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传人、齐良芷弟子、齐白石书画院院长、国家注册一级书画鉴定师-汤发周先生说张大千在钤盖收藏印时也有规律,如他在石涛的作品中才钤有“大千供养百石堂”,在石涛、石、渐江、八大的作品中才铃有“大风堂渐江髡残雪个苦瓜墨缘”。但多数情况是交叉混合使用收藏印,有时在使用收藏印的同时,也钤有姓名、字号、斋室印。同时他还将收藏印钤于自己的作品之中。
张大千(附录一196)曾说过闲文压角印的印文,“要采用古人成语和画面或本身适合的”。最为突出的一例要算他在《黄山旧游图》中钤盖了“别时容易”印。《黄山旧游图》是张大千于1966年在巴西画给四哥张文修的。“别时容易”印多钤于他收藏的古代著名书画作品中,如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等,而今他在《黄山旧游图》中钤用此印用意颇深,是“和画面或本身适合的”。
张大千在图中题道:“丙午(1966年)春仲写《黄山旧游》,寄呈修哥诲正,吾哥年八十有二,弟亦六十八矣,相望不得,奈何!奈何!八弟爰。"张大千(附录一171)于1949年离开大陆后,到作此图之时己十余年未见四兄。唐代李商隐在《无题》中曾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之句,而张大千与张文修却是“别时容易见时难”,没想到兄弟二人一别竟十余年不能相见。“别时容易”印铃于此处非常恰当,道出张大千眷恋故土、思念亲人的心情。
还有一例也很能说明问题,张大千六十五岁作《峨眉三顶图》,题道:“三顶同登看佛光,听风听雨夜联床。象王愿力无凭准,不住遥天雁成行。癸卯(1963年)之秋写呈四哥文修。去同游峨眉,忽忽已是十八年矣,良可兴感,八弟爰,三巴摩诘山中。"钤有“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附录一203)印,该印亦多钤于张大千收藏的古代书画中。张大千在国内时,基本是来去匆匆,并且很少回四川。当张大千定居巴西后,就没见过四哥张文修,这“东南别”一别就是十八年,年已花甲的张大千怎能不思念亲人。该图钤有“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印,说明张大千思念亲人,怀念祖国山川的心情,钤于此处十分准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