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
内耗的个体,内卷的群体,共同形成2024年的图景。但这不能阻挡时代奔流向前。大多数个体不能对抗时代的力量,但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生存方式。
当下的一切变化,以2020年那场引起全球震荡的病毒为导火索,在2024年剧烈爆发。欣喜与失落并存,我们更多留意大多数个体的状态,正是为了发现问题所在,继而寻找解决的可能性。
《艺术栗子》创立于青萍之末,2024年12月23日进入第五年。时间转瞬即逝,这是大多人对这几年的感受。翻看《艺术栗子》四年来留下的582篇文字,记录、梳理、挖掘的众多人物和事件,特殊时期以及之后的点滴汇流成河。
2024年发生的一切震荡,纵有惊叹却多在意料之中。当艺术业态与全球经济走向紧密咬合时,“分化”一词成为连接二者的关键词。四季度,多家国际机构给出2024年全球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总体呈现温和复苏态势,但不同地区和行业间存在显著分化。
▶ 洪凌 出山
▶ 艺术巨匠朱铭与台湾雕塑往事
▶ 张江舟 在无尽的黑中,挖出那一丝粉红色
▶ 郅敏 黄豆就像自然,豆腐才是艺术
▶ 陈琦的“秘密”
▶ 沈勤 宋画山水改造计划
人物栏目部分文章
2024年的艺术圈是分化的,这在二级市场的数字中尤为明显。即便经常爆出喜人的高价拍品,也不能掩盖震荡的经济周期对行业的影响。一边是裁员与人员大规模流动,一边是国际拍行大力度开疆拓土,甚至直接将二级市场覆盖到一级市场,形成全产业链闭环。
这一模式在数十年前已有先例,恰如历史不断重复的相似路径,跌宕起伏、聚散离合、周而复始。从2020年后的业态“抄底”,到2022年艺术市场“小阳春”,每一年都在期待靴子落地,却始终在上演帽子戏法。
打开潘多拉盲盒,跳出薛定谔的猫。
近20个月来,全球中小型画廊出现关闭潮,他们大多是具有实验性和先锋性的画廊或替代空间。而大型画廊持续扩展全球版图与产业链,从画廊到艺术商店,再到旅游地产,力争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与更高质量的服务。这样的分化正在弱化中间地带的力量和话语权。
▶ 在中国开了20年画廊,我为什么把画廊迁至新加坡?
▶ 兜兜转转15载,一家本土画廊的生存之道
▶ 苏芒在艺术圈的第一份成绩单
▶ 李兰芳,经营画廊15年,却不想做女强人
▶ 程昕东,第一位深度介入西方画廊的中国人,何以在艺术圈立足30年?(内含海量老照片)
▶ 他在1991年开首家中国本土画廊,30年来逐一挑战各种不可能
人物栏目部分文章
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的中国画廊业,则面临抢滩登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甚至很多二三线城市,涌现了几十家新空间,他们大多有着海外经验、藏家身份,以各自的方式进行着自己的一级市场实践。
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艺博会经济中,新空间丰富了现有参展画廊名单,也通过艺博会逐渐完善一个区域的艺术生态。
▶ 气温突然回暖的深圳,带来怎样的年底收官艺博会?
▶ 当代艺术如何加速产业“智造”?
▶ 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开幕在即,来自参展商的首发讯息
▶ 鲍栋 走入第七年,北京当代的变与不变
在场栏目部分文章
不过,人声鼎沸的艺术现场,不断涌现的新藏家,难以撑起规模本就不大的艺术市场。这是2024年的难题,也是整个经济周期的典型现象。这一断崖,在2024年5月后尤为明显。
一度被市场寄予厚望的Z世代藏家,贡献了他们这个年纪应有的活力。随着第一波Z世代进入三十而立,他们的购藏渐渐走向父辈的老路,进而影响支撑当代艺术板块的力量。
到底是什么影响了艺术市场的走向?经济?口味?作品?
在这场供需关系的双刃剑中,创作是一切的基础。2024年,奠定20世纪当代艺术根基的大师们相继离世,后继者们以相似的形式、内容、观念延续前人的老路,这是当下的遗憾。
▶ 谢天:孤独的自我较劲
▶ 陈文骥×马树青 色彩、材料、边界与观看
▶ 方力钧工作室中的一间房
▶ 谭平 经历2020年后,在纸上找到快乐的源泉
▶ 蔡锦 被遗忘的十年
人物栏目部分文章
什么影响了创作的进程?看过一个关于鲁迅的故事,他把中国从古至今的中文小说研究透,写了一本至今依然有很多学术地位的《中国小说史略》,这也是他写的小说与众不同的原因之一。望尽天涯路,才能体会蓦然回首。
或许苍白的时代就是难以激发创作,也或许身处经济周期中的焦虑,引发太多危机感,让我们失去了勇气。当鲜活的艺术现场不在,更多通过名词、概念来转换创作的核心,我们要用什么态度来面对艺术?
当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检索相似性,被称为“人工智能年”的2024年,以特殊的方式走入艺术圈,甚至一些人尴尬地停留在了虚拟空间中。这种尴尬或许源于创作力的缺失,也或许是对陌生的恐惧。
熟悉带来安全感,陌生带来危机感。2020年放弃做纸质出版物,直接以新媒体形式创立的《艺术栗子》,以危机感为动力,用平实的文字传达深刻的现实,在熟悉的传媒业里摸着新石头出发。
▶ 黑桥往事与被遮蔽的女性艺术
▶ 12支跨学科团队,17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
▶ 一个美妆品牌,用东方审美谱写自然光影诗篇
▶ 自带最强流量的地级市,正在找回中国式的仪式感
▶ 当艺术与旅行三月在香港相遇,奢华酒店收藏背后的故事
在场栏目部分文章
创立之时,承载18年传媒行业经验,在彼时选择专注于原创,这本身就是一个面对短平快流行的挑战。坚持主业,认真对待文字,研究传播痛点,为越来越多的业内外客户提供整合传播解决方案,一直走到第五年。
原创提供的不仅仅是文字,而是一种带有深度、广度和态度的视角,一种观看的方式。以传播学为核心,提供行之有效的品牌和传播解决方案,打开一条思想通道。
只有高质量、强品牌才能穿越周期,《艺术栗子》的成长专注于“聚焦、聚焦、再聚焦”。梳理的广度、挖掘的深度、文字的力度、逻辑的强度、品牌的公信度,共同构建了以长期主义为目标的“栗子树”。
现今,《艺术栗子》有三个品牌栏目,人物(以有力量的文字呈现鲜活的个体)、在场(展览、事件独家深度剖析)、晚安栗子(最及时的艺术资讯),同时包含15个平台的传播矩阵,并涉足视频领域与品牌跨界合作。
2024年不定期开放“?”板块,通过观察当下的现象,斟酌是否能获得有针对性的回答后,再邀请一些“新面孔”作答。留下一些实实在在、可以供日后阅读的文字,这是《艺术栗子》存在的意义。
▶ 策展人频出的时代,机构策展人如何理解这一工作?
▶ 3月香港艺术周落幕,还有哪些真诚且客观的反馈?
▶ 2023艺术市场下行,为什么仍要扎堆在798开新画廊?
在场栏目部分文章
周期意味着有起有落,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也是2025的主旋律。在震荡中诞生,《艺术栗子》与大多数个体一样,只是时代中的一道微光。大多数个体不能脱离时代而存在,微不足道的微光汇聚成一个时代的图景。
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充盈着拥抱美好未来的力量。与其在震荡中内耗和内卷,不如偶尔停下来想一想,挺好的。让光持续发亮,聚焦自己擅长的事,不要放弃思考和挑战。
文字+图片|艺术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