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麦节,一笼烧麦一座城

作者/孙树恒

一个烧麦暖了一个人,一笼笼烧麦暖了一座城。

冬至,寒风凌冽,没有冻僵烧麦节的热情,没有吹灭炉火,在大召广场烧麦美食大会会场,被欢声笑语和热腾腾的蒸汽所充盈,我用等一笼烧麦出锅的时间,观人间烟火。

在这等待的时间,仿佛变得异常珍贵,让我有机会细细品味这份人间的烟火气。四周,是歌舞的喧嚣和人潮的涌动,巨大的烧麦、醋瓶子、茶壶的塑像矗立在广场中央,它们不仅是节日的装饰,更是这座城市文化的象征。

深深赞叹呼和浩特用小烧麦创造的“大奇迹”。一笼烧麦撬动一座城。

到处以烧麦为主题,讲述呼和浩特的时代故事,全方位展示城市肌理和地域风情。因此成为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典范。各式各样的宣传样板与广场、街道、社区连为一体,展现了呼和浩特文化交汇点的独特文化景观。

烧麦节,免费品尝烧麦。

我站在人群中,冬至的寒风似乎已经不再那么刺骨,因为在这座城市里,有着无数颗温暖的心在相互靠近。

当那一笼笼热腾腾的烧麦终于出炉时,我迫不及待地想品尝,可是人太多了,只能顾盼,但是那鲜美的味道,萦绕我的周围。

我知道,在呼和浩特这座城市里,烧麦节用它的方式,讲述着一个关于温暖、关于文化、关于民族融合的故事。



不烧麦,不青城。

来了这个城市,就不免被人问及,早点有什么好吃的,以前没有仔细想过,也没有刻意,倾向就是什么,不烧麦,不青城,这简单的六个字,不仅道出了呼和浩特人对烧麦的偏爱,更彰显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

烧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时期,记载出现在十四世纪的《朴事通》中‌。这部朝鲜文献详细描述了烧麦的制作方法:“以麦面做成薄片包肉蒸熟”,并注明了其名称“稍麦”。

明代《金瓶梅词话》中的“桃花烧卖”:这首诗描述了烧麦的美味,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烧麦的喜爱。诗中提到“桃花烧卖”,暗示了其外观和口味的独特之处。乾隆年间杨米人的《都门竹枝词》:“稍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团”。这首诗描绘了当时北京的市井生活,提到烧麦和馄饨一起上桌的情景,反映了烧麦在当时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清代《儒林外史》里记载,有鸭子肉烧麦。清代《红楼梦》也有记载,源于曹雪芹祖父曹寅。他在《楝亭集》中有诗《正月二十九日随驾(康熙)入侍鹿苑,二月初十日陛辞南归,恭纪四首》之一"黼帐行开稍麦宴,銮舆高出晾鹰台"。

烧麦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呼,如“捎卖”、“稍美”、“纱帽”、“蓬头鬼”等,但都是指同一种食物‌。烧麦的制作方法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素酸馅稍麦到后来的各种馅料,如羊肉大葱烧麦、豆沙烧麦、油糖烧麦等‌

‌那么呼和浩特独有的羊肉大葱烧麦,有几种说法,有的说起源于元朝时期的蒙古人,当时蒙古人将羊肉剁成肉茸,加入葱、姜、酱油等调料,包入面皮中蒸熟食用。另一种说法是起源于明朝时期的宫廷,明朝宫廷厨师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糯米,使得烧麦的口感更加丰富‌。更多的一种说法是羊肉烧麦起源于明末清初时的绥远城(现今呼和浩特),最初名为“捎卖”,后来演变为“烧麦”‌。

羊肉大葱烧麦 ,是随着呼和浩特的历史中走来的美食,但是历经近千年经久不衰,佐料和味道从没有改变,保留了传统的风味,天南地北的人来了都能吃,多元文化的融合不仅造就了独特的烧麦美食,也塑造了呼和浩特人民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精神,让“烧麦”绚丽多姿。

它见证了呼和浩特的历史变迁,承载了这座城市人民的情感与记忆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在呼和浩特,烧麦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态度和文化符号,它让这座城市更加生动、更加迷人,久而久之,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和文化的认同。现在正用烧麦把城市的古老历史记忆呼唤回来。

我作为呼和浩特的市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饮食文化,这种特质在我这个人身上更为凸显,对于羊肉大葱烧麦,我一开始来到这个城市还不习惯,入乡随俗,慢慢习惯了,有时候一两还不足呢,羊肉大葱烧麦,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就构成某种意义上对境遇和心情的映照。至少在我们短暂对视时,在品尝烧麦的时候,的确有溢满的喜悦。



以一笼烧麦让人们寻味青城。

呼和浩特烧麦馆有3000多家,是呼和浩特人民的口福,也是光临呼和浩特的宾客的口福。

烧麦馆分布在大街小巷,它们不仅承载着这座城市独特的饮食文化,在品尝这道美食的同时,仿佛能感受到呼和浩特人民的热情与好客以及内蒙古人骨子里的包容与豪爽。

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人们便不约而同地涌入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小店,点上一两烧麦,配上一壶热腾腾的茶,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呼和浩特的烧麦,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鲜美的口感,成为了呼和浩特人早餐桌上的常客。薄薄的皮儿包裹着鲜嫩的羊肉和香葱,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而那一壶茶,不仅解腻提神,更添了几分悠闲与惬意。

在烧麦馆里,人们或独自品味,或三两成群,围坐一桌,在那热腾腾的蒸汽中,仿佛蕴含着无限的温情与力量,让人心生暖意。

这种饮食文化,不仅塑造了呼和浩特人的味蕾记忆,更影响了他们的性格与生活方式。在这里,人们习惯用更广阔、更深邃、更有情、更睿智的目光去审视自我、审视他人与世界的关系。

烧麦馆成为了人们心灵的港湾,让这座城市充满了温情与活力。

尽管每个人的嗜好不同,但我们都有想要外地来的人吃烧麦,并叙述和记录的烧麦的故事,不仅仅说是情感上很重要的上乘的早餐。

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与体验才会真正懂得,值得骄傲、拿得出手的美餐。让人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会心一笑,美美的。这种美好而纯粹的情感体验,正是烧麦所赋予的。

它让人们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与压力,沉浸在那份朴素而宁静的美好之中。分享这份独特的味觉体验,无疑是一种骄傲与自豪。



相信,一笼烧麦能撬动一座城。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饮食蕴含一方文化。在呼和浩特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中,烧麦,尤其是羊肉大葱烧麦,不仅是地方美食的代表,更是这座城市文化与风情的集中体现。它如同一扇窗,让人得以窥见呼和浩特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民俗风情。

为了进一步提升呼和浩特的美食旅游形象,聚焦打造烧麦这一特色美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深入调研与科学分析,选择了烧麦作为重点打造对象。从选材用料到烹饪技艺,再到消费场景与口感体验,都力求做到极致。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让烧麦成为呼和浩特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品尝,感受这座城市的美食魅力。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美食的传播力量不容小觑。充分利用自媒体等社交平台,通过创意营销与情感共鸣,将烧麦的美味与文化传递给更多人。希望通过这样的传播方式,让呼和浩特因美食而走红,成为更多人心中的旅游打卡地。

在推广烧麦的过程中,每一个烧麦馆和市民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用自己的质朴与真诚赢得了游客的赞美与喜爱。这种“把游客当亲戚、与游客交朋友”的态度,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亲切。

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烧麦更容易成为大众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充分挖掘烧麦的文化内涵,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烧麦故事。把握烧麦消费趋势,打造美食品牌,让游客在品尝烧麦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呼和浩特的文化与历史。让烧麦成为连接游客与呼和浩特的桥梁,让更多人“为一两烧麦赴一座城”因为一两烧麦而爱上这座美丽的城市。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呼和浩特市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副秘书长,内蒙古大盛魁公司文化顾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