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历史的亲历者》连载的第二十章。每一章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所以挑选其中任意一章进行阅读,也不会存在困难。整个系列挑选若干明清时期的私人笔记、日记,以此为基础,展现亲历者之所见、所闻。

前文阅读见下:

(讲述太平军在无锡)

(讲诉太平军在绍兴)

(张献忠在四川)

(两位传教士记载的张献忠)

(李自成三打开封之战)

(贵阳围城之战)

(明朝亡国的真实记录)

(朝鲜使者在建州女真内部的见闻)

(朝鲜人眼中的己巳之变)

(从郑成功的视角来看收复台湾的全过程)

(从荷兰人的视角看台湾回归的过程)

(太平军在绍兴)

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此号

有一个武昌人,被掳入太平军中后随军北伐,然后在北伐最后的阶段投降了清军,转而为清军剿灭太平军,他写了一本书详细记录太平军北伐的过程。太平军队从静海撤退;太平军阜城击退清军;吉文元战死;林凤祥在连镇覆败;李开芳在冯官屯被淹伪降等重大事件他均有记载,是关于太平军北伐的重要文献。

《复生录》,陈思伯著,据《近代史资料》1979年第4期有出版,原稿由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


01

咸丰二年(1852)冬,太平军由湖南岳州水陆两路至武昌,分别驻扎在汉阳、汉口。他们拦截过往的船只,将其锁在一起做了两道浮桥,上面的浮桥由鲇鱼套口至汉阳东门,下面的浮桥由草埠门外大堤口至汉镇龙王庙。桥虽然宽有丈余,有铁锚连接,但桥船随着波上下摇摆,兵部牢固,一些胆小的人行就算是慢慢走也很难过桥。

浮桥搭好之后,太平军围攻武昌月余,但武昌毕竟是省城,城防甚严,太平军一时间也没能得手。于是太平军在文昌门外开挖地道,官军在城内靠紧城墙处挖有土坑,让一些瞎子坐在瓦缸中,听城外掘地道的声音,但常中丞并不在意,也没有在城内挖水沟来防御。

十二月初四黎明时分,太平军在地道中埋入炸药,轰倒城墙十数丈,太平军涌入城内,官兵在城内巷战,太平军又打开草埠门,太平军舟船上的人马也入了城,官军溃败。

城内官民殉难者不可胜数。妇女或投湖塘、或投井自尽,由于人数太多,湖塘里的水无法淹死人了,井也被填满了,后到者竟然不得死,太平军将一些未死者救出。

最可悯者,自尽妇女纷纷投入各处湖塘,尸满水枯,后入塘者竟至无术可死,井中妇女后下者亦不得死,数日后贼不忍见,陆续救出。

当时,16岁的陈思伯住在堂伯家里,堂伯让陈思伯和仲兄两人藏匿在花厅左隅的藏书楼上。

破城第二天午后,有太平军来搜查,搜出清道飞虎等旗,就认为伯父是清军的将领,要把他抓走,交给太平军头目处置。

仲兄听闻全家哭救声震天,一时受吓得不敢动弹。陈思伯闻之不忍,从藏身处出来,对太平军大喊,让他们取梯子来,下来之后又对太平军说:

“伯为贸易中人,并未作官。惟予父曾仕湖南,旗为父物。可释伯,予愿以身代死。”

太平军对他的举动十分意外,认为他颇有勇气,于是让他投降归顺,陈思伯即用太平军给的红巾裹头,成为了太平军的一员。当时陈思伯父丧未久,丧服未满,于是请出亡父神主,叩头除服。又到祖祠中行礼,然后向各位尊长叩头辞别。

伯父此让他改名为:思伯,意思是让他不忘归来。陈思伯也在痛哭声与伯父一家作别。

陈思伯入太平军营中,头目郑阿培(下称:郑大人)见他是书生,就让他掌管笔墨文书等事,他利用自己的便利,请了一张安民告示,贴在伯父家门口,全家都因此没有受到骚扰。

此时太平军的对军纪的管束是很严的:

贼书有赞美词、十大天条、太平条规,诏书军令二十条约。有犯奸淫、并杀降人及无故焚毁民房者,皆斩不恕。初立伪令,未尝不严也。

咸丰三年(1853)正月,东王杨秀清传令二十五军,分水陆两路,大军直下江南。陈思伯想要回家,但郑大人带着他在汉口上船,没能逃脱。当时,太平军让武昌的百姓上船,陈思伯预先嘱咐伯父一家躲藏在朝阳巷内一小屋中,所以得以幸免,没被掳走。

陈思伯随船顺流而下,一路上只有安徽的省会安庆筹备城防,黄州、九江等地的官军见太平军船舶布满江岸,陆路之军又漫山遍野,所以太平军还没有到,他们就已经逃遁无踪迹,白白浪费了朝廷千万钱粮。

陈思伯所乘坐的小舟行至小姑山时,突然遭遇风暴,陈思伯落入江中,不习水的他自以为此次难逃一死,顺水漂流了数里,被一小舟救起,也算是死里求生。

二月至南京,陈思伯驻扎在南门外报恩寺。太平军在塔中三层和七层安放大炮,攻城月余,又用攻取武昌的老办法,在水西门开挖地道,轰塌城墙约十余丈,太平军三次冲入城内,但三次都被杀了出来。这里面的当然有官军奋力作战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南京的城墙是依山修筑的,上面虽然倒下了,下半山脚还剩有八九尺高,太平军还是需要用梯子才能登城,所以冲入城内的太平军并不多,也就没能攻破。

太平军三次退下来之后,城墙下面的尸体竟然多到与城墙一般高,也不用架梯子了,随后大队太平军一拥而上,官军势不能支,退守小金山。太平军入城后,挖开大南门放大队人马入城,巷战三日,官军被诛灭殆尽。

内城旗营,则男女老幼无不被害,尸身咸弃南门外河中,流出淮河。数日间大雾迷天,惨不见日。

太平军入金陵城以后,修改个衙署,又设了六个王府,加上新掳来的军民一起,把全军分成五十军。

三月,郑大人升为金官将军,调扬州,陈思伯也跟随而去,驻扎在城外观音堂。在这里,太平军和八艘外国船激战:

不知何国夷船八只,突来镇江,船有内外火轮转动,其行甚速。镇江守贼出队,排列江岸,混战一日,夷船竟不敢过。夷人用西瓜大炮,子落两岸,复又开花,内有散子,伤人甚多。郑逆在扬州得信,移扎瓜州江岸,即于营外多掘土坑,使西瓜炮子悉落坑内,不能伤人。次日约会镇江守贼,咸用瓜头小划,坐贼八人,用一小铜炮,围裹夷船,专击火轮,小划仰攻,甚易得手,轮船高大,转移不便,炮难俯施,一阵击破轮船三只,满江飘落夷人,悉被贼杀。夷人始遣通事以军械进贡贼营,情愿归降。

郑大人等会同镇江守将派将这些人外国人送往南京,天王封夷将军四人,并同他们约定日期,一起同攻天津,又给了他们很多赏赐,夷船则退江出海。


02

五月,陈思伯又随郑大人调回金陵。东王从五十军中分出九军,以天官副丞相林风翔、地官正丞相李开芳、春官副丞相吉明远三人为首,率领这九军,约11万人开始北伐(史载北伐军总兵力为2万多人,此处说11万人,应该是有误)。

太平军先由庐州、亳州至凤阳临淮关驻扎一个多月。

到了六月底,林凤祥开始北进,一路入秋风扫落叶,先破河南归德府,后至汴梁,对这座中原大都市发起了攻击,对于攻城一事,陈思伯的描绘很是玄幻:

城上无一防兵,城门忽闭,贼正攻城,见关圣显灵,狂风大作,走石飞沙,远望城上有关字旗灯,贼营枪炮不能施放,忽然一声发喊,悉往后退,似有追兵,一夜狂奔至朱仙镇,始行扎住。次日闻贼查点人数,失去新掠淮民三万余人。

真实的情况是开封府城墙是肯定有官军防守的,但突然天降大雨,黄河水溢出,太平军的火药被打湿,所以攻城不利。又采取老战法:挖地道,但是黄泛区土质不坚,加上刚下雨,所以一挖就坍塌了。失去了火炮,挖地道又失败,开封如此大城肯定就攻不下来了,北伐军为避免长期困于开封城下,遂转战。

开封没有攻下,北伐军就碍事寻找渡口过黄河,由睢州至汜水县,得知关上有兵驻防,渡河很难,又转至巩县,找到了一些船,但因为官军搜船,所以得到的船并不多,一些识水性的太平军则乘马凫水而过。

陈思伯乘船渡河,由于船中装载的人员过多,到河中间沉没,陈思伯落水。正待眼闭心迷之时,忽有一人将其救出水面,并告诫他不要动。渡河之后,才得知救他的事同衙百长曾廷达。曾廷达一名应祥,黄冈县双柳村人,在武昌保安门内开丝线铺,被太平军掳来为百长。此日舟沉数十,太平军损失多达万人。

渡过黄河之后,太平军由温县至淮庆府,围攻七十日。淮庆城内守军并不多,但守将颇有章法,督民守城,一点不不懈怠。太平军掘地道,轰倒城墙数处。抓获城内逃民,得知城内已无粮,人多饿死,太平军就不愿入城。为了害怕官军偷袭,密令各营挂上羊犬,让这些牲畜用脚击鼓,并焚烧草入灶,让城内官兵望见有烟,随即拔队继续北进。太平军去后数日,官军才探知情况,此时太平军已经偷越八百里太行山了。悬羊击鼓的战法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没想到2000多年后,太平军故技重施,竟然得以成功。

太行山有多险,自不待言,山中多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处,但都没有设防。即便如此,由于山路崎岖,极险难行,太平军还是摔死了不少人马。

而太行山中的居民的生活也很艰苦:

山内村庄甚少,人多穴洞而居其山土坚色赤,洞内中堂宽敞,旁开三面小门为房,有四五间房相排连者,无不穿洞为户,咸透天光。山中少米,惟产豆麦包谷南瓜等类皆可充饥。

八月初,太平军出山,抵达山西界,至平阳府,守城的乡勇放试炮,竟然鬼使神差,恰好打死太平军大旗手一名,林凤祥大怒,传令攻城。城外关厢未设兵防守,里面的客商投降降,林凤祥下令保全,不准擅取一物,违者立斩,城内则不一样:

城内则搜杀三日,男妇老幼尸身藉;临行又纵火焚烧。

其后,太平军由曲沃、绛县一带至山东边境,直隶沧州将军率其所训练的梅花阵马队连环枪炮,与太平鏖战一日,太平军颇有些不适应,损失不小。黄昏后,太平军派一军潜至关后的军装局(也就是官军的弹药仓库),抛放火蛋,焚烧火药,官兵多被震死,遂至大败。

北伐军在此小住数日后,即由城一带入直隶界。途中经过滹沱河等河流,时值秋天,但水面也有些薄冰,渡河之时,腿足全受冰锋划伤,过后几日,血和衣服凝成一块,不能轻易脱下,陈思伯强忍着疼痛脱下衣服,也不禁感叹这真是一个艰苦之地。

北伐军到了沧州,与驻防旗兵大战,破城,得以休息三日。

曾对陈思伯有着救命之恩的曾廷达在出平阳府之后就开始患病,不能行走,陈思伯不忍抛弃他,途中和同馆众人对其多方救护,并多寻草药,为其救治。一日,陈思伯带人出城去采药,路过南城外一户人家,听闻屋中有妇女声呼救,陈思伯同众人撞开大门,屋内妇女17人,是被其他太平掳掠关闭在此,意图不轨的。陈思伯将这些妇女放入树林中躲藏,使他们逃过一劫。回到馆中,又来捉拿太平军中的这些奸邪之徒,但这些人得知风声,逃之夭夭了。

九月,北伐军行抵直隶天津府,攻打南门,也不能逾城。先前,太平军曾和夷船联系一起攻打,此时得知夷船七月之时就已经到了天津,但被官军关卡查出船中藏有军器,所以官军关闭天津城严防。夷船得知有备,所以退出海口。

夷船没能和太平军同时达到天津,陈思伯认为这是清朝的一大幸运,不然后果难料。

此举于全局大有关系,具见国家福厚,贼与夷船幸未同时到津,忍天津官民至今犹不知夷船是受伪封来践约也。

镇守天津的将领,听说是楚人,贤能且有才华。他广募沿海渔户为兵勇,这些人善用鸟枪,太平军连续攻打三昼夜,数千太平军主力被击毙。其实,太平军此时经过连续作战长途奔袭,抵达天津已经是强弩之末,太平军为了拿下天津城,不惜以主力老兵强攻,虽然损失只有几千,但这都是中坚力量,所以对太平军的打击很大。

03

由于在天津遭遇了重大损失,太平军一分为二,前队退扎独流镇,由林凤祥统率,后队踞静海县,由李开芳率领,二者相去十八里,中间设有负责联络的小营十余座。

两军相持至十二月,湖水结成冰。太平军的局势更加窘迫,派人去查探冰路,发现湖中三村泊有清你兵船百余,排立三营,营外则破冰为沟,太平军被阻,不得出。

但太平军又岂能束手待毙,造冰车来战,这种兵车可以在冰面上推行,上设置火炮作战:

造冰车二十四架,高宽各五尺,内外木板,中空一尺,以书实之,每车列炮眼二,下有圆铁小轮四,左右用铁环钩,分则一人推行甚速合则勾连俨如月城。又以长木系草二三束,在车后随行,遇有冰沟抛木人水,北风凛冽,草易结冰,片时冻成冰桥,贼可长驱前进。

除夕之时,太平军以冰车来战,连破官军三营,三营被破,其中官军皆被杀,无一人逃出。夜半时分,官军派来冰船八只运送赏金和给养,不知三营失守,全部被太平军俘获船。

虽有此次大胜,但太平军依旧很困难,孤军深入,天寒地冻,补给十分困难。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苦苦等待的援兵此时并无任何消息。

咸丰四年(1854)正月初,林、李二人下令,在夜间由冰上踏雪突围。在冰路上行六十余里,到东方渐明之时,才得以上大堤。太平军虽然突出重围,但也付出了代价,冰上冻死的太平军,沿路皆是。

次早见堤上或坐或卧之贼甚多,初以为睡熟,迨呼唤不醒,推之应手而倒,始知全行冻死。至午前犹有大呼热急,自行解衣饮雪,倒卧雪中滚死者,周身红色,想是外受寒逼、阳气内攻于心耳。

陈思伯跟随太平局大队在冰上走了一夜,次日行至午后才稍稍歇息一会儿;又行了一夜,幸亏身上带着面食,尚没有饿肚子。行至第三日,听闻前队驻扎陈谷庄,此地距离静海已经三百多了。也就是说太平军三天撤退了三百里,考虑到极寒天气,实属不易。但陈思伯并不是没有付出代价,寒冷的天气将他的双脚冻坏,是个脚趾冻黑,双手一个月后还不能伸直,左手第二根手指被冻死半根:

予因衣结冰甚厚,不少溶化,两腿冻直,难于行走,中途在已熄灰火内少立片刻,忽然掣痛,岂知因此一立,竟将足趾煨熟,到陈谷庄剪开鞋袜,见十趾黑色,又休息三日,双跌始渐溃烂,两手拳曲,并月不能稍伸,不但手与面上退去黑壳一层,且将左手二指冻死半节,可谓奇冷矣。

二月底,林凤祥突然下令由陈谷庄夜行,此次撤退太平军遭到了重大损失。此时冻土开始解冻,途中道路上皆是淤泥,很多太平军陷入淤泥中,无法自救,只得开口呼同伴救援。但此时是秘密撤退,大声呼救有可能会引来官军追杀,于是太平军的头目贼目抽刀对这些陷入淤泥中的士卒进行砍杀,其情形惨不忍睹。而即便没有自己人杀掉,那些因为脚被冻坏而落在后面者,皆被官军追杀。这一夜,太平军损失超过万人。

这里就要问了,太平军出发时只有两万多人,在静海和独流镇撤退时损失了万人,陈谷庄撤退又损失万人,那太平军岂不是全军覆没。因为北伐的过程中有很多当地的捻军、降军加入,太平军也掳走了一些人,最高峰时期接近10万人,抵达天津附近时也还超过4万人。所以,此时的北伐太平军仍然还有一部分兵力。

而在这次撤退中,陈思伯骑了一匹白马,运气还不错,一夜都没有陷入淤泥中,到五更时分,马后两脚忽陷入泥中、而他的脚趾已经溃烂不堪,即便在平地也难行一步,何况陷入如此困境之中,绝望之下,与其被追来的官兵杀死,不如来个自行了断,随即以右手拔刀意欲自刎;并用左手试着提马缰,心中暗呼神祖保护,白马忽然跃起,一口气竟然走出泥路,约有十里过后,上了堤岸,白马停住脚大口喘息。陈思伯此时已经是大汗淋漓,抚摸着白马说:

“今夜苦累汝矣!此感终身不忘。”

陈思伯在太平军中虽然不是核心人员,但还是有一定地位的,因为太平尊崇读书人,这一点从他可以骑一匹白马可以看出,也正是这匹马救了他的命。

次日下午,太平军的前队已经抵达阜城县,陈思伯在后队,途中遇到清军马军冲击,同馆人四散无踪迹。当晚,陈思伯与郑大人随便找了一个村子就宿。正在睡梦间,陈思伯梦见死去的父亲唤他的乳名,又催他速行,陈思伯从梦中惊醒,发现屋檐已经着火,赶紧叫醒郑阿培,两人策马冒火冲出,驰上大堤,见树林中隐藏着清军的马队,他们追逐落后的太平军,陈思伯仓卒渡河,纵马快走。至五更时,才到阜县,城外有一军营,是太平军朱检点所带的先锋营,惊魂未定的两人入营歇息。

不料,黎明时分,官军布骑一齐合围,四面攻击,太平军彼此不能相顾。前二等军一营被清军攻破,仅逃出七十余人。清军吃完饭后,又将后一等军营盘攻破,也仅有百余人逃入城内。此二营约有计六七千人,活下来的不是一成,其余全部为官兵所杀,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太平军因为冻伤,战斗力大减。

午后,官军又来攻朱检点的先锋营,已经攻破了一半营帐,官兵喊杀声震天。陈思伯料想此次万无生还可能,就坐近北营边上,举刀放在颈间,等到官军攻到此处即自杀。朱检点率一众太平军用砖石砸官军,官军受伤的很多,城内的太平军又及时出援,官军才退去,陈思伯幸运的捡回了一条命。

这一仗太平军的损失也不小,接连三次的撤退都给太平军带来不小的打击。

太平军驻扎在阜城约有两个月,一日春官副丞相吉明远(仅次于林、李的三号人物)与清军马队中一蓝顶花翎官员相约对射比枪,两人的枪同时响起。吉明远的枪和弹药是太平军所造,硫磺少气道不大,吉的枪子才刚打出,喉咙就已经中枪,当场去世。吉明远的去世是太平军的一大损失,他的弟弟年仅十三岁,单枪匹马两次冲入清军营中,杀该清军将领,取其首级而归。

其弟吉小麻年甫十三,誓为其兄复仇,次早素服一马冲入官军队中,寻杀昨日放枪官员,入阵二次,取其首级,始行回马,周身无伤,可谓初生之犊不知畏虎。

有了此番描述,方知辛弃疾当年入敌营之事不虚也。

04

四月底,太平军从阜城再次突围,抵达河间府东光县的连镇。在此处,一个会说各种方言的广东妇人给带来一封密信,信中说天京陆续派来十三军,已经抵达山东临清。

林凤祥和李开芳商议之后,由李开芳率一千马队,前去迎接援军。这一千人都是在各营中挑选的健卒,名曰“先锋”,挑选的标准是:

能跃一丈宽沟,能抛丈二高火球,能于马道旁并马跑出马道者。

这一千人马随即抵达临清,但此时的临清早已经被清军围了各水泄不通,一千人马根本入不了城,最终去往山东高唐州城。

这里需要说一下太平天国的援军。这支援军由曾立昌、陈仕保、许宗扬率领,合计7500人,其人马虽不多,但一路上颇具战斗力,一直达到了山东临清,不断招兵,队伍也扩大了数倍。但清军和各地团练的兵力已久远超他们,故而他们虽然占据临清,但临清城内的粮食已经被烧毁,又面临清军和团练的合击,只得退出临清,在途中遭遇清军的追击,全军溃散。

陈思伯住连镇,首要做的事医治被冻伤的双脚,依靠八宝珍珠散的药力,能去死骨,至八月后,将冻死九根脚趾用剪刀断筋,伤口逐渐愈合,并开始缓慢步行,又过了一个月余,步履如初。

林凤祥驻扎在连镇,紧临运粮河,于是用船架了两座浮桥,在外面列小营五座,为掎角之势。陈思伯喜爱下棋,无事之时就过桥去下棋。十月初间,夜晚过浮桥上,突见官军营中炮火声与喊杀声一时并起,是太平军趁夜去偷营。陈思伯心惊后退,落入桥下运河之中,当时已是三更,无人来救,只得听天由命,顺水漂流,竟然幸运地漂流到岸边,想着又死里逃生一次,陈思伯想起了自己的老母,坐在水中放声大哭。

陈思伯三次落入水中,皆幸免未死,真是幸运。

官军围城,修筑了一长城,围住百里,外面还有沟三道。但林凤祥并不惧怕,屡次攻官军营,无不立破。十月以后,官军每夜运水浇淋土城外面,竟成一座冰城。林凤祥自此就再也无法攻破了官军营地了,林又派人由运河出去探查,皆被官军用滚钩鱼网捉去。

林凤祥又命人造丈余长梯,左右列巨铁钩各一个,梯上有一木箱,藏人在里面抛放火球,梯下两大车轮,又有宽板梯如桥一般,将其推至城脚,借车可填濠沟,竖起长梯,钩搭城上,太平军由板梯桥上仰攻登城。此车用过一次,官军损失不小,但车梯掉落,也就没办法再用了。此办法也失败了。

九月之时,林凤祥派将军阿培率前三、后五等军,在距离官军最近的西北方扎了一个小营,仰攻官军炮台,设大炮三尊,昼夜攻打。官军营内,也早晚日夜以大小枪炮还击,不到三个月,太平军被炮火打死五六百人:

有睡至次早无头者;有子过胸胁,未伤皮肤,而药毒内攻身死者;有一炮子连伤数人,遇坚折回,又断人肢体者。

冬月,中营有一个笨拙的火夫姓李,不识一字,突然耶稣附体,说他是上帝派来保护林凤祥突出重围的(看来这个火夫其实并不笨拙)。林凤祥深信不疑,为他设军师府。选了几百人,听其指挥,每日教演"龙门”“八卦”等阵法,还颇有些章法。又常站在高台上,宣林凤祥过来跪听讲解道理,林凤祥莫不惟命是听。

一个月后,却未见他立功,反而是几次损兵不少,林凤祥将其斩杀。

十二月初的一天夜里,约三更后,官军直扑攻西北小营。陈思伯此时正在小营中,他从梦中惊醒,见北边一带火光冲天,很显然营已被破,火也渐渐烧过来了。陈思伯赶紧逃命,也就是逃到运河对岸的太平军营地去,但此时如果从正路逃出,人多拥挤,很难逃出出营门,他由棚后绕至土城边,翻城而出。

出来后,他就要过河,但不敢走吊桥,因为人多拥挤,不被踩死救也会挤出跌伤,遂下到濠沟,将沟内的一众竹筒打倒,踩着竹筒出了濠沟。而前面有树桩制成的围栏,约有七八尺宽,用巨绳连在一起,上面系有铜铃,平日里是用作警戒,防止敌人偷袭所用。树桩外又挖有梅花陷坑,安有地雷,陈思伯在黑夜里,由一个树桩跳往另外一个树桩,下面就是梅花坑和地雷,但他未失一脚,得以逃出了重围。将军阿培等人出营而逃,过木桥时,人多桥塌,郑阿培被压死桥下,此处可见陈思伯精明之处。

第二天早上查点人数,派去小营共计数千名,被大炮打死六百多人,桥塌而死不过二百,除去逃出的三百余人,其余皆为官军所杀。

此处,陈思伯说了北伐军的人数(这个数字有误):

计林逆自南京领贼十一万;至临淮关,新增淮民至十七万;沿途复增豫民,至汴梁省除逃去三万余,尚有贼十六万,至巩县渡河,贼数已增至二十万;河中溺死万人,不愿渡河复回南京者约四五万,林逆渡河不过十三万余人;到天津后查册,不足十万。

太平军在南方掳人入军相对容易,但在北方则不易:

北人强悍,不易掳掠,有一二人在家守屋者,必伏暗处,俟贼入门,突出击死,有贼看见,甘心送命,如无贼见,即将尸匿屋内,仍伏原处捕杀,谓为获利,有乐死不愿胁从之意,其愚拙至此。

但山东则又不然,他们:

武勇者多,而且好胜,一经则夸其勇,即为贼出大力,所以后来投诚,僧王不允收录,悉战死于连镇矣。

小营被破之后,林凤祥的声势不复振,形势急转直下,仅剩孤营一座。

咸丰五年正月初二,城内粮绝,无粮可发,最大的危机开始到来。

各军先杀骡马、次煮皮箱刀鞘充饥;或掘沙土中马齿苋、当归、一切野菜者;亦有剥榆树,取皮研末,造作面食者;甚至捉获官兵、逃贼,无不割肉分食。维时伪天朝将军以上各馆,尚有麦豆口粮。

05

曾廷达和陈思伯两人互有救命之恩,彼此之间心交最厚。但两人也十分谨慎,虽然朝夕相见,亦不敢多言一句。

初四夜,曾廷达暗中来陈思伯房间,忽写一“出”字,两人心意相通,两人盟誓,决定第二天早上同逃。两人跟随太平军北伐那么久,为何要在此时逃走呢?原因无外乎是军中断粮,留在这里也只有一死。

陈思伯一夜未能入眠,次日早上,两人携筐外出,一起去挖当归。行至西土城边,见营门固锁未开。忽见楼中白旗绕动,这是表示有人逃跑,曾廷达登上土城,远望有人逃跑已被捉获,原来每日逃兵众多,而太平军在各路都设有伏兵,所以很多逃兵被抓获。此时,楼上巡望的太平军下来和西门守军看到捉获逃兵,开锁来迎,陈思伯与曾廷达亦一同混出。两人一起上前,走了约一里路就碰到太平军押着逃人而来,这些太平军以为两人是来分肉的,故而挡住两人不让他们近身。曾假意与这些太平军争抢,等太平军过去后,即回首示意陈思伯赶紧走,陈思伯随即舍命向西奔逃。曾则在后面跟,曾又加快速度,跑上前来,说后有太平军在追,切勿回头。陈思伯咬定牙根,一口气飞奔五里,跑到官军营外,听城上清军高呼躺下,陈思伯随即倒地,城上大小枪炮一齐发射,追来的太平军才停止追击,藏匿于坎下,不久退去。

陈思伯与曾廷进入进清营,遇到了先前逃出的施肇恒,他此时在清军中已有职位,带着两人去见清军主将僧格林沁。僧格林沁详细问了两人的情况:

问予能打仗否?予禀两足已成残废,蒙王亲验,于册内姓名下注“废足”二字谕在营中暂充书识,从此即未出战。王又问贼众何以不逃?予对以贼内传言,逃出者莫不惨死,所以贼不敢出。如王有恩,即赐一免死旗,派兵同先出之人,往唤熟识之贼,必皆相信逃出矣。王当命速办白旗四面,上书“投诚免死"四大字,派令马队护卫施肇恒、周隆廷等同予往唤。

经这样的转变,次日逃出的太平军有七十余人,三日内共有三百多人,僧格林沁命人在围困太平军的百里围城内扎了一个小营。并发出命令,凡是杀太平军一名,就准予剃发。陈思伯每日的任务就是同降兵一起去招降太平军,僧格林沁前后一共招降了一万二千多人,他将这些人编为前后左右中为五营,派先出降者充当哨官,施肇恒则为义勇统带,让他们日夜攻城。施肇恒又约各清军营一起进攻,连破太平军旁立小营四座,取回首级报功。太平军损失不小,那些需要杀一名太平军才可以剃发的人,都得以如愿。

不得不说,僧格林沁这一招属实毒辣,用投降过来的太平军去攻打守城的太平军,自己坐待功成。

而后面出降的太平军因为无粮,境地悲惨:

续出之贼,各怀腌人肉一方,云贼营近日遍掘新埋男女尸身,归人圣粮馆中,按人分肉。非饥饿至此,谅不忍为也。闻之惨然。

如此情况之下,太平军的中营也在三月被攻破。

早在正月十九日双方打了一仗,林凤祥右臂左腿两处受伤,已经无法自己行走。清军将中营攻破,太平军一半死刀枪之下,一半死运河水中,但就是没有找到林凤祥的下落。

僧格林沁亲临督阵,下令施肇恒等不准收队,必须找出林凤祥下落,方才准撤兵。清军找了三昼夜,遍捞河中尸身,一无所获的,到了第四日,才在中营颓垣下查出了一地道,发现了林凤祥的踪迹:

洞口盖有石板,板上堆砌砖瓦累累,飞报僧王亲来验视。据开石板,洞中黯然。王问谁先下去?施肇恒原在林逆处司厨,恃其熟识,应声愿往。王夸有胆。施人洞一时许始出,王惊喜非常,细问人洞情形。施恒禀知:内设有灯,床帐木器齐全,并存有月余之粮。伪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军师等官,共计三十余名,咸持刀相向,欲行杀害;幸林逆喝阻,声称洞口已破,天意可知,杀施一人,无济于事。

僧格林沁随即让人将其押解送京,并将其余头目全数诛杀。

林凤祥死时年仅30岁。

06

连镇被破之后,五营投诚的士卒,阵亡了五千,剩下的人马继续由施肇恒统领,到高唐州城外驻扎,对付李开芳。僧格林沁一到,得知城内太平军与清兵竟然暗中通买卖,随即锁住统帅胜保押解进京,并将其军一概裁撤,仅留天津大队同五营义勇攻城。

僧格林沁有巨炮一尊,重八千斤,可发弹药四十斤,取名黑虎,每祭炮必以净酒数十斤以祭,此巨炮五炮就毁去高唐州城墙宽十丈。

李开芳则连夜奔逃至池平县凤官屯,僧格林沁紧追不舍,又筑城将李开芳围困。数日后,李开芳在内掘了一地道,在其中埋火药,将清军炮台炸毁。施肇恒连夜修围墙,并以各种方法来防太平军的地道。

施肇恒经过观察,发现凤官屯内地势较低,遂想出了水淹之法,这样太平军的地道也会失效。

王发令箭传知地方官多雇避乱民夫,速掘水沟,每日夜发钱三百文,以工代赈,并将外营加高培厚,命选楚人星夜造作水车,一面营外开沟,以便车水内灌,两日内决开运河之水夜灌贼营。

水淹取得了奇效,第二天次早有难民凫水逃出,称水淹塌地道二十余处,火药也被淹没,淹死地道中的太平军数十名。僧格林沁闻言大喜,说:“二十余处地道,火药同日轰发,不知伤人若干。”御史大赏全军。

势穷的李开芳派人送来了降书,表示愿意投降。投降当日,清军用两根巨绳系在树上,投降的太平军脚踩一根绳,手攀一根绳,过水来降。又派数名将领率其部,一在营门口,登记名册;一在营内十步外,收缴军械;一在三十步外,捆缚投降者双手,每名投降者由五名清军押送。投降的太平军出来了一百三十余人之后,太平军营内突然放炮炮,喊杀之声突起,但仅伤清军营外数兵,而已经过来的一百三十多人并无动静,诈降之后的里应外合之计也没能成功。因为那一百三十多人每人有五名清军押守,再厉害也无济于事。

僧格林沁随即下令将诈降者全部处死。

李开芳的人马虽不多,但都是精挑细选的精锐,他们皆临死不惧。诈降中太平军中有一人手上带着金手镯,一清军马兵就向其索要,太平军说你为我松绑了拿去。马兵松绑去取镯,此太平军反手夺其刀,将马兵一刀斩为两段,夺马突围,杀伤堵截他的十多人而去。岂知,此太平军不识路,马匹入夜后归巢,竟然又回到了清军右营的市场上。清军这才将这名太平军拿下。这位太平军在五人的看守下,单手夺刀杀人,突出重围,不可谓不强,也的确是一名太平军中不可多得的精锐。

又过了十多天日,李开芳山穷水尽,又呈降表。僧格林沁这次派船来接,选水性好的义勇二十人坐船入内,又让太平军以二十人坐一船,分五路出营,讯问姓名、籍贯、年岁造册,然后全数捆绑。李开芳到营后叩见僧格林沁,他将所知的全部内容都交代了,而且态度也很好:

不似林逆(指林凤祥)见王之倨傲立而不跪也。

僧格林沁将李开芳护解进京,剩余投降者也全数处死。

在文中,陈思伯对僧格林沁进行了大肆的吹捧,主要讲了他的节约:

又一日予买青呢马褂,甫着身上,王问:“此衣去钱若干?” 予实告以二千四百。 王曰:“买衣一件,耗去十日口粮。汝不见我身常着青布马褂耶?以后不可如此。” 又一日王至帐外,见有白菜边叶抛掷于地,饬予拾起洗净,谕令“加盐腌食,其味甚佳,何必暴殄?汝不忆在贼营食草根树皮时耶?以后百物须当爱惜。 又一日米饭将熟,王过帐外,闻之其香,命予开锅,问米数多寡?予对以十斤。 王顾从者曰:“取我饭来。" 有一人在后,手提竹盒一个,内装锡水碗四,菜仅两荤两素,饭则小米粥一盂,面馒头数枚,指予看曰:“我之享用如此,汝辈何必重价买此大米?嗣后为人学我省俭,切不可忘。“

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此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