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牛津大学出版社宣布了 2024 年的年度词汇“brain rot”。这个词汇在全球 37,000 名参与者的投票中脱颖而出,成为今年最具代表性的语言现象。

牛津大学出版社对这个词的英文解释为:


图源:牛津大学出版社

brain rot 是由 brain(大脑)和 rot(腐烂)两个词组合而成的合成词,也可以写作brainrot,中文解释为“脑腐化”或“心智退化”,指一个人精神或智力状态的恶化或退化,特指过度接触低质量网络内容所导致的智力或心理退化。

此外,这个词也用来描述那些无意义、简单甚至愚蠢的内容,尤其是社交媒体平台上充斥的浅薄视频和信息。

例如,一些 TikTok 用户自嘲自己沉迷于无趣的短视频,体验到了“brain rot”。

brain rot 反映了数字化发展,尤其是社交媒体的迅速普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词源


“脑腐”一词最早追溯至 1854 年,在亨利·梭罗的著作《瓦尔登湖》中首次使用。

当时,梭罗记录了自己在自然中简单生活的经历,并在结论中批评社会倾向于贬低复杂或多义的思想,而偏爱简单化的内容,认为这反映了人类精神和智力努力的普遍衰退。

他写道:“当英国致力于治愈马铃薯病时,难道没人试图治愈更广泛且更致命的‘脑腐’吗?”


图源:牛津大学出版社

为什么入选?


虽然这不是一个新概念,但今年 brain rot 在网络上,尤其是短视频平台上被广泛使用,变得愈发流行。该术语的使用频率在牛津语料库中年同比增加了 250%。


图源:牛津大学出版社

“brain rot”这个词自去年起在 TikTok 上开始流行,许多博主发布视频讨论因过度上网而造成的心智退化现象。

有些人总结说,判断一个人是否“得了脑腐”的简单方法,就是观察他们在日常交流中是否频繁使用网络流行语。

这是因为流行语本质上是一种“思维快捷方式”,是对社会现象和观点的简化和概括。过度依赖这些流行语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懒惰,容易形成依赖,导致人们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目前,这种流行语的滥用在西方儿童和青少年中非常普遍,一些媒体甚至将网络热梗和流行语称为“brainrot language”,因为它们确实会对思维产生腐蚀作用。


图源:Bing

牛津大学出版社语言部负责人卡斯珀·格拉思沃尔表示,回顾过去 20 年的牛津年度词汇,能够看到社会对虚拟世界生活演变的关注日益增强,以及互联网文化如何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举例来说,2013 年的年度词汇就是“自拍”(selfie)。

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专家们每年会根据语料库数据整理出一份候选词汇列表,供公众投票选出年度词。

其他候选词


今年除了“脑腐”之外,还有另外 5 个候选词,涵盖了从金融界到幻想元素等多个主题,同时反映了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些词汇和表达在 2024 年的使用频率显著上升,受到了新的关注。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的候选词都是什么吧!


1.demure

(adj.) 端庄得体


图源:牛津大学出版社

Demure(指人)在外表或行为上显得内敛、克制;(指服装)则是不显眼、不张扬,也不过分暴露。

demure 一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最早的用法可追溯至 1377 年,原意是指平静的海面。从15世纪末开始,它的含义扩展至形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显得沉着、庄重、严肃和矜持,并一直延续至今。自 17 世纪起,demure 也用于描述不张扬的服装风格。

2024 年 8 月,demure 一词的使用频率大幅增加,这一趋势源于 Jools Lebron 在视频平台上的一段热门视频。在视频中,Lebron 用“very demure, very mindful”(很端庄,很得体)来形容妆容,营造一种精致的氛围感。这一说法迅速在用户中广为模仿和传播。

随着视频走红,许多人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模仿,而有些网友则利用这一机会嘲笑那些过分注重仪式感的人。



图源:TikTok

2.dynamic pricing

(n.) 动态定价


图源:牛津大学出版社

动态定价是指根据市场对产品需求和顾客购买力等因素,实时调整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在需求高峰期,价格会提高;而在需求低谷时,则会降低,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或销售量提升。

这个词来源于瑞典语“dynamiska prisbildning”,最早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引入,自 20 世纪 20 年代,这一概念已广泛应用于经济和商业领域,近年来在非专业领域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虽然“动态定价”并不是一个新现象,但今年人们对此的认知和讨论明显增加。

例如,在近期波动不定的演唱会票价中,许多粉丝(往往无奈地)不得不支付原价几倍的费用,仅仅是为了远远一瞥自己喜爱的艺人。

此外,粉丝们在虚拟排队中耗费数小时后才得知需支付的金额,这引发了大家对动态定价透明度和性价比的质疑。


图源:Bing

3.lore

(n.) 知识背景


图源:牛津大学出版社

Lore 是指关于某人或某物的一系列(所谓的)事实、背景信息和轶事,通常被视为理解或讨论相关主题所必需的知识。

在《牛津英语词典》中,lore 最古老的含义是指“指导、教育或教学行为”。此外,lore 还指与某一特定主题相关的传统事实,例如动物传说、鸟类传说、童话故事和植物传说等。

近年来,人们开始在不同语境中使用 lore 一词,例如讨论公众人物的轶事、影视角色背后的故事,甚至个人经历也常被称为“lore”。

Lore 甚至包括游戏世界的社会、地理、历史和文学元素,帮助玩家更深刻地理解游戏世界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比如今年,随着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全球范围内的火爆,海外玩家也纷纷开始深入研究和讨论其中的 lore,以便更好地理解游戏的剧情。


图源:Bing

随着网络文化和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许多“网络名人”通过社交平台获得知名度,并形成了极为活跃的粉丝群体,这使得“lore”一词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另外,lore 也用来形容一些粉丝为了表现自己对某公众人物的深入了解而在其他粉丝面前展示的自我“优越感”。

4.romantasy

(n.) 浪漫奇幻


图源:牛津大学出版社

Romantasy 是一种将浪漫小说与奇幻元素结合的文学体裁,通常围绕魔法、超自然或冒险主题展开,以浪漫故事情节为核心内容。

Romantasy 一词起源于 2008 年,当时一些出版社已经将其作为体裁标签,用于标识英语浪漫奇幻小说在德语翻译版中的应用。

随着时间推移,romantasy 一词的使用频率逐渐上升,并在过去一年中急剧增长,渐渐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趋势,无论是微电影还是轻小说,都深深迎合了大众的口味,甚至成为人们在网络世界中寻求慰藉的避风港。


图源:Unsplash

5.slop

(n.) 电子垃圾


图源:牛津大学出版社

Slop 一词指的是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的艺术、写作或其他类型的内容。这些内容通常被随意或大量在线共享,且质量较低,往往缺乏真实性或准确性。

词源 slop 这个词自 19 世纪中期起就被用来形容文化内容,最初指代那些带有悲伤色彩的文学作品,后来逐渐泛指无意义或无价值的内容。

2024 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发现 slop 这个词的使用率增加了 332%,专门用来指代通过大语言模型生成的低质量、不准确或虚假的内容。

这种由 AI 生成的劣质内容在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常见,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些内容是不必要或劣质的。


图源:Unsplash


今年是牛津年度词汇(Oxford Word of the Year)诞生二十周年,牛津年度词汇一直强调那些影响我们日常交流方式、反映一年中文化变迁、模式和情感的语言。

总的来看,这六个词或多或少都与社交媒体有关,随着人们对社交媒体平台的依赖不断加深,语言表达也会受到其影响,网络俚语层出不穷,旧词汇也会被赋予新的含义。

如果大家想出国留学,但又不知道自己能申请上什么样的学校,也不知道哪些留学目的地或学校适合自己。

别担心,【留学 AI 测评】来帮你!

大家可以利用留学咖啡馆推出的【留学拿铁】 AI 测评工具依托于大数据分析,为测评者推荐最适合他们的留学院校,同时根据申请者的不足之处,也会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赶紧点击下方小程序,抢先免费体验吧!

▌声明:本文由留学咖啡馆原创编辑,转载请注明

▌来源:牛津大学出版社,Bing,Unsplash

▌关于版权:留学咖啡馆尊重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