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传人、齐良芷弟子、齐白石书画院院长、国家注册一级书画鉴定师-汤发周先生说就目前所见吴昌硕中晚年常将芦橘入画,其中尤以晚年居多。由于吴昌硕晚年声名显赫,故赝品也随之渐多,经鉴定吴昌硕《芦橘夏熟图》(图七一)就是一件较有水平的赝品。



▲仿吴昌硕作品《芦橘夏熟图》·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鉴定一幅书画作品的基本程序是一字、二画、三印章,字指题字,最主要的是名款:画指绘画,包括布局、笔墨等:印章指书画用印,包括人名印和闲文印。因为模仿某人字体比绘画难度要大,所以将鉴定题字放在首位。



▲仿吴昌硕作品《芦橘夏熟图》局部·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1)题字
吴昌硕《芦橘夏熟图》题有:“芦橘夏熟。庚申秋仲,偶学李晴江笔意,形似而神味不及,奈何!吴昌硕年七十七。”根据题字就可基本断定该图为赝品,并可进一步推测该图属有本作伪,因为题字的位置、行气等均有吴昌硕的特点。尽管赝品所题字体颇有吴昌硕风貌,但字形疏松,字体轻浮,是功力不及所致。吴昌硕的书法是经历了师钟繇、王觉斯、石鼓文、隶书等过程,最终形成了“昌硕体”,内涵丰富,风格独特,苍劲道韧,力透纸背。赝品中的“学”、“及”、“年”等字距“昌硕体”相去甚远,破绽甚多。



▲仿吴昌硕作品《芦橘夏熟图》局部·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2)绘画
该图之所以被视为有本作伪,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绘画布局也基本符合吴昌硕的特点。在用笔方面可以看出作伪者有些绘画水平,但仍与吴昌硕有较大差距。吴昌硕作画如写字,行笔辛辣苍虬,氤处显淋漓,飞白处见精神。赝品则用笔呆板,行笔乏力,无浑厚的感觉。在用色方面,吴昌硕虽喜设色,但艳而不俗。他作画使用纯一种颜色时极少,总是将藤黄加点赭石,或赭石融于黑墨,这更能给人一种舒服、协调的感觉。而赝品虽注意到这一点,但仍有顾此失彼之处。该赝品因系印刷品,故无法对印章进行准确分析。由于题字、绘画已鉴定为伪作,印章即使是吴昌硕所用也于事无补了。(未完待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