名带有情感和温度,遍布人生的旅程。地名带着开拓和创新,让城市延展,让城市更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