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第383期 美术聚焦


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第三组)现场


刘万鸣(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作为集结全国优秀创作者的广阔平台,其初心在于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提供一个展示创作、交流思想的机会。因此,在评审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局限于画院自身的范畴,而应当将目光投向全国乃至全球的艺术领域,确保整个过程的公平性和包容性。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需要更加冷静地思考画院建设、创作以及人才培养的新方式。画院、艺术院校等艺术机构应当紧跟时代潮流,勇于创新和发展,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路径。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和拥抱新时代,深入洞察其内在规律与特点,我们的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才能更加贴近时代脉搏,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为中国的艺术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董雷(中国国家画院办公室主任、座谈会第三组主持人):第三组的参会嘉宾涵盖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十余所知名院校的领导和知名艺术家。座谈会上,大家聚焦于画院系统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与路径探索,以及如何创新性地推进院校之间的共建与合作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且热烈的讨论。结合中国国家画院明年的创研项目,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了新时代中国国家画院的独特品质与使命,即坚守初心、积极搭建平台、打开院门、打破围墙,广泛团结美术家力量,共同为国家的美术事业服务。各位领导与专家在座谈会上达成共识,一致认为此次会议的举办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国家画院的责任与担当。


田忠利(北京印刷学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在品格立院方面的不懈努力,以及陆续开展的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活动,已经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与广泛赞誉。高校作为知识创新与艺术发展的摇篮,强调学科建设与交叉融合,致力于知识的创造与艺术的创新性发展。而画院则以其独特的实践导向和社会责任感,在艺术实践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展望未来,画院与高校之间可以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双方可以探索建立长期的共建机制,为艺术学子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成长空间。特别是在中国国家画院层面,可以进一步拓展教育形式,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艺术人才。


蔡拥华(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重要性愈发显著。中国国家画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致力于在新时代美术创作中攀登历史、艺术和精神的新高峰。在面向社会的艺术创作人才培养方面,画院的高研班教学尤为关键。教学应注重对中国画本体的深入认识,从方法论上正本清源,引导学员真正理解画谱的精髓与内涵,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技法模仿。同时,要着力打造从文学意境到国画造境的深度链接,培养学员在创作中融会贯通、自成一体的能力。此外,画院与高校之间的联动在人才培养上具有巨大的潜力与空间,双方应携手探索新模式,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现状,共同开创美术教育与创作的新篇章。


王朝刚(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艺术院校与画院都为中国美术的发展和文化艺术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艺术院校首要任务是出人才,其次出作品,注重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画院则更多地在创作上出作品,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在人才队伍上依靠向全社会遴选专业拔尖的青年艺术家加入。尽管两者在人才培养和创作上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弥补、相互支持。艺术院校拥有完善的教学体系和研究机制,而画院则在创作实践和行业关联上有独特优势。通过两者的合作,艺术院校可以借鉴画院的创作经验和实践成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画院也可以借助艺术院校的教学资源,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艺术现场、社会现场和文化现场都在不断变化。因此,艺术教育和创作实践也需要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和前沿性。艺术院校和画院都应该关注和顺应时代的变化。


岳黔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原党总支书记兼院长):青年画家在读博期间,常常因繁重的论文和课题压力,而难以充分提升创作能力。鉴于此,建议画院为这些青年才俊提供重返校园、继续深造的机会,通过进修课程或高研班等形式,帮助他们弥补在专业实践上的不足,进一步激发和挖掘他们的创作潜能。同时,画院在面向社会招生、培养人才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并逐渐建立起一套相对规范的培养体系。然而,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艺术发展的需要,我们仍需对这一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可以着手实现招生的分层次管理,使教育更加系统化,组织性更强。这样不仅能够满足不同水平学员的学习需求,也有助于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此外,针对画院高研班的教学要与高校加强合作。


许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原副院长):画院所提供的丰富资源和优越环境,对于孕育美术精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画院与高校虽然各具特色,难以完全融合,但二者在培养艺术人才方面有着共同的使命。将高校的教学资源与画院的实践平台相结合,尤其是通过参与主题性美术创作,无疑是培养杰出艺术人才的有效途径。中国国家画院的高研班及一系列教学培训活动,生动展现了学生们主动求知、积极创作的热情。这种学习模式与院校中传统的被动灌输式教学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强调了实践与创新的重要性。画院不仅为学员提供了专业的指导,还为他们搭建了展示才华、实现梦想的舞台。在新时代背景下,探索画院与高校的深度融合,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点,成为推动美术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黄华三(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创新性育人及协同性育人是当前艺术教育的重要方向。针对中国国家画院与高校等机构如何协同育人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搭建平台,加强引导,明确创作方向,强化青年人的使命担当,将人才培养与艺术创新相结合,推动中外美术交流向纵深发展。其次,人才培养应立足前沿、扎根人民。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我们不仅要追求形式上的创新,更要注重思维和实践上的创新。美术教育可以投入乡村振兴、艺术乡建等实际工作中,同时也可以参与到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项目中,以提升创作技艺和理论研究能力。


于洋(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在人才培养方面,美院、研究院、画院各有使命和优长。相对而言,画院的培养方式更为灵活高效。画院与高校在科研创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空间广阔。画院通过高研班、访学班等形式,可为画家提供专业和精准的教学。作为国家级美术创作和人才培养高地,中国国家画院应整合资源、引领方向,打造全国画院系统创作、研究、传播的平台,为新时代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朱春林(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副院长):画院画家的作品应富有时代性、思想性和深刻性,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并体现人性光辉。在人才培养方面,画院画家不应局限于个人创作,而应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的人才培养中,如担任学校导师,为年轻人才提供指导。绘画的感觉对于画家而言至关重要,若无法充分展现画家的才华和创作能力,就很难产生一流的作品。因此,画院需要积极思考和探索如何在人才培养上取得突破,真正引导时代创作的方向,创作出符合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


陆学东(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队文化工作系主任):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与画院可探索深度合作,实现资源与价值共享。以师资共享为基石,邀请画院名师指导学员,同时军队画家参与画院教学,促进双方学习与灵感碰撞。以文化互动为桥梁,学院文化节邀请画院老师参展,学生得以近距离学习。聘请专家为艺术指导,颁发证书以表敬意。此合作模式旨在加强军队与地方文化沟通,推动联合文化发展,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共同提升艺术创作与教育水平,为文化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


王海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近期组织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如刘开渠、蒋兆和的作品捐赠收藏和国之颂大展,以及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等,这些活动对美术创作与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座谈会上,我思考了画院名师大家资源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优秀的画家也是优秀的老师,他们的艺术活动、经典作品和艺术研究,不仅推动了画院的人才培养,还对社会上的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支撑。画院中名师辈出,如叶浅予、齐白石、周思聪等,他们的作品和理念为中国画人才培养与更新提供了丰富经验。此外,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名师名家工作室系列大作品的绘制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这些项目制的管理方式,通过全程创作引领美术创作活动,包括选题申报、素材搜集、草图绘制、创作实践以及展览展评等,塑造和引领了美术创作的创新实践。当前,刘万鸣院长提出经典引领、品格立院的办院理念,进一步丰富了绘画领域人才培养的模式,为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刘明波(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在新时代背景下,知识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人才培养和画院与高校合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课程体系,以适应新时代对新图像的要求。画院与高校的合作意义重大,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学科前沿发展。目前,山东师范大学与中国国家画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旨在加强人才培养和艺术创作,这对实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创作三位一体,保持中国画民族性,与时代同步发展等至关重要。


刘兆武(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就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模式我提出几点看法:首先,画院与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应共同担负责任,关注高质量艺术人才的培养。其次,双方应互相合作,高校可借助画院的创作经验提升教育质量,高校可以为画院提供学术支持和输送新鲜血液。最后,建议双方共建平台,通过项目合作实现人才培养和完成创作任务的共同目标。期待未来画院与艺术高校形成合力,推动艺术创作与人才培养的融合发展。


邹峰(北京工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画院作为艺术创作与实践的殿堂,汇聚了众多顶尖艺术家与机构。画院艺术家作为专业群体,不仅要在技法上精益求精,更要在学术研究上引领潮流,成为艺术圈的风向标。同时,我们更应关注艺术家的艺术风格、思想和修为。画院的人才培养应差异化、特色化,避免与高校趋同。应深入挖掘和传承各代各画派的艺术资源和人文精神,使之成为画院宝贵的财富。画院应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加强人才培养和艺术实践,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优秀作品。


张见(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院长):刘万鸣院长明确指出,中国国家画院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创作平台,强调美术创作需要艺术家投入真挚的情感,这一观点让我深有同感。在美术创作人才培养的广阔领域中,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各自的重要作用,并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画院在选拔人才时,应当秉持开放包容的精神,不拘一格地吸纳各类优秀人才。无论是拥有高学历的专业人才,还是在非学历教育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都应该得到平等的机会和公正的评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李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要致力于非创作型人才的培养,与中国国家画院密切合作后,我们共同培养了一批人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拥有强大的美术史研究团队,能提升学生的美术史素养,拓宽文化视野,并汇聚了历史、哲学等领域的知名学者,为艺术教育提供独特资源。我们正引进国际师资,推进教育国际化。我们期待与中国国家画院深化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人才,并探索博士后联合培养新模式。


王颖生(中央美术学院修复学院院长):在新时代,创作与人才培养的议题显得尤为重要。若能通过广泛讨论,吸纳各方建议,形成有效的规制,无疑将对人才培养和艺术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在人才培养方面,高等院校和画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画院在艺术创作和展览组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组织更加宽松、自由的展览,打破传统展览的限制,让更多优秀的作品得以展现。同时,画院还可以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推动中国艺术走向国际舞台,进行深度的文化交流。同时,中国国家画院也应该与高等院校等其他艺术机构形成互补关系,共同推动艺术事业的发展。


崔进(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常务副院长):学院与画院在人才培养上各有特色,学院侧重学科精神与文化传承,画院则强调艺术家的社会洞察力与美育直觉,作品风格成熟且内涵深刻。然而,画院招聘时过分看重全国美展获奖与学历,可能忽视真正有艺术天分的艺术家。因此,画院应更关注艺术家的思想与绘画风格的成熟度。同时,结合学院与画院教育,学生虽了解传统知识,但在描绘当代社会时往往力不从心,缺乏对社会的深入关注与真实感受。因此,应加强思考能力与精神深度的锻炼,让学生真正关注社会,拥有真实感受,使绘画作品达到新高度。


李传真(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对新时代画院创作和人才培养,我建议建构多元跨界交流平台,通过艺术对话会、专家讲座和联合采风实践,拓宽年轻艺术家的视野,夯实技艺。同时,打造成长阶梯,举办院内跨界创作交流展,建立院外交流合作机制,鼓励青年艺术家投身创作实践,健全奖励机制,激发其创作热情。美术创作还可以学习并利用AI技术,将其作为中国画创新的重要工具。


刘西洁(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美术工作者应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投身于美术创作与人才培养。当前艺术招生选拔趋向行政化和单一化,忽视了艺术人才的特殊性;我们应重视发现和培养真正有天分的学生,确保艺术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中国国家画院应发挥其引领作用,服务于国家文化系统,引导艺术创作与人才培养,提升整体文明程度和文化高度。我们应关注年轻人的活力,共同推动艺术形态的繁荣发展。


郝孝飞(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画院与学院紧密相连,共担人才培养与创作重任。面对艺考改革与选拔机制变化带来的挑战,需加强画院与学院的联动,促进招生、就业与创作互动。当前评选机制下,需深刻反思并加强自省。真正的专业发展离不开自省力,需不断反思、调整与改进,中国绘画未来需共同关注与努力,才能展现璀璨光芒。此次会议提供了集思广益的平台,共商应对策略,为推动中国绘画发展贡献力量。


刘海勇(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处长):画院和美院都是国家美术人才培养和创作的重要平台,画院和美院要打破“围墙”,培养具有全面技艺和理论素养的高水平的创作型人才,教育应超越知识传授,成为智慧的交汇点。面对视野、技艺和理论的挑战,我认为要交融文明精粹,重塑经典之学,整合师资,提升教育质量。同时,通过战略合作,画院和美院共享资源,联合培养青年人才,共同申报国家科研课题,拓展艺术传播新视野,共同推进画院与美院的高质量发展。


王兴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围绕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我建议:首先,我们应共建院校系列展览,打造主题性创作品牌,如重大题材或写意画、工笔画等专题品牌。其次,深入生活,共建国家级写生基地,举办系列性、主题性展览,促进艺术实践与交流。再次,画院应成为集创作、研究、鉴定为一体的学术机构,建立高端人才培养机制,并办好学术刊物。最后,实施协同育人策略,互聘名家名师,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创作质量,共同推进艺术教育发展。


林涛(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关于艺术创作中画院与高校共建合作与发展的路径,我提议,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利用画院平台加强与各院校的紧密联系。建议在适当的时机,让画院与学院的作品在高校中展示,以此激励学生,同时职业艺术家也能从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中获得启发。期望此类活动能持续举办,促进艺术创作与人才培养的共同发展。


许敦平(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画院与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有很大的差异,高校人才培养涵盖本科、研究生、博士等各层次学生,画院主要是培养高水平高层次人才,更强调学习的自觉性,画院与人才的双向选择度较高,有利于精准培养。画院在组织主题性美术创作上有优势,但也需警惕年轻画家陷入舒适区。组织参与国家艺术基金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为艺术家个人修养提供了广阔空间。画院的学术引领和全国性巡展,以展带练,促进了人才的发现与成长。


杨东谕(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2014年,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正式成立,目前拥有音乐、书法和绘画三个本科招生方向。近年来,学院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生源质量下降的挑战。因此,我们将依托国家高端智库平台,面向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培养他们成为中国画的传播者和交流者,同时提升学院的招生率和就业率。我们期待与画院合作,共编学术期刊,推动中国画的国际传播。,检阅创作水平,发挥原创性与艺术性。提高作品质量的关键在于优秀的创作队伍与人才队伍建设,各省市画院应坚守自身与地域特色。好作品的标准不仅在于主题内容,更在于思想精深与形式创新,融入个人情感。中国国家画院作为艺术创作的大平台与行业倡导者,树立了良好的时代榜样,起到了引领作用,未来,各画院及美术院校应继续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中国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编辑 | 黄家馨

制作 | 魏 伟

校对 | 蔡培新

初审 | 李振伟

复审 | 冯知军

终审 | 金 新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