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5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唐士其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与同学们交流研讨他的新著《理性主义的政治学:流变、困境与超越》。活动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团委、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联合主办,在学院图书馆洞明讨论室举行。基地执行主任、国关学院王栋教授以及学院党委和团委的几位老师出席了交流会。
以下为本次交流会的采访视频(约38分钟)及图文回顾。
精彩访谈
王栋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书不在厚,有思则明”,唐士其教授的新作《理性主义的政治学:流变、困境与超越》博古通今、贯通中外。从古希腊理性到近代西方理性主义,从中西理性主义比较到现代理性主义困境,最终落脚在如何通过中西交流汇通,创造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体现了唐士其教授作为中国学者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
唐士其教授在座谈交流中巧借活动主题“洞明”一词对理性主义进行阐述。他认为理性主义的含义中就包括一个人洞明的能力,“世间洞明皆学问”,事物的本质就是人们需要去洞明的,进而谈到了理性主义对于西方政治哲学的影响。之后他梳理了中西方哲学思想的起源、特点与优势,比较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哲学思想,与同学们讨论了在政治哲学问题中,中西方学术理论的差异和特点,列举了古今中外哲学名家们的学术观点、理论价值以及对于当下的影响。他表示,在《理性主义的政治学:流变、困境与超越》一书中,他通过中西哲学思想和政治制度、政治实践的比较,旨在探讨一种通过两套思想体系的交流汇通,创造新的思想方式的可能。
在听了唐士其教授的深度介绍后,同学们的思维也活跃起来,积极向唐士其教授进行提问。同学们针对中西方的本质思维和多元思维、如何融合中西两种思维模式、理性认识发生错误时会产生错误指导、社会科学能否进行预测研究等问题与教授进行深入探讨。唐士其教授融贯中西、通释古今、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进行解答,还以当下新词(点击链接查看往期文章:刘世定、邱泽奇老师深度辨析“内卷”的概念)、“躺平”、“降维竞争”来进行生动的阐释,在场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
在此次交流会中,与会同学关于理性主义的政治学获得全新体会与感悟,同学们阅读经典书籍的热情、探索新知的好奇心也得到激发。
2022年11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理性主义的政治学:流变、困境与超越(精装插图版)》,特别邀请北京大学吴志攀教授创作插图。
来源: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
制作:骆驼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