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王思祺
打开家里的米桶,有时会发现米里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黑色小虫子。不少人会纳闷,明明米桶盖得牢牢的,这些米虫到底是从哪儿来的?长了虫子的米还能不能吃?有没有什么方法能防止大米长虫呢?
1
长了虫的大米可以吃吗?
大米里的虫子一般指米虫,米虫学名为米象。它们的口器像大象的鼻子,用来挖掘和吸食谷物,因为繁殖速度快,是谷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尖尖嘴六条腿,光吃粮食不喝水”,说的就是米虫。
米虫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在稻谷生长过程中,成年的米虫会咬开稻谷,然后把卵产在尚在发育的米粒中,最后再吐出分泌物堵上孔洞,保证了卵的安全。米虫很小,成虫大概有3毫米,卵的长度通常只有0.6毫米,通常情况下,我们很难看出米粒中被注入虫卵。
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虫卵会发育成幼虫。幼虫期会持续一个月左右,它们会在米粒内部不断啃食。幼虫化蛹后会继续生活在米粒中,约一周左右会羽化成虫。米虫可以飞行,一旦一袋米生了虫,周边的其他大米可能也很快会遭殃,因此一旦发现家里的大米生虫,一定要及时处理。
生了米虫的大米还能吃吗?米虫不管是幼虫还是成虫,看着恶心,但实际上本身是无毒的,不会传染疾病,也不会对我们造成叮咬或者寄生等问题。通过高温加热,米中隐藏的虫卵也会被杀死,所以不用过于担心。被米虫吃过的米粒表面会呈现灰粉状碎屑和白道沟纹。如果米虫数量很少,只要多次清洗,洗去米虫和淘洗时飘在水上面的大米,剩下的部分还是可以安全食用的。但如果大米碎屑化严重,就不要再食用了。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大米在储存过程中发生了霉变或产生了异味,一定不能再食用。因为霉变的大米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2
米虫是从哪里来的?
明明买回来的大米看着干干净净,这些虫子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从大米的生长、加工再到储藏,每个环节都可能藏有它的身影。
先说生长环节,大米在生长时就可能有虫卵出现,在收割和加工的过程中这些虫卵也难以去除,也就是说,大米收割前就可能被米虫寄生了。
而在加工过程中,加工厂每天会加工大量的大米,传送带、仓库等地方难免会残留虫卵,一些原本没有虫卵附着的米粒,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可能粘上虫卵。
最后是储藏环境的问题,家里装米的桶或者袋子一般都是常年循环使用的,里面可能隐藏着之前大米中的虫卵,只是一直没有被发现,也没有经过及时的清理,遇到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就可能孵化生虫。处于湿度70%、气温30℃的条件下,米虫仅需 26天就能完成一个生命周期。
即使装米的桶或袋子都是新的,但如果存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时间久了也可能生成虫卵。
3如何防治米里的虫?
家中存放的粮食招虫,多半是因为储存方法不当。仓储害虫喜欢阴湿环境,因此储粮方法要反其道而行之,最好在干燥、密封环境下。可以在粮食旁放置吸潮材料,保证粮食干燥。除此以外,一些物质的特殊气味也有驱虫的效果,如大蒜、花椒等,与粮食混放有一定的驱虫效果。
如果大米已被少量害虫侵害,可以铺在太阳下晾晒,仓储害虫大多畏光,阳光中的紫外线也能杀死虫卵。但如果虫害已经很严重,大米、面粉已经结块、霉变,还是建议丢弃处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叶海燕 综合信网、博物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