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995字 | 阅读需7分钟
汉语以简洁而深邃的意蕴独树一帜,这种独特性在中国地名中得到充分的彰显。
“关山”让人联想战事,“阳关”引发离别之思,“江南”绽放似锦繁花,“塞北”敞开苍茫天地……
“朔方”一词,在汉语中也别具意味。它既是历史上的政区名称,更是一个诗意空间,一个文化符号,一种精神象征。
▲敦煌阳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千两百多年前,安史之乱的爆发让大唐的辉煌盛世戛然而止。风雨飘摇之际,一支名为“朔方军”的英勇之师挺身而出,走到了历史的前台,与大唐的命运紧密相连。
随着唐军平叛成功,国家转危为安,“朔方”一词也逐渐凝聚成了各民族忠心报国的意志,成为了象征忠勇团结的精神旗帜。
01 朔方:诗意中凋而复苏的北方
先秦时期,“朔方”仅泛指北方。《诗经·出车》中有“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朔”字之所以与“北”同义,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朔”为结束、凋敝之意,北方是万物凋敝之地(《尔雅注疏》:“朔,尽也。北方万物尽,故言朔也。”)。
另有说法认为,这是从“朔”的初始、复苏之意衍生而来。每月初一为万物复苏的开始,故称“朔方”(《释名》:“朔,苏也。月死复苏生也。”)。
▲北方的冬天,白雪覆盖着山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同样一字,两般释义,一为终结凋敝,一为起始复苏,看似南辕北辙,实则对立统一。
在中国传统辩证思维中,日中则昃(zè),月满则亏。六十四卦的倒数第二卦“既济”代表完成,而倒数第一卦“未济”却表示未完成,于是周而复始,循环不休。
终结即是起始,凋敝孕育复苏。有了这两种意境,“朔方”便从空间概念延展成文化符号。
早期诗人笔下的“朔方”,往往隐喻离别之情、从军之志。随着唐代国势日盛以后,又衍生出了开疆拓土的豪情。
唐玄宗在《平胡》中抒发:“雾扫清玄塞,云开静朔方。”吕温在《奉送范司空赴朔方》中写道:“山横旧秦塞,河绕古灵州。”
▲宁夏吴忠青铜峡黄河“几”字湾及中华黄河坛景区航拍风光。(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此时的朔方,在地理范围上已日渐缩小,仅指现在的宁夏地区,但其文化内涵却在不断扩展。
而这种文化象征的源头,可以追溯至一支驻扎在宁夏的军队——朔方军。
就如“朔”字所蕴含的凋敝与复苏的双重含义,朔方军也在唐朝危难之际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
杜甫在其诗中所言“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太子入朔方,至尊狩梁益”,描绘的正是这段历史。
02 朔方军:力挽狂澜的英勇边军
朔方军是唐朝在西北地区部署的一支重要军队,其成立初衷是为了防御和讨伐突厥的侵袭。
唐开元九年(721年),置朔方军节度使,治灵州,领属范围西起贺兰山,东至黄河,北抵阴山,南到宁夏中卫至陕西绥德一线。
▲唐朝时期朔方节度使“屯所”在灵州。(图片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节度使,是唐朝为了有效治理辽阔疆域而设立的职位。唐玄宗时期,全国有十大节度使,其中军事力量最为雄厚的当属两支:一支是以范阳为中心的东北军事集团,节度使为安禄山;另一支则是以朔方(灵州)为中心的西北军事集团,节度使为郭子仪。
▲郭子仪画像。
郭子仪最初靠“武举”从军,起于草莽,在军中摸爬滚打几十年,直到在安史之乱爆发前一个月,他才升至朔方节度使右厢兵马使。
当时,郭子仪已经五十八岁,如果没有这场动乱,他可能不久就会退休。
然而,天宝十四年(755年)年末,安史之乱的爆发改变了一切。唐玄宗仓皇离开长安,逃往蜀郡(今四川西部)。
▲《明皇幸蜀图》(局部),描绘了唐玄宗逃往四川的情景,传为唐代山水画家李思训(一说李昭道)创作,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逃亡的过程中,太子李亨于马嵬驿(今陕西兴平一带)在百姓和随行的乡绅以及建宁王李倓劝说下决定不继续南下,而是准备集结朔方军,并召回郭子仪、李光弼东征,以收复两京(长安和洛阳)。
当时经过灵宝之战后,唐朝只剩下朔方军这一支完整的部队,总人数约6.4万人,不足安禄山叛军的三成。但得益于宁夏丰富的战马资源,朔方军骑兵纵横,以一当十。
▲安史之乱地图。(图片来源:凤凰网)
有了这个底气,太子李亨在今宁夏灵武被拥称帝,史称唐肃宗。彼时,郭子仪率五万人马也抵达了灵武,这支强大的军队让人们看到了复兴的希望(“灵武军威始盛,人有兴复之望矣”)。
郭子仪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副元帅”,成为唐军平叛的实际最高统帅。
郭子仪以务实的态度处理军事军务,事必躬亲,对作战的地理形势进行实地考察,对山川险易、行军路线、井泉溪流等了如指掌。
此外,郭子仪还严格监督逻卫侦查、军士操练、屯垦耕种、营垒修缮和器械保养等军务。
这种接近现代军事理念的治军方法让朔方军战斗力极强,战无不胜。
三年内,郭子仪就先后打败安禄山的将领薛忠义、崔乾佑,并直接击溃史思明、安庆绪,歼敌十余万,对平定安史之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望贤迎驾图》,南宋佚名绘。此图描绘的是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李亨在陕西咸阳望贤驿,迎接由四川归来的太上皇李隆基的场面。(图片来源:凤凰网)
757年,郭子仪率朔方军联合回纥军及西域军共计15万人兵临长安,与叛军在长安城香积寺附近激战,最终叛军崩溃,逃出长安。
虽然安史之乱直到6年后才完全平定,但郭子仪与朔方军收复长安的意义重大,因而说他们救大唐于危亡之中,也绝非溢美之词。
03 在此方:胡汉交融生生不息
传统史学常有一错误观点,认为安史之乱是一场北方少数族群发动的叛乱,并推导出大唐的衰落与唐玄宗“诸道节度尽用胡人”相关。
但事实上,安禄山、史思明虽是胡人,其阵营中却以汉人为主,倒是郭子仪统领平叛的朔方军多为胡兵蕃将。
▲影视剧中的安禄山形象。
现在的宁夏地区,当年作为朔方节度使的辖地,历史上一直是多民族交汇的活跃地带。
在唐朝早期,这里活跃着突厥、铁勒(包括回纥、薛延陀等)、粟特、吐谷浑和党项等多个族群,其中大多数为游牧民族。
唐朝建立后,对骑兵建设极为重视,在西北广设监牧以放养战马,而宁夏地区悍勇的游牧士兵自然成为朔方军的主要招募对象,最终形成了这支由多民族组成的强悍的边防军。
面对这样一支部队,统帅不仅需要军事谋略,更需具备出色的管理协调能力。
郭子仪作为长期镇抚边疆的军政长官,对游牧民族的特性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治军策略是刚柔并济,严于军事训练,宽于军队治理,并广施恩义,诚信以待。
▲描绘郭子仪单骑退回纥的《免胄图》(局部)。
对于胡人将领,郭子仪给予他们较大的指挥自由,充分发挥其军事才能,这使得朔方军中涌现出许多少数民族名将,如仆固部酋长仆固怀恩、浑部酋长浑释之和浑瑊父子、突厥人白元光等。
故而,陈寅恪先生在《论唐代之蕃将与府兵》一文中说道:“唐平安史之乱,其主力为朔方军,而朔方军实以胡人部落蕃将为其主要成分者。”
大唐从北朝走来,李氏宗族是隋朝的皇亲,和西魏、北周的皇室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唐初几位皇后都出身鲜卑族。因此,唐朝皇室并未将少数民族视为“非我族类”,而少数民族也普遍认同大唐的统治。正如《资治通鉴》所载:
“四夷君长诣阙请上为天可汗,上曰:‘我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称万岁。是后以玺书赐西北君长,皆称天可汗”。
以都城长安为例,唐玄宗时期,城中人口约百万,其中少数民族就有8万多人,占比接近十分之一。开放包容与文化自信,铸就了大唐的辉煌盛世。
▲电影《妖猫传》中展现的盛世唐朝。
中国人多有盛唐情结,长安火树银花,洛阳软红十丈,令人无限神往。繁花似锦是果而非因,开放包容、胡汉交融、多元一体才是这个中国历史上强盛王朝的文化根基。毫无疑问,朔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