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雪地

近年来,牡丹江市坚持把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作为乡村振兴“一号工程”,结出丰硕果实。在牡丹江市阳明区,用鲜花装扮乡村特色产业路,建成年产3000万枝我省最大寒地鲜切花种植基地,擦亮了“北国花都”招牌;用果实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建成以唐樱园、四时春生态农场为代表的“休闲采摘、科技育种、城市配送”新型城郊果园,叫响了“百果之乡”品牌。

热带水果静待成熟

冬日的牡丹江室外白雪皑皑,但在阳明区临江村四时春生态采摘农场里,却是一派生机盎然春满园的景象。草莓已经开花结果,蓝莓、大樱桃、蟠桃、榴莲、芒果、香蕉、凤梨等水果也在健康生长,只待成熟采摘。

在热带水果试种大棚,百香果、狐尾椰、老人笑树上贴心地放置了介绍,让来访者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特点。“现在我们建设了11栋暖棚、8栋冷棚,引进了智能温控系统、精准灌溉技术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水果产量和品质。同时,探索多样化销售渠道,开展各式各样的研学采摘活动,提供全城配送服务,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吃到新鲜水果。”四时春生态采摘农场总经理孙振勇是辽宁鞍山人,拥有十多年热带水果种植、经营经验。他看好了牡丹江市水果采摘前景,来到这里投资兴业。

“经过科学合理种植,我们能实现错时成熟采摘,比如草莓是1月份上市,随后2月份可以采摘蓝莓、3月份采摘火箭大樱桃、4月份采摘油蟠桃、6月份采摘妮娜皇后葡萄,让游客每次来到采摘园都有新惊喜。”孙振勇说。

科技种植实现四季采摘

“来这儿能体验采摘的乐趣,而且小柿子、火龙果、草莓和市面上卖的味道不一样,特别新鲜。”周末,市民李女士带着孩子来唐樱园生态农场采摘,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孩子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很少能接触到这些果蔬作物,我觉着体验采摘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该生态农场是牡丹江市青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旗下重点开发的绿色农业观光旅游科普基地项目,总占地15万平方米,建有30栋暖棚、2栋冷棚。“我们的大棚实现了自动化管理,有自动控温、自动除雪、太阳能集热水箱、后坡窗通风功能。现阶段8个棚室草莓开始陆续成熟,6个种了樱桃的棚室明年5月结果,2个棚室的火龙果、4个棚室的荷兰小柿子都正在结果,还有1个蔬菜棚种了玉米和嘉宝果等。今年新建设了9栋温室暖棚,明年预计全部种植大樱桃。”唐樱园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唐樱园致力于“南果北种”项目,积极引进蟠桃等热带水果,今年嘉宝果已试种成功,将于明年量产。

唐樱园生态农场不仅注重生态农业发展,还致力于打造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农场先后开展研学旅行项目,让学生在实地参观中了解现代农业技术,培养对农业的兴趣和认识。在销售渠道方面,唐樱园采取多元化策略,除了传统的市场销售,还积极拓展电商平台,唐樱园还提供采摘体验服务,吸引游客亲临农场,体验采摘乐趣,从而提升品牌影响力。

棚室里鲜花飘香

走进阳明区北甸村“北国花都”寒地花卉基地,一棚春色满棚花,眼下百合、玫瑰、郁金香、洋牡丹都在茁壮成长,预计春节前后上市。

基地负责人黄巨君介绍:“以前像玫瑰这种花,在室外只能种一季,花摘完树也冻死了。如今大棚内不仅一年可以收三季,树木不死,多年生的花朵品质更好了。”

“从南方到本地的运费每公斤4元钱,对于批发走量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特别是在寒冷漫长的冬季,随着供需变化,鲜花价格水涨船高,所以本地产的鲜切花特别有竞争力。”黄巨君说,他琢磨着如何让南方鲜花在本地克服“水土不服”,在寒地生根发芽。

如何破解低温的问题,黄巨君开始琢磨建温室大棚,满足四季生产的需要。但建棚室价格高,个人很难负担。这时,阳明区政府抛来橄榄枝。近年来,阳明区从“亦城亦乡、亦工亦农”城区特点出发,坚持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利用专项资金建设了27个智能化温室大棚、21个冷棚,采取“承包+合作”经营模式交由黄巨君负责经营。

目前,基地总面积20万平方米,实现了四季种植、四季鲜花供应,玫瑰、康乃馨、郁金香等20多个品种得以在北方隆冬季节盛开,填补了本地鲜花在冬春市场的空白。因价格优势显现,产品迅速抢占了北方市场,做到了当天运到店内销售,由于节省了运输时间,所以变相延长了3天花期。去年,基地鲜花产量突破5000万枝,占全省产量的40%左右,总产值突破1亿元,已成为我省最大的四季鲜切花种植基地。

“甜美的花果事业”让乡村家底变“厚”,百姓腰包变“鼓”。近年来,牡丹江市阳明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乡村颜值不断提升,昔日的小山村如今已成为各方宾客的向往之地。下一步,阳明区还将集中力量推进全市首条知青主题街区、“呦呦鹿鸣”养鹿场等特色项目建设,让乡村的青山绿水、特色产业、本土文化,汇聚成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