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5位自然资源领域的优秀代表围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记者交流。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东安村村委会主任、村级田长王娟惠作为代表出席了见面会。
王娟惠在农村出生,在农村长大,2009年开始在农村基层工作。工作期间,率先开展田长制,将“耕地保护”写入了村规民约,对耕地实行网格化监管,带领村级巡查员定期巡查耕地、及时处理耕地保护智能化监管系统预警信息,实现了违法占用耕地“零新增”。
▲王娟惠
王娟惠还率先构建人工监测和卫星影像、无人机等空中监测相结合的综合监管模式,确保违法占用耕地行为早发现、早制止。
见面会上,王娟惠说,自己出生在农村,从小就是田间地头玩耍打闹的“假小子”,特别喜欢泥土的味道。长大后也总想着为村里面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带着这样的初衷,选择了这份职业。
在守牢耕地红线的同时,王娟惠积极推进耕地建设保护作用,开展了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整合形成优质耕地超1500亩,实现统一流转、规模化经营,既保障粮食的安全,又提升土地效益,还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如今的东安村是“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村民们安居乐业,东安村也被浙江省评为“和美乡村特色精品村”。
王娟惠说,像东安村在实施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时,不是简单地追求面积要达到几百亩、几千亩,而是将耕地、林地、水系、道路设施甚至是农民建房都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布局去规划,就是把耕地保护放在乡村发展的整体中去统筹考虑,让耕地保护变得更加科学、可控。在符合耕地用途要求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了轮作、套种等“水稻+”模式,再植入科教研学、农事体验等新业态,让优质农田发挥最大的效益。还动员村民一起保护耕地,比如设立了耕地保护积分超市,村民在参与巡田管护后就可以获得一次积分,积分积累到一定数字后,就可以兑换相等的农资,这样村民对耕地保护的积极性就很高,整治后的农田成为了乡村独有的一道风景线。
王娟惠说,2022年,东安村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了“耕地视联智保”改革试点,构建形成了人防、技防两大责任监管体系,也就是每块田都有对应的田长和巡查员负责,每块田都能被卫星监测到,像管帐本一样管耕地。现在只要田里面发生可能存在的违规占用情形,巡查员的手机上就会得到预警推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正是亲身参与了“耕地视联智保”场景的建立、运行,到如今的迭代升级,更加智能化,让其对科技力量助推耕地保护有了更深的体会。
王娟惠讲到,去年夏天,在巡查中发现有一片耕地被违规占用建设了停车场。当她们要求整改的时候,对方却不以为然地说:“现在谁还靠种地来赚钱?”这句话让她彻夜难眠。“在有些人眼里,土地就是换取利益的工具,但是在我们心中,耕地就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农田必须是良田。”
王娟惠说,他们坚持推进整改,通过不懈努力,不仅恢复了这片耕地,还将其建成了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如今,那里已经是麦浪翻滚,有种饭碗端在自己手里面的踏实感。”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吴阳北京报道
编辑 郭宇 责编 邓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