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口县明通镇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结合本地土壤及气候条件,因地制宜探索中医药振兴发展,通过“市场主体+合作社+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高山药材种植规模化,积极融入“大巴山药谷”高质量发展中来,带动群众持续增收。
8月以来,明通镇通过多次走访调研,请求市林科院专家实地踏勘进行技术指导,引入了2家市场主体,与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农户多方合作,形成联合体,采用“林下套种”的方式,实现了高山药材种植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明通镇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刘鑫摄
龙泉村金字山种植基地主要以重楼、淫羊藿等中药材为主,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昔日杂草丛生的林下空间,新的产业经济正在兴起。目前已栽植第一批重楼中药材种苗20万株,前期整地、种植及后期管护等所有成本预计亩均投入4万元,据测算亩均产出纯利润可达10万元。金字山第二批重楼及淫羊藿在年后开春就进行栽植。
“我已经流转林地150亩,主要种植黄连,试种少量天麻,目前林地整地已完成,第一期黄连种苗100万株在育苗中,明年3月前种植到位,总投入资金85万元左右。”白台村村民曾兴友目前已成为中药材种植大户。
据了解明通镇培育中药材种植大户8户,大塘村杀牛坪、平安村淫羊藿中药材基地各规划种植1000亩,目前种苗育苗中,年后进行移栽。
明通镇积极探索“国储林+中药材”发展模式,药农可以通过流转林地、就近务工、入股分红、订单种植等方式实现增收。
村民胡万祥掰着手指头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国储林项目收储了他家的林地每亩每年租金40元,就近在金字山种植基地务工每天150元,村里的集体经济组织年底还要分红,自己还跟着种了几亩中药材。不用外出打工四处漂泊了,够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支了。”
据介绍,前期基地建设、整地、药材种植为70余户困难群体增收3200多元。
据了解,明通镇将建立中药材清洗池、烘干房、包装间,对中药材进行分拣、清洗、切片、干燥等加工环节,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发展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下一步,明通镇将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将林下中药材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发展,不断拓宽“山绿”与“民富”共赢发展的新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陈代明、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