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

规划人坚定发展信心

积极主动应对问题和挑战

向新而行

拓展新空间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十大关键词

展现规划人拥抱时代的坚守与探索

致敬你们

致敬每一位规划人

关键词一

城市规划体系


小朋友们在上海杨浦滨江沿线玩耍、拍照 。央广网记者 冯丽 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城市规划体系,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

“城市规划”四个字的内涵一直在演变。计划经济时期,它是政府对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改革开放后,早期它是城市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的依据;后又演变为指导、调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进入新时代,它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从最初的技术性工作,到部门行政工作,到城市人民政府的政策工作,再到城市党委和政府的职责。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认为,城市规划是城市层面各类规划构成的有机整体,城市规划作为党和国家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的治理工具,健全城市规划体系须建立四大观念,即大规划观,构建城市层面各类规划共同组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治理体系;大市场观,构建适应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职能体系;大服务观,构建服务于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级的职业体系;大科学观,实现多学科协同交叉,复杂问题有限求解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二

美丽中国


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会议现场

2024年1月1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是系统部署和指导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2024年1月2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发布《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征文启事》,确定年会主题为“美丽中国,共建共治共享”。9月7日,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合肥召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要求,探索有中国特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划理论、方法和实践,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规划体制,科学谋划国土开发保护新格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动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不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建设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美丽家园。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杨保军认为,建设美丽中国规划必须先行,通过科学规划谋划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各类空间布局,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他强调,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征程中离不开城市规划的科学支撑,更离不开每位规划师在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广大规划科技工作者要聚焦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为美丽中国先行区的规划建设提供科技支撑,规划科技工作者大有可为。

关键词三

国土空间规划


来源:央视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增强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实施支撑作用。”

截至目前,所有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已全部批准实施,全国350个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全国2220个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也都在陆续批复中。

国家和省、市县、乡镇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有别,国家和省级规划侧重战略性,对全国和省域国土空间格局作出全局安排,提出对下层级规划约束性要求和引导性内容;市县规划承上启下,侧重实施指导性;乡镇规划侧重实施性,实现各类管控要素精准落地。五级规划自上而下编制,落实国家战略,体现国家意志,下层级规划要符合上层级规划要求,不得违反上层级规划确定的约束性内容。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主任委员、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张兵提出,要严格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经依法批准的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必须严格执行。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强化国土空间优化发展保障机制,支撑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同时促进城乡融合,适应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需要,统筹兼顾经济、生活、生态、安全等多元需要。

关键词四

城市更新


来源:央视网 新闻联播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推进高质量城市发展、创造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实现高水平的社会治理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

目前,推进城市更新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成为政府、社会主体、城市居民的共同行动。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成立了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80多个城市出台了管理办法,300多个城市编制了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城市更新的工作组织机制和制度政策框架日益完善。

各地区各部门围绕“城市更新项目组织机制、实施模式、支持政策、技术方法”等方面不断探索城市更新模式,取得积极进展,推动了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学者们围绕“城市更新法律和政策、城市更新实施、城市更新的权利和制度构建、城市更新的价值逻辑”等诸多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建国认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通过市政设施的修补改造和迭代,提升建筑载体性能,事件动能的激活,公众的参与互动,福祉场所的营造,集体记忆的共构等途径,慢慢提升复杂性和环境包容性,发挥生命作为一个控制系统的特点。城市是具有控制能力的,且在不断地学习和试错中逐渐成熟。城市发展的概念一直是成对出现,新生与衰亡,渐进与突进,保留与淘汰,秩序与非秩序,复杂与简单,永恒与偶发,公共与私有,社区与个体。城市更新就是城市在运行发展演变中的经久不衰的活力激发。

关键词五

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4年8月23日拍摄的重庆中心城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推动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建设高质量城市。

城市高质量发展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多方面,通过宜居、韧性、智慧、创新、绿色和人文城市建设,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很好地回答了城市发展“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需要深入思考“应该建设怎样的城市”以及“应该怎样建设城市”等城市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问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树牢系统观念,尊重科学规律,不断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夯实人民安居基点,强化城市设计引导,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推动绿色低碳建设,坚持文化科技赋能,筑牢质量安全底线,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强化国际交流合作。

关键词六

公园城市指数


识别二维码下载《公园城市指数(2023)》完整版

9月7日,《公园城市指数(2023)》在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大会开幕式上正式发布。

《公园城市指数(2023)》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组织一百多位专家,历时四年研究,推出的供大家自由下载使用的公共产品。公园城市指数以“和谐美丽、充满活力的永续城市”为总目标,聚焦和谐共生、品质生活、绿色发展、文化传扬、现代治理5大领域,从15个方向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了目标导航和度量标尺,形成了“1-5-15”的框架体系,明确了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的价值导向。在框架体系的基础上,从大安全观、生物多样性、高质量发展、文化软实力、城市治理等多种新视角筛选了可感知、可量化、可操作的45个指标,明确了“1-5-15-45”的公园城市指数指标体系,确立了公园城市发展成效的评估方法。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段进表示,公园城市指数是完全自主创新的价值导向,其价值追求并不是为了建立一个标新立异的新排名体系,而是希望为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套更温和、更包容的新型公共技术产品和系统化、可操作、创新型的解决方案,致力于把公园城市变成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新模式,引导城市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七

中国规划故事


中国专家学者在第十二届世界城市论坛上分享中国规划建设管理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2024年,中国规划界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分享中国规划建设管理经验,多角度讲述中国规划故事。

在第十二届世界城市论坛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举办多场活动,与多国规划专家共商城市住房挑战、共同倡导自然解决方案等,各国专家学者认为“公园城市”理念可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中国专家学者分享了“从好房子到好城区”“武汉城市更新”“破解城市通勤难题”等经验,发布 “产业园区驱动下的全球南方可持续工业化和城市化” 研究成果。

在第十二届世界城市论坛的城市博览会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首次联合多家国际组织设展,对国内著名规划机构、高校进行了展示,我国规划界首次集体亮相世界城市论坛的城市博览会,扩大了我国规划行业的国际影响力,也为“中国规划”走出去创造了条件。

这一年,中国规划界积极参加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科技外交,聚焦“城市气候韧性、文化遗产保护”等主题。这一年,我国规划项目和规划学者获得诸多国际奖项,如2024年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卓越奖、葛德·阿尔伯斯奖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强调,加强和深化城市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全球人居事业贡献中国力量的重要举措。要全面深化与联合国人居署合作,推动全球城市更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全球发展倡议。

关键词八

智慧城市


合肥市骆岗公园智慧中心 张正朋 摄

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伴随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深度、广度边界持续拓展,智慧城市建设也进入发展新阶段。

202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提出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2024年12月,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旨在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承受适应能力强、恢复速度快的韧性城市,增强城市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

规划领域,专家学者们围绕“城市感知技术、城市信息模型、AI赋能城市建设、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等方面展开研究和探索,以期推动城市向更加智慧、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监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吴志强认为,AI 只是工具和辅助手段,真正的决策权和选择权仍然在人类手中。无论AI 如何智能,都无法完全理解和体验人类的情感、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因此,城市规划的决策应当综合AI的分析和人类的主观判断,不仅要培养AI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人才,更要培养能够理解、指导和应用AI 的城市规划专业人士。必须始终牢记城市规划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创造更适合人类居住、工作和休闲的环境,无论技术如何先进,这一目标都不应被忽略。人类的需求、情感和价值观应当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关键词九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永庆坊就坐落在广州老城区恩宁路上。这条曾因年代久远而衰旧的老巷,近年来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基础上精细改造,重获新生,成为热门的“打卡地”。图为2023年6月拍摄的广州市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鸟瞰图(无人机图片)。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图 陈志奕/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基本形成以承载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价值的城市、村镇等复合型活态遗产为主体和依托的立体保护格局,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展现新面貌、跨上新台阶。

目前,已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3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799个、中国传统村落8155个,历史文化街区1200余片,历史建筑6.72万处,形成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综合、完整、系统的载体,一幅城乡发展与历史文化和合共生的“千里江山图”正在新时代的神州大地上徐徐绘就。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表示,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把城市历史文脉更好传承下去,盘活历史文化资源,有助于释放城市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城市不是钢筋水泥的简单堆砌,而是一个有机而复杂的“生命系统”。制定城市发展规划,须综合考虑城市的功能定位、文化特色等多方面因素。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理,统筹好发展与保护,既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又充分发挥城市现代功能,让广大市民更加方便、舒适、安全地生活在城市中,增强市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关键词十

规划教育


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之“对话教育:时代‘新’说之规划教育”论坛现场

当前,规划教育面临诸多需求变化。一方面,城镇建设步入存量时代,城市开发建设由粗放扩张转向集约内涵,需要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全面开展,行业对城乡规划人才的知识点及技能点需求发生转变。同时,在学科交叉融合的当下,规划学科优势和核心特色尚未充分挖掘,待探究学科定位、重拾学科自信。

这一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组织多场学术论坛,集中探讨规划创新与教育改革;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特色,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各企业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出适应时代、行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多维复合型人才。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边兰春提出,城乡规划学科的人才培养既要强化价值观和使命感,更需要在规划教育的课程体系和专业能力培养方面,对本学科的“内核”、“外延”和“核心竞争力”做出清晰解读和准确响应。他认为,城乡规划教育应进一步围绕“一体两翼”建立基础教学阶段的课程体系,“一体”是指面向城乡“空间”的规划设计,“两翼”是指认知城乡发展趋势、规律和关键问题的支撑性研究,以及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所需要的支撑性技术工具与方法。


新的一年

愿所有规划师们

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

不断实现自我迭代更新

穿云破雾

展翅向天歌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规划年终盘点 | 十大关键词串起2023年“迹”忆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规划年终盘点:2022年的这十件大事均需要久久为功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2021规划年终盘点 | 总有一些事儿,让我们记忆深刻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