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胡也频和丁玲三位作家曾是极好的朋友。1925年,他们仨在北京结识。彼时,他们二十岁出头,默默无闻,年纪相当,因为受到五四新文学思潮的感召,从家乡来到北京作京漂。沈从文与胡也频因文章而相识(胡也频时任《京报·民众文艺》编辑),彼此惺惺相惜。在胡也频眼中,沈从文是一个文采斐然的青年人,且相貌清隽。在胡也频的描述中,丁玲对沈从文生出了好奇心和好感。对胡也频而言,一个是知己好友,一个是深爱的姑娘。胡也频自然也希望两人能相识。
沈从文
于是,胡也频带着丁玲去拜访沈从文。初见之下,丁玲和沈从文都对对方颇有好感。丁玲觉得沈从文待人极为谦和,举手投足之间有一种从容淡然的风度。面对这样一个男子,丁玲觉得自己完全可以通过沈从文本人的文人气质及恬淡的性情,想象他笔下的风物。而沈从文眼里的丁玲,性情爽朗,生着端庄的圆脸,修眉大眼,清澈的眼睛里闪着灵动的光,仿佛可以照亮和涤荡一切现世的晦暗。三人在沈从文处相谈甚欢,从文学诗歌到时事现状,无所不谈。
民国女子
这一年,沈从文二十三岁,丁玲二十一岁。丁玲和沈从文同为湖南老乡,一见面便有亲切感。初次见面,丁玲对沈从文印象很好。沈从文也由衷地为胡也频找到丁玲这样的红颜知己而高兴。对于胡也频曾经千里迢迢一直追到丁玲老家的痴情之举,沈从文也有所耳闻。内心深处,他盼着胡也频能早日打动丁玲,二人早日修成正果。当日一别后,沈从文再见丁玲和胡也频是在1925年的中秋节。此时,丁玲已和胡也频成为夫妻。他们的新家室内陈设很简单,房间虽小却充满了温馨、幸福的味道。
丁玲
那时丁玲和胡也频都很年轻,偶尔也会因为一些小事拌嘴。每到这时候,沈从文便会充当起和事佬的角色。丁玲性格强势,有时会和胡也频怄气。胡也频虽然对丁玲体贴入微,有时也难免犯倔。对此,沈从文都能一一化解。沈从文性情温和,待人谦和,又比丁玲和胡也频年长,像兄长一般维护、关心着二人。丁玲与沈从文同为湖南人,两人常常用家乡话交流,尤其是丁玲与胡也频闹矛盾的时候。胡也频听不懂湖南话,在丁玲和沈从文相谈甚欢时,一脸着急的模样,常惹得丁玲大笑,之前的小矛盾也就一扫而光了。
民国青年
“长安米贵,白居不易”,因为穷困潦倒,三个人合住在沙滩附近的汉园公寓。这是一间破烂的小公寓,冬日严寒,指头冻到提不起笔来,他们没有钱买煤,就只好烧一些旧书来取暖。每到月底,房租和伙食费总是让沈从文的生活颇为窘迫。这时,胡也频通过熟人,把沈从文的文章转给了周作人,发表在《语丝》上。不久,沈从文的最初的两本书分别由上海的北新书局和新月书店出版。
当1931年,胡也频因为加入左联,而被国民党枪毙之后,沈从文和丁玲便渐行渐远,甚至交恶,再也不相往来。他们之间的恩怨纠缠了一辈子,直到他们死的那一刻。丁玲死于1985年,沈从文死于1988年。丁玲逝世之前,还曾经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痛斥沈从文,甚至劝自己应该试着去原谅他。两个历经了政治磨难、斗争,以及社会巨变摧折而多苦多病的老人,却在死前一刻都还不能放下的,持续了五十年之久的恩怨,究竟会是什么呢?
丁玲和胡也频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除了早逝的胡也频之外,沈从文和丁玲对于那一段怀抱梦想的年轻岁月,皆是相当地怀念。他们不约而同地写道,三个年轻的好友是如何在公寓中认识,各自拿出仅有的一点钱来办刊物,挨家挨户去免费赠送,结果没有钱缴房租,就只好整天在北京街上瞎逛胡走,直到夜深了,房东睡着了,他们才敢偷偷地溜回家。而在他们的回忆里,年轻时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走,不停地走,从北京东城走到西城,从市中心走到郊外。有一阵子,他们厌倦北京的喧嚣和高房租,干脆搬到西山,步行到城里,一趟就要好几个小时。
北京记忆
在“五四”时代一直到“左联”成立,胡也频、丁玲、沈从文三人关系很密切。从北京到上海,他们三个人都住在一起,百无避忌,大被同眠。甚至被小报讽刺,也毫不理会。沈从文在《记丁玲》中写道,他一见到丁玲就觉得很可爱,二人都是湘西人,有共同语言。那个时候,胡也频在追丁玲,沈从文、丁玲二人一讲话就忘了胡也频,胡也频颇为不平。
胡也频被捕之后,为了让丁玲母亲不担忧,沈从文以胡也频的名义给丁玲母亲写信。沈从文多次求助过胡适、徐志摩,给南京的蔡元培、杨杏佛等文化名人写信,希望通过他们保释。为了友谊,沈从文特地赶到南京,找了一些国民党要员,都被害怕惹上共产嫌疑的他们拒绝。
蔡元培
胡也频遇难后,沈从文对丁玲母子愈发关照。两人虽性格迴异,却彼此信任。眼看丁玲租住的房子要到期了,丁玲无力交房租。沈从文得知后,便在淮海路万宜坊附近的一家杂货铺楼上租了一个住处,自己住一间,让丁玲带着孩子和自己的妹妹住一间。虽简陋了些,但设施一应俱全。于丁玲而言,能有个栖身之处,她已经十分满意。那时,沈从文没了工作,赋闲在家,对丁玲母子格外照顾。
自相识以来,沈从文一路见证了丁玲的情感历程,从为人妻到为人母,也见证了丁玲从一个笔耕不辍的创作者,蜕变为才华横溢的女作家。沈从文几乎看过丁玲写的每一篇文章、每一部小说。在丁玲眼里,沈从文始终是一个斯文、儒雅的文人,身上有卷气,有一种柔和的力量。正是这股力量,在胡也频去世后,撑起了自己的生活,为自己和儿子撑起了一片天。丁玲与沈从文及其妹同住,感到踏实而稳妥,整日为孩子操劳着,只在夜深人静之际,偶尔想到自己的前途,内心便格外复杂、纠结。
沈从文之《边城》印象
丁玲承袭了母亲的心性、气度,也是心怀奇志的。奈何时局动荡不安,丁玲又为儿子牵绊,纵有再多抱负,也无处施展。自儿子出生以来,丁玲连文章都很少写了,并非心思疏懒,实在是分身乏术。沈从文和妹妹劝丁玲将孩子送回老家抚养。丁玲尚且年轻,还有前途,不应为孩子所牵绊。再则,有孙儿承欢膝下,丁玲的母亲也不至于寂寞。丁玲思虑再三,虽然不舍儿子,也只能如此。后来,沈从文以“夫妻”名义陪伴丁玲回湖南,把胡也频与丁玲的孩子交给丁玲的母亲带养。1933年,丁玲失踪,沈从文八方打听,还多次写文提醒各方对此事件的关注,不久误传丁玲被害,悲愤之余,沈从文继胡也频遇害后作了四万字的《记胡也频》,又创作了十一万字的《记丁玲》。
丁玲像
后来才得知丁玲是被国民党软禁在南京,沈从文闻信,携着新婚妻子张兆和,带着丁玲儿子的相片,探望丁玲。这样深厚的友情最终反目。反目的原因,从丁玲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被捕后,有一年沈从文又到了常德。有两个文学青年,也是他的崇拜者去看他,并告诉他我母亲在常德,问他要不要去看望。他说没时间了,不去了。这两个青年很气愤,将情况如实告诉了我母亲,认为他太不够朋友了。等到后来我母亲将这一情况告诉我之后,我也很生气,这叫什么朋友?建国前夕,我回到了北京,冯雪峰同志告诉我,我被捕后,他曾找到沈从文,恳求他出面保我出狱,一切费用由党负担,但却遭到了沈断然拒绝,这说明沈怕得要命。写什么《记丁玲》,好像友谊多么深厚,纯粹是伪君子。通过这两件事,我实在不愿再理他了。
冯雪峰
这两件事都是丁玲听人说的,但丁玲完全相信了。丁玲凭啥相信冯雪峰呢?因为两人曾经相爱过,不过发乎情止乎礼罢了。因此,对于胡也频的牺牲以及沈从文营救胡也频不得力,丁玲是颇有怨言的。事实并非如丁玲所说。丁玲被捕后,沈从文写下第一篇关于丁玲被捕一事的文章,6月4日,又写出《丁玲女士失踪》,文章先后发表在《独立评论》与《大公报》上。同时,他与蔡元培等38位文化名人向南京政府联名致电,要求释放丁玲与潘汉年。从胡适的日记中,也可以看到沈从文多次求助胡适,请胡适营救丁玲。胡适日记1931年1月20日记有“沈从文来谈甚久。星期六与星期两日,上海公安局会同公共租界捕房破获共党住所几处,拿了廿七人,昨日开讯,只有两女子保释了,余25人引渡,其中有人为文学家胡也频。从文很着急,为他奔走设法营救,但我无法援助”。(《胡适的日记》(手稿本)第10册,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版。)
胡适
1949年,沈从文去看望丁玲。此时,二人已有天壤之别,一个是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一个是被左翼作家批驳的文人。事实上,建国以后,沈从文基本上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他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而丁玲也在运动中遭到迫害,下放到黑龙江垦区劳动。“文革”中,更是被关进监狱,直到粉碎“四人帮”后的1984年,才彻底恢复名誉。
丁玲
1980年,丁玲发表了《也频与革命》一文,文中声称自己四、五个月前终于看沈从文写的《记胡也频》《记丁玲》两文到这本书,她对沈从文在五十年前创作的《记胡也频》,作出了严厉的批评:“作者在书中提到胡也频和我与革命的关系时,信笔乱编……类似的胡言乱语,连篇累牍,不仅暴露了作者对革命的无知,无情……”甚至不惜漫骂:“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市侩。”施蜇存肯定丁玲在南京时就见过此书,并知道早有人传言,丁玲对此书不满。然而,直至辞世,沈从文都没有写出文章为自己辩护。(彭忠富/整理;参考文献《丁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