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驻华外交机构要有"大动作"?)
► 文 观察者网 刘程辉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2月20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披露,美国将裁减数百名驻华外交官,驻华外交机构规模将缩减最多10%,这一“重大”裁员预计将影响美国籍和当地雇员,是特朗普政府全面改革全球外交机构行动的一部分。
《南华早报》获悉,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工作的美国外交官以及当地雇员最早可能在周五(21日)接到通知,这将是史无前例的一轮裁员。
两名了解此事的消息人士称,此次裁员将影响美国驻北京大使馆、驻广州、上海、沈阳和武汉的领事馆,以及驻香港的领事馆。
目前尚不清楚受影响的人员中是否有人会被重新分配到外交部门的其他岗位,但预计会有人员被解雇。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称,此次裁员“规模很大”,可能是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美国驻华外交团队的首次重大裁员。
美国驻香港领事馆
另一名消息人士称,美国国务院上周下达了裁员指令。他还补充说,受影响的雇员可能会在本周末前收到通知,告知他们离职补偿方案的细节以及最后工作日。
消息人士表示,此次裁员是白宫全面改革美国全球外交机构努力的一部分,预计各外交机构将把美国籍和当地雇员人数削减约10%。
此举正值美国联邦政府大幅削减开支之际,已有数千名雇员被解雇。特朗普上周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指示国务卿鲁比奥改革外交部门,以确保其外交政策议程得到“忠实有效的实施”。
美国国务院表示,该机构正“全面遵守”特朗普的“劳动力优化议程”。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国务院民主、人权和劳工局的60名合同工近几周已被解雇,其他部门也面临着进一步裁员的威胁。
美国国务院的一位女发言人称:“国务院将继续评估我们在全球的布局,以确保我们能以最佳状态代表美国人民应对现代挑战。通常来讲,我们不对内部人事问题发表评论。”
特朗普已挑选前共和党参议员戴维·珀杜(David Perdue)担任下一任美国驻华大使,这一任命仍需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批准,预计将获得通过。
与前任伯恩斯不同,珀杜是一位有在亚洲工作经验的商人。特朗普在公布提名任命的声明中曾称,珀杜将实施他本人维护地区和平的战略,并在与中国建立富有成效的工作关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上个月,此前任拜登政府的美国总统特别助理兼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贝莎兰,出任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副馆长。
延伸阅读:
据港媒《南华早报》19日报道,为力挺五角大楼“三号人物”的提名人埃尔布里奇·科尔比(Elbridge Colby),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长子小唐纳德·特朗普周二发文,将科尔比盛赞为其父亲所主张的“美国优先”政策最为忠诚的拥趸之一。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长子小唐纳德·特朗普
报道称,科尔比去年被特朗普提名为负责政策事务的美国国防部副部长。但由于这名长期对华鹰派人士在对外政策上主张美国减少在中东地区的参与,以保存实力集中力量对抗中国及其在亚洲的影响力,这一观点在美国共和党内部引发分歧,也给他获得提名确认蒙上了阴影。
在为美国保守派新闻媒体“人类事件”(Human Events)撰写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小特朗普敦促共和党议员支持科尔比。他吹捧称,和特朗普与美副总统万斯的一样,科尔比是一名“现实主义者”,已经深刻认识到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独一无二的强大”。
在描述科尔比的对华政策时,他写道,“科尔比认为,由于拜登的漠视和浪费,美国的军事力量已经消耗殆尽,现在必须集中精力对付中国。但与此同时,他支持我的父亲以开放的态度与中方进行谈判,避免不必要地戳到龙的眼睛(激怒对方)(avoiding poking the dragon in the eye )。”
这种“既要威慑又要合作”的矛盾做法,被小特朗普荒谬地解读为科尔比“不受制于外交政策意识形态”,专注于服务“美国优先”政策。他还美化称,科尔比如此行事,是出于对“如何与中国实现力量平衡从而避免战争,让美国人民从中获取最大利益”的考量。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2月19日例行记者会。会上有外媒记者就美国总统之子小特朗普的涉华言论进行提问:小特朗普援引五角大楼官员提名人的话表示,我们必须把我们的军事重点放在中国,但与此同时,美国民众将从避免与中国开战的这种力量平衡中获益最多。外交部对小特朗普的言论有何评论?
郭嘉昆表示,关于中美关系,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愿意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同美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各自的关切,同时坚定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我们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埃尔布里奇·科尔比(右) 视频截图
综合《国会山报》等美媒报道,在特朗普第一任总统任期内,科尔比就曾供职于美国国防部,并主导发布了特朗普2018年《国防战略》的报告,将国防部重心从反恐转向大国竞争,尤其针对中国。
在《华尔街日报》去年9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科尔比曾宣称,台海“本身对美国而言并不重要”,只是美国的核心利益在于防止中国在亚洲“称霸”,而台海问题对实现这一目标有着重要作用罢了。
离开政府部门后,科尔比与联同他人共同创办了一家名为“马拉松计划”的国防智库,主张重新调配美国的资源,以应对美中竞争。根据智库官网介绍,科尔比认为,“美国已进入大国对抗时代,但尚未做好充分准备”。
此外,科尔比对北约和美国向欧洲提供安全保障持怀疑态度,主张与乌克兰保持距离,亲近俄罗斯。
在小特朗普这篇“站台文”中,他肉麻且浮夸地写道,在他父亲多年来为恢复“美国优先”政策的“孤军奋战”中,没有人比科尔比更适合来协助特朗普实施其政策构想。
小特朗普声称,科尔比是被“MAGA世界”敌友双方都认可的“美国优先”政策思想家,他更关心美国人民的利益,“而不是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或在中东传播‘民主’等抽象概念”。
但据“政客新闻网”报道,科尔比关于“让伊朗拥有核武器不是美国的红线”,以及减少美国在中东地区参与的观点,在共和党人中引发分歧。共和党籍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罗杰·威克(Roger Wicker)称,“一些参议员”对科尔比的部分观点表示担忧。
福克斯新闻网称,科尔比的提名确认主要受到了同为共和党人的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委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的反对。就是那个曾因胡搅蛮缠盘问TikTok首席执行官国籍问题而“蠢上热搜”的魔怔反华议员。
汤姆·科顿九连问周受资的国籍 视频截图
最近几天,除了小特朗普,美国副总统万斯、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等都接连公开表态支持科尔比,质问科顿反对的原因。
特朗普在参议院的盟友、俄亥俄州共和党籍参议员伯尼·莫雷诺(BernieMoreno)在社交媒体X上还斥责称,“建制派害怕科尔比,因为他100%符合特朗普的议程。参议院共和党人应该尽快确认他的任命!”
美国保守派媒体《华盛顿观察家报》也为科尔比辩护,称其减少中东军事投入的主张不代表他打算忽视以色列的安全问题,呼吁科尔比的提名应该被尽快“确认”,还炒作称任何拖延“都只会让中国受益”。
据美媒报道,美国国会参议院仍在推进更多特朗普内阁提名人的确认工作,科尔比的确认听证会还未进入排期。而按照布莱巴特新闻网引述的说法,眼下这场“内斗”,已经演变成了“反对科尔比就是反对特朗普及其选民”的荒诞戏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