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作为我国的通用语言,在当今社会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全国的各个省市中,有十位赫然排名在前。

那么,你想知道自己的家乡是否位列在内呢?让我们结合地图看一看!

在中国地图上,首都北京作为一颗最耀眼的明星,吸引着大家的注意,而从清朝开始,北京就已经成为政治中心,按理来说,普通话最标准的当属北京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普通话标准排行榜第一的是河北的滦平县。



滦平县才是普通话的摇篮,它还有着“普通话之乡”的称呼,滦平县位于河北省的承德市,这里几乎人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北京的儿化音十分独特,而靠近北京的滦平县却进行了修整,既有北京的字正腔圆,还减少了儿化音。

滦平县一直保持着普通话的标准,和这里地处山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交通不便,普通话得以流传下来,并且不断传播,因此,在滦平县周边的其他河北市县,普通话都较为标准。



而排行榜的第二名就是北京了,作为普通话来源的重要基础,北京话和普通话的相似程度是非常高的,而且北京毕竟还是清朝“官话”的发源地,儿化音确实是北京话的灵魂,也是北京话的明显特征,影响也很是广泛,但是这并不能否认北京话的自然流畅,第二名实至名归。

位列第三名的则是东三省之一的黑龙江省,黑龙江省位于我国最东北部,说起东北话,那真是让人能够感受到其中浓郁的东北特色,感受到东北人的热情和大方。



虽然说整个东北三省都说东北话,但是黑龙江省的普通话却是三者中最为突出的省份。

那么,究竟有什么原因呢,其实黑龙江省的人并不都是土生土长的,大多都是因为历史上的迁移,这才导致这里的语言受到了融合,虽然东北话腔调明显,但是却平仄明晰,是接近普通话的。



位列第四名的是黑龙江省的“兄弟”——吉林省,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中部,普通话水平名列前茅的原因和省会长春脱不开关系。

长春的电影制片厂对推动普通话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这里同样有很多外来的移民,而且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在这里,都能有利于普通话的传播。



东北三省其实全都进入了排行榜,辽宁省自然少不了。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毕竟都说东北话,普通话水平自然不低。



但是辽宁省不敌黑龙江和吉林的原因,是这里的方言派系很多,比如比较有名的胶东口音、辽东口音和锦州口音等,但是随着东北三省的联系更加紧密,这种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说完了东北三省,你肯定想不到,内蒙古自治区竟然能够排名第六。



按理来说,生活在这里的多是少数民族,他们有自己的少数民族语言,为什么会说一口普通话呢?内蒙古自治区横跨了东北、华北和西北三大地区,区域非常广大。

但是生活在这里的人可不都是原来的内蒙人,一场浩浩荡荡的“闯关东”运动,让大量的移民来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受到了东北文化的冲击,最终导致普通话水平排在了全国的前列。



前面提到的都是北方,其实南方的普通话水平也不低,江苏省就排行第七名。

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又比邻长江,靠近“秦岭 - 淮河”分界线,虽然大家熟知的都是这里的吴侬软语。

其实江苏受北方文化影响很大,而且江苏省整体发展水平非常高,几乎各个省市经济都称得上发达。



因此,生活在这里的人受教育水平也很高,普通话的推广程度自然也高,这才能够在各大南方省市中脱颖而出。

而排名第八的也是南方的浙江省,浙江省临海,是最早遭到外来经济文化冲击的地方,以至于到现在,这里的制造业和互联网行业很是发达,很多外来人口都到这里生活。



在商业的重要影响下,浙江省的居民也朝着标准方向更改口音,普通话也成为了这里生活的通用语言。

排行榜第九名的是安徽省,安徽省被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它位于华东地区,这样的地理位置让安徽省受到了南北文化的双面影响,方言也是多种多样。



但是原本的安徽话作为安徽省的根基,为居民说普通话做了典籍。

明朝的“官话”,就是以安徽话为蓝本的,而清朝的“官话”又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明制,凭借着安徽话的历史底蕴,安徽人能够快速掌握普通话,从而推广普通话。

天津市,是普通话排行榜的第十名了,也是最后一名,虽然天津市和与北京市相邻,同样有着明显的儿化音,但是这里的人平仄不分。



在天津这座古老的城市当中,生活节奏较慢,因此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普通话就显得欠缺,所以普通话标准程度排名相对靠后,但是毕竟作为典型的北方城市,普通话也是高于很多城市了。

虽然普通话普及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中国还有近2亿多人不会说普通话。

这和历史传承、民族差异以及地理差异等多方面原因有关,而我国的普通话推广还需要全体国人的共同努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