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乾隆是出名的喜欢到处跑的皇帝。有学者统计,他在位六十年,或远或近的出巡都算上,有一百五十次之多。但如果把中国和欧洲的帝王出门在外的时间来个混合排名,乾隆的名次,却不会很靠前。因为欧洲尤其是中世纪早期的国王,很多实在太喜欢生活在路上了,这是任何中国皇帝都做不到的。



△乾隆画像。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为什么会这样,有两点原因特别重要。

第一,欧洲土地分散在很多世袭的贵族手里,国王平时根本管不了那些地方的事。如果不是时不时跑过去视察一下,也许人们根本就忘掉了,国王才是这里的统治者。

第二,那时欧洲的交通状况真的很糟糕,而且几乎没有货币,如果国王跟这些地方征收各种物资的话,那物流成本会非常可怕。相反,如果是国王陛下带着他的贴身侍从跑到各个庄园去,一个一个吃过来,反而比较省钱。

反过来,由此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中国皇帝特别多“宅男”。有了郡县制这个伟大发明,各地官员由中央任命,过一段时间就会工作调动去别的地方,而且干得不好就会被降级甚至撤职,至于想世袭?门儿都没有!中国的皇帝没事就跑到地方上去刷存在感的必要性,就大为降低了。

至于省钱这点,更是完全反过来了。皇帝出巡,随行的不是几十个扈从,而是一个由大批政府官员和后宫嫔妃组成的庞大而矫情的旅行团,比较起来,中世纪欧洲的国王出门,根本就是说走就走的级别。大家都在要求高规格的待遇,很多人还借机寻找敲诈勒索地方的机会。这是一架巨大的移动碎钞机,相比而言,靠运河把南方的资源运到北方,虽然也不便宜,但还是划算多了。

所以乾隆这不爱着家的特点,就确实显得很个别了。

南巡的钱从哪里来

说到皇帝南巡,《红楼梦》里有一段著名的文字:

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

值得注意的是,曹雪芹描述的,是康熙南巡,乾隆的开销还要高出几个数量级。

乾隆六次南巡究竟耗费了多少白银,无法精确统计。一大原因是,乾隆深知一个好皇帝出巡,应该简朴而高效,不增加地方财政负担,不但不惊扰百姓,还要给大家带去幸福的生活。

乾隆的一举一动,不管实质如何,外面得按照好皇帝的模子来。皇帝是影帝,大小官员混了这么多年,谁还不是老戏骨咋的?所以,官方统计出来的南巡开支,一定要越低越好。

从京城到杭州,往返水路陆路约两千九百公里,要造精美的龙舟,要修整高质量的道路,沿途还有陆续兴建的行宫三十多处。这个开支是明的。

乾隆坚信自己深受百姓爱戴,怎么才能体现这一点呢?当然是要经常出现万民夹道欢迎的景象。所以,各地方官员组织民众,带领大家学习、演练迎送仪式,努力做到精心排练而没有表演的痕迹,所有的举动既要符合规矩,又要生动自然活泼。这类成本该怎么算,就不在账里了。



△乾隆影视剧形象。图片来源:影视剧《延禧攻略》截图

皇帝到哪里之前,一定会指示一切从简,但哪里行宫建得好,哪里接驾仪式搞得到位,哪里献上的礼物得皇帝欢心,主事官员都会立刻得到封赏。所谓金口说不要,但龙体很诚实。

这花的钱是哪里来的?最好的解释,就是盐商捐款报效。

中国历史上,食盐行业是一个神奇的存在。盐业由国家垄断,价格由国家规定,商人拿到经营许可证(术语叫“盐引”)才可以售卖,特定产地的盐,只能到特定地区(术语叫“引岸”)销售……总之,方方面面都在国家的严格管控之下。

好处是盐的价格可以和生产成本脱钩。从盐场几文钱买进的盐,到引岸要卖出几十上百倍的价格。所以盐商就发大财了。

南巡的时候,盐商怎么哄皇帝开心的,在盐商最集中的扬州,真真假假的新闻传得到处都是。比如总商江春和皇帝的关系有多么好,号称是“布衣结交天子”;比如盐商又修了多少园林供皇帝游览;比如瘦西湖边为什么会有一座白塔?就是因为皇帝游湖的时候,说了句这里挺像朕的北海,就是少了一座喇嘛塔,结果盐商连夜就用盐堆了座塔出来。

盐商为什么那么乐意在皇帝身上花钱呢?

一是钱花出去了是拉近自己和皇帝的关系,巩固自己的特权地位。

二是捐款往往没有真捐,其实还是先动用的政府经费,以后盐商再慢慢还,但这事上盐商属拖把的,拖着拖着也就不还了。

三是盐商希望皇帝开恩,把食盐的官方定价,再往上提一提。

这倒算是盐商和皇帝双赢的选择。盐价定得高,商人赚得多,朝廷盐税收入也多,至于老百姓买盐多花了钱,那影帝暂时可以装作不知道。

毕竟,只要不加人头税,就不算违背我大清“永不加赋”的祖训。

“朕知道错了”

第五次南巡的下一年,即乾隆四十六年(1781),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写了一篇《知过论》,就是我知道错了。

他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呢?乾隆说,自古以来,可能造成重大政治灾难的,有强藩,有外患,有权臣,有外戚,有女谒,有宦侍,有奸臣,有佞幸,所有这些,我当皇帝,统统没有。

那么我没错啊。不对,我有错,错在“兴工作”,就是形象工程搞得比较多。明朝把天下搞得太惨了,新王朝新气象,其实形象工程是必须的。以前的朝代搞形象工程,用的都是政府经费,那不好。朕的形象工程,花的都是自己往常省出来的私房钱,普通老百姓没有被折腾,穷人还因此得到了工作,所以,这样的形象工程,真是“我朝之善政家法”。

如此说来我更没错了?不对,我还是有错,错在“心有所萦者,必有所疏忽”,太重视一件事情,反而容易出纰漏。那是我沉醉于赏心悦目的小玩意儿,疏忽了敬天勤民的大职责了吗?怎么可能?我虽然不聪敏,但这种轻重次序,是怎么也不会颠倒的。

那我到底错在哪里呢?是我出巡的时候,各省督抚的沿途接待,真的是好奢侈啊。虽然看到这些,我并不开心,还批评他们,但他们的错毕竟是因为我犯下的,所以我还是错了。

这行文的千回百转一唱三叹,不愧是影帝级别的台词啊。



△乾隆南巡图卷(局部)。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世说到乾隆南巡,有两派截然相反的意见。

有人说他就是为了吃喝玩乐,有人说他其实有复杂深刻的政治用心。

有又怎么样呢?是对江南人士的恩威并举?然而这巧妙的政治手腕,只是使得社会越发僵化窒息,一些被夸大的族群差异,甚至遗祸至今。

是巡视河工?我们已经知道,问题无法解决,这事不论乾隆是否亲自过问,结果也不会有多大的不同。

是了解地方上的吏治民情?然而我们只是看到江浙的官员为皇帝安排了一出又一出民情秀。以乾隆的聪明当然能看穿这些把戏,但他也有更大的聪明并不戳穿。

从这个角度说,《知过论》倒确实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怎么看都完美无缺,怎么看都毫无希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