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今年以来,方城县博望镇突出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立足镇情实际,依托特色资源,以科技为催化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以温室大棚为主的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隆冬季节,走进王张桥村,一座座整齐的温室大棚内一片翠绿,孕育着丰收希望的蕃茄小苗与村民们辛勤忙碌的身影相互交织,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绘成了一幅令人沉醉的冬日“丰”景。在温暖如春的塑料大棚内,党支部书记李海鹏正指导种植户李群友加强管理,一垄垄蕃茄头顶黄花,在舒适的环境里茁壮成长。
“我今年种了2个棚,每棚占地3.4亩,主要种植新品种番茄,还种种少量的西瓜、豆角等。”李群友说:“党支部是俺种菜的好靠山,李书纪(指李海鹏)经常来棚里指导,俺才能年年夺丰收,你看,前几天移栽的蕃茄苗己经开花座果,春节后就能上市。中间要经过吊秧、整枝打叉、控温控湿、浇水追肥、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番茄收获后还能种一茬延秋黄瓜或辣椒,实现两种两收,只要种好管好,一亩收入3万元是十拿九稳,党的政策好,政府很支持,俺农民越干越有劲!”李群友喜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博望镇把日光温室大棚种蔬菜当作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重要抓手,引导支持村级党组织当好科技种菜的好后盾,通过对党员干部的重点培训,从“领头雁”到60%的“两委”干部,都掌握了温室蔬菜管理技术,构筑起“科技型堡垒”,他们像李海鹏一样,在率民致富的道路上起到了很好的“头雁”作用。
用大棚种番茄从种植到管护、采摘都需要大量人力,对于当地村民而言,除了流转土地获取租金外,还可提供了大量且可持续的就业岗位。新鲜的蔬菜不仅丰富了百姓餐桌,也让村民冬闲变冬忙,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
“博望镇是全省一村一品示范镇,特色产业发展迅猛,近两年,我们要求村党支部当好农民种菜的“活字典”,指导群众运用钢骨架结构的塑料大棚种菜,并进一步调整优化特色蔬菜种植结构,全镇温棚蔬菜专业村达到13个,总面积7000多亩,今年主要种植蕃茄、“红薯菜”、黄瓜等绿色无公害蔬菜。目前蕃茄小苗已陆续移栽大田,繁育的红薯菜已经出苗,而且长势喜人。在村级党支部的引领下,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和就近务工实现了双增收。下一步,博望镇将加速推动蔬菜大棚产业的发展,让群众收入更高,产业底气更足。”博望镇党委副书记陈东辉说。
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博望镇以蔬菜温室大棚、黄金梨为重点,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支部带动、引进项目、政策扶持、示范牵动等方式,科学发展黄金梨、有机蔬菜等现代化农业,并突出抓好"三改”,即:改露天栽培为保护性栽培,改一年一熟为多季种植,改粗放型管理为模式化栽培,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眼下,博望镇的经验和做法已陆续向全县、全省推广,正因为博望镇在发展特色产业中发挥了引领全局的作用,才被评为河南省首批“一村一品示范镇”。(李善喜 李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