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友好”,不要“投好”

——谈兵法“慧”处世(79)

文/路秀儒

《孙子兵法·虚实篇》曰:“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意思是说,在决定战争行动的时候,要封锁关口,废除通行凭证,不允许敌国使者往来;要在庙堂里反复谋划,做出决策。

那么,在这种“反复谋划”中,怎样才能让决策更符合实际、更优化呢?很关键的是,每个参与决策的人都能抱着“兵者,国之大事”的态度,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敢于据理力争,让决策建立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之上。这恰如《孙子兵法·地形篇》所言:“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相反,如果只投君主所好,看“上”表态、“上”云亦云,这种“庙决”难免要变成“一言堂”“一人策”,其可行性、合理性、可靠性就打了折扣。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集思则成,刚愎则毁。人的智慧总有一定的局限性,再聪明、再有经验的人,对问题的认识难免存在盲区、误区和偏颇,决策中广泛听取他人的意见建议,对于增强判断和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避免主观性盲目性,是不可或缺的。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开辟大唐盛世,既得益于他的开明,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也得益于魏征等人的贤明,敢于谏言并坚持自己的意见,而这两个方面又是相辅相成的。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后,有记者问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潘教授回答:“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潘家铮坦言,在三峡工程初始时,是“最听不进反对意见的”“一听到有人说反对意见我就感到恼火”。而他之所以有了后来的感触,是“通过实践慢慢体会出来的”。他说,正是由于反对意见的存在,才使得我们的决策更趋合理,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接近其本质。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指出:科学上的发明创造既需要“友好”,又需要“敌对”。有对立才会有比较,有争辩才会激发新的认识。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教授在总结自己搞科研的体会时曾说:“我总是像法庭上正反律师那样,站在对立的立场上以截然相反的论据来论证我的研究成果。”

这就启示人们,研究问题、做出决策,既要争取“友好”的支持,也应真诚地欢迎“敌对”的意见;既要当好“友好”者,又要扮好“敌对”角色,努力做一个“进不求名,退不避罪”的“国之宝”。



【作者简介】路秀儒,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综合训练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动员部部长,大校。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孙子兵学大讲堂讲师团团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