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之一。陶器的发明创造、传承演变与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息息相关,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对于黄碧村来说,这个因制陶而兴的村,让人们看到了陶器的发展过程,以及陶器对黄碧村村民,乃至对缙云、丽水人们的影响。



黄碧村的制陶,通常称为缸窑货,它包括了缸、盆、罐、瓮等各类。缸窑村曾是黄碧村村的一个自然村,以往,去到缸窑村往往能看到这样的景象:技工师傅们弯着腰,布满老茧的双手捏着有韧性的粘泥,纯熟地旋转着加工陶噐的转盘,一圈圈的加高,不断地成型,周围是窑尾冉冉腾升的烟雾和堆积如山的缸、瓮、瓶、罐的残片。当谈及黄碧村的制陶史,可用“源远流长”来形容。据黄碧村村徐氏家谱记载,徐氏是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之间)由仙居迁入黄碧村,为了生计,他们引入了制陶技术,开始在新的地方,着手开拓最拿手的技艺,算来也有五百年的历史了。



宋应星曾在《天工开物》中描述陶器是“水火既济而土合”,这是对陶器工艺基础的高度概括。制陶,虽然算不上高精的技术含量,却也是一点也不能含糊。制陶要经历数十道工序,选泥、挖泥、运泥、风化、练泥、配泥、制陶、凉坯、制纹、上釉、阴干、装窑、烧窑、火候、控温、出窑等,程序复杂,必须做到每个环节不出一丝差错,才能生产出一个合格的产品。其中,烧窑技术决定了陶器烧制的成败。而烧窑的关键点是控温,即俗称的火候,这也是制陶工艺中的技术结晶,师傅要从火焰、陶器的颜色,来判断温度的调整:低了,陶器不出釉色,硬度亦达不到指标。温度高了,陶器易变形开裂,导致产品报废,前功尽弃。因此烧窑师傅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极强的责任心,方是一个合格的烧窑工。





有制陶产业,就有经营买卖。制陶业及经营文化,是推动黄碧村走向文明的动力之一。传统的陶器买卖大多数是零售,完全是依靠人力,是挑着担走街穿巷的劳力活。几十年前,黄碧村人的身影出现在周边的每一个县、村的角角落落,仙居、丽水、青田、云和、松阳、遂昌等地都有黄碧村人销售陶器的踪迹。不管寒冬腊月,还是烈日炎炎,他们走遍千山万水,克服千难万苦,亲手把一件件陶制品安然地送到客户手中。在卖陶过程中,黄碧村人还发明了一种特殊的语言,即只在内部能听懂的流通“暗语”。如:“小流丁”表示1,“双花”表示2,“桃园”表示3,“桌脚”表示4,“起手”表示5等……



翻开黄碧村经营陶器的历史,就是中国近现代奋斗史的缩影。黄碧村的缸窑文化折射出两股力量,成为黄碧村人数百年来取之不尽的源泉与动力:一股是经营理念,自小就培养的经销思维,渗透在黄碧村人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一股是打小就养成的克苦耐劳精神,这种坚忍刚毅的性格已然融入到黄碧村人的血液里。正因这两股精神力量的长期滋养,黄碧村历代名人辈出。如今,即使黄碧村的陶器产业已成往事,但曾经的制陶文化和由此造就的经营理念,仍深深扎根在黄碧村人的心底,后世代代相传,不断造就黄碧村的繁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