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感动大唐”的忠义楷模,朱泚竟然走上叛逆之路,实在让人搞不清楚他的面孔哪一张才是真的。



773年(大历八年),唐代宗被一条消息惊得差点找不到北:幽州节度使朱泚派弟弟朱滔率领五千精兵奔赴泾州,协助朝廷的“防秋”工作。

安史之乱后,大唐的实力一落千丈,吐蕃人趁火打劫,从青藏高原一路东进,足迹一度踏进了长安。秋收季节,正是这伙强盗打谷草的好时节,逼得朝廷不得不在北线派兵驻防,这就是所谓的“防秋”。

本来这项工作也不需要皇帝操心,大唐雄兵百万,有的是兵马。可惜的是,这些兵马大多都在藩镇,中央军就剩一个“豆腐渣”似的神策军,而藩镇兵大爷们不拿皇帝当干部,早就听宣不听调了。可怜唐代宗每到入秋就头疼,恨不能给兵哥哥们磕一个。

谁曾想,今年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朱泚竟然发出感人肺腑的吼声:忠于朝廷忠于唐,甘洒热血为我皇!



顶着满天下惊诧的目光,幽州大军真的奉命勤王了。

唐代宗感动得眼泪哗哗的,这年头没个靠得住的,连李光弼、仆固怀恩都往朕的脸上扔臭鞋垫了,谁能想到,跟朝廷毫无“血缘”的朱泚居然是个忠义之士。

没错,朱泚是个“地产品牌”,朱家几代人都生活在幽州,服务于幽州藩镇,从没得到过朝廷一丝阳光的普照。按理来说,他应该是最坚定的“割据派”,何况作为河朔三镇之一的幽州原本就是朝廷的眼中钉。

唐代宗擦干眼泪,用颤抖的手写下了一道嘉奖诏书,广布天下,并下旨加封朱泚为检校户部尚书。

朱泚受宠若惊:这话怎么说的?忠心难道不是为臣的本分吗?陛下您如此恩遇,让臣无地自容啊。啥也别说了,陛下,臣恳求入朝觐见陛下。



唐代宗又被惊得浑身哆嗦,把眼睛擦了好几遍才确认无误:天呐,朕的命怎么这么好?老李家祖坟上诈尸啦?

大臣入朝觐见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至于这么激动吗?

当然至于,因为藩镇兵大爷们自认“土皇帝”,跟唐代宗仅差一根头发丝的高度,你让我朝拜你?我还想让你朝拜我呢。所以,以河朔三镇为首,藩镇节度使们从来不入朝。

朱泚竟然肯“自降身价”,同时冒着被朝廷扣留的危险入朝,这是何等纯粹的忠心呐!唐代宗又擦了一把眼泪:赶紧给朱爱卿修一座大宅子,不能委屈了他。泚,朕在长安等着你……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朱泚演过头了,准备看他如何收场时,朱泚竟然真的上路了。

藩镇节度使们目瞪口呆:小朱被一纸奖状烧昏头啦?长安就是虎穴,进得去哪有出得来的道理?虚荣害死人呐!



唐代宗正在眼泪八叉地翘首以盼,突然传来消息:朱泚病倒在路途了,恐怕来不了了。

噢……人们都明白了,朱泚你真是个戏精,路上晃荡一圈,名利双收,还是你小子厉害。唐代宗的眼泪立刻有了别样滋味:敢情我这是自作多情了。

就在所有人射出鄙视的眼神时,朱泚突然对身边的人发了狠:我就是死了,你们也要把我的尸首抬到长安,谁也不许劝!

这戏是不是演岔劈了?天下人都看不懂了,于是所有人都堵在长安城外,就为第一时间见证谜底。

当朱泚真的出现在长安时,天下震惊:哇塞,咱大唐真的出现了一个足金的大忠臣,时代的楷模,特级保护动物,快来看呐……



就在朱泚被“感动大唐年度人物”的光环照得晕晕乎乎的时候,厄运突然从头而降,他回不去了。

真的如人所料,唐代宗玩阴的扣留了朱泚?还真不是,问题竟然出在幽州内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