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野外,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不仅美化了环境、净化了空气,还为农民带来了诸多益处。例如,香椿、蒲公英、马齿苋、益母草和马兰头等,有的可作为野菜食用,有的则可用作中药材治病,还有一些被农民拿到集市上出售以换取收入。

然而,由于野生植物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除了少数几种广为人知外,大多数并不被人们所熟悉。因此,了解这些野生植物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以便能够更好地利用它们的价值。

本期将介绍一种常见的野草——萹蓄。


尽管它的名字听起来很陌生,但实际上这种植物在我国农村地区非常普遍,常见于田边、路边和沟边。

萹蓄属于蓼科蓼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与其他同科植物不同,它通常呈平卧生长,高度在10到40厘米之间,其茎节明显,形似竹子,因此民间也称之为“萹竹”。

萹蓄在农村地区十分常见,但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它的实际价值很高。过去,人们常常将其割来喂猪或当作田间杂草除掉。


那么,萹蓄究竟有哪些价值呢?

首先,萹蓄是一种优质的饲料。尽管其外观与竹子相似,但它的茎柔软多汁,营养丰富,适合作为牛、羊、猪、兔等动物的饲料。

其次,萹蓄也是一种传统野菜。据《尔雅》记载:“竹,萹蓄。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旁,可食,又杀虫。”这表明萹蓄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此外,《图经本草》中也有关于萹蓄的描述:“萹畜,亦名蓄竹,生东莱山谷。今在处有之。”

最后,萹蓄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萹蓄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

综上所述,萹蓄不仅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还具有饲用、食用和药用等多种价值。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对这种植物的认识和利用。


萹蓄在春季生长于道路旁,其幼苗类似瞿麦,叶片细小呈绿色,茎部赤红如钗股,节间开出微青黄色的小花,根部形似蒿根,通常在四月和五月采摘幼苗,并阴干保存。

由此可见,古代人们常常采集萹蓄的幼苗或嫩茎叶作为食材。现代研究也表明,萹蓄不仅可食用,且是一种优质的野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及钾、钙、镁等矿物质,其中钙含量尤为丰富,与牛奶相当,因此如今被视为高钙蔬菜。


此外,萹蓄也是我国传统药材之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有记载:“(萹蓄)味苦平。主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生山谷。”具体而言,萹蓄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去火、利尿通便、杀菌驱虫的功效。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这种看似普通的小草有了新的认识。在我国民间,萹蓄一直被广泛使用。例如,河南、四川、浙江、山东、吉林、河北等地的农民常将其作为药材使用;而在西南部分地区,老一辈农民会在三四月份采摘萹蓄的幼苗及嫩茎叶作为野菜食用。


萹蓄在我国分布广泛,野生资源丰富,若能合理开发利用,或许能为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各位读者,你们对萹蓄有何了解?欢迎留言交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