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再考虑我,我已决定退下来。”

1985年,昆明军区正式宣布撤销,当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在询问军区司令张铚秀今后的打算时,张司令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众人听后不禁大惊,要知道就在去年,这位七十岁高龄的老将还亲自披甲上阵,打了一场大胜仗。

中央自然是舍不得这样的优秀干部离开,于是到了第二年,中央又重新起用张司令,并授予了他一份重要的职务……



少小离家

张铚秀出生在江西永新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一家人在上层阶级的压迫中艰难求生。

到了1928年,毛主席率领着秋收起义的部队攻占了这座城市,数千万永新人民被解放,纷纷拿起武器跟着主席闹革命。



张铚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踏上了革命之路。当时他还很年幼,只能给从事农运工作的兄长当通信员。

后来他跟着兄长一起行动,抓到了很多罪行累累的地主和土豪。



由于作战勇敢,上级便破例将他收进了游击队。此后,张铚秀便一直随部转战在永新周边,全力配合红军主力作战。

在一次次战斗中,张铚秀始终严格遵守纪律,坚决完成任务,从而受到了上级的赏识。不久后,他便被提拔为独立营的一名班长。



然而,就在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他的兄长与堂叔不幸遭到敌人抓住,并英勇就义。

张铚秀悲痛不已,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革命到底,消灭所有敌人,为亲友报仇。

此后,张铚秀便一直带领部队与敌人进行着艰苦的游击战,策应红军主力行动。



在漫长的艰险岁月中,他多次遭遇险境,也多次做好了为党献身的准备。所幸,在战友和群众的帮助下,他又一次次化险为夷。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铚秀的心志得到了磨炼,革命的信念也更加坚定了。



长征开始后,已经担任连长的他收到了一份重要的使命:保管全军的军费。

那是一笔两百块银元的巨款,担负着全连的衣食保障和必要开销。

面对这样的任务,张铚秀并未被金钱诱惑,而是满脑子想的都是绝不能出差错,不能给部队拖后腿。



此后,在漫长的征途中,他便时时刻刻将它背在身上。行军时背着,打仗时便系在腰间,吃饭睡觉时他也不离身,永远都是抱着银元袋和衣而卧。

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难和危险,他也从不假手于人。

后来他们连队遇到了两次激烈的战斗,张铚秀又要进行指挥又要保护钱袋子。



最终,在他顽强不退的毅力以及高超的指挥下,我军顺利打退了数倍的敌军,成功突出重围。

等战斗结束后,上级过来清点银元,竟然发现一块也没少。

就这样,张铚秀背着这些钱,一步一步地走完了万里征途,并成功抵达延安。



艰苦的战斗生活

抗战开始前,张铚秀因为表现出色被组织送到了抗大学习。一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被中央派到了游击区工作。

当他与另外两名同志跋山涉水来到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时,周总理亲自接见了他们,并指派他们前往南昌,协助陈毅同志组建新四军。



张铚秀几人收到命令后当即行动起来。他们乔装成国民党军官,铤而走险地闯过了敌人一道道严密的关卡。

好在几人军事素养极高,做事也非常谨慎,最终他们顺利抵达目的地。



那时新四军的情况并不太好,国民党不断在两军之间制造矛盾,对我军进行封锁。很多根据地的军民连饭都吃不上。

张铚秀了解情况后当即带着部队展开了后勤保障和生产工作。为了减轻群众的负担,他亲自下地开荒种田,养鸡养鱼。



听说那里的百姓吃不上饭了,他便亲自下地抓鸡、捉黄鳝给人送过去。

在他的组织以及全体军民的努力下,根据地的形势开始好转。大家先后办起了被服厂、织布厂,有力地保障了全军政人员的穿衣需要。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我军规模不断壮大,国军便又生出了歪心思。1940年,在一番秘密筹谋后,他们发起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在混战中,张铚秀的新一团与大部队失去联系,随即陷入了敌人的包围中。



在这种情况下,张铚秀临危不乱,从容指挥部队与敌人激战八个昼夜。

到最后的紧要关头,他亲自提枪上阵,对敌人进行猛烈扫射,成功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冲锋。

等逃出敌人的包围圈后,张铚秀带着部队边打边跑,历经千辛万难后终于抵达安全地带。



而他也成为了为数不多从这场劫难中逃脱出来的领导干部。

也正是因为这段艰险的经历,让他进入了中央的视野。

解放战争开始后,他历任华野七纵19师副师长、三野九兵团27军80师师长,先后参加了涟水、莱芜、孟良崮、淮海等战役,为解放全国作出了显著贡献。



到了1955年,刚满40岁的他凭借着赫赫战功和深厚的资历被授予少将军衔。

一般来说,大部分将士的战斗生涯到了这时候就结束了,然而张铚秀将军的高光时刻才刚刚开始。



最后一丝余热

1979年,对越作战打响后,时任昆明军区副司令的他跟随杨得志将军踏上了越南战场。

只是在开战前几天,杨将军因为旧疾复发离开了战场,战斗指挥的责任便落在了张铚秀的身上。



之后,他亲临前线指挥,制定了详细的战斗方案,并对敌人进行了坚决又有力的打击。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将军还将自己的四个儿子、一个女儿、一个女婿送到了前线。

在战斗开始前,他的三儿子来军区办事,特意看望了一下父亲,却不想遭到了父亲的一顿训斥。



随后在父亲的要求下,三儿子办完事后便马上乘飞机飞回了部队,并在战斗打响前赶到了前线。后来他因为出色完成任务还荣立了三等功。

虽然张铚秀并未对外提起过此事,也从未宣扬过自己指挥对越战斗的事情,但中央还是了解了他过硬的军事能力。



战斗结束后,他便被直接晋升为了昆明军区司令员。

而到了1984年,已经70岁高龄的他,还亲自指挥了两山战役,一举收复老山和者阴山,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战。

但可惜的是,到了第二年,中央实行裁军计划,昆明军区被撤销,张铚秀也不得不离开了部队。



当时中央为了照顾这位老将,本想让他去新军区或者军事学院任职,但都被将军拒绝了。

他说,不必再考虑他,他已经决定退下来,将职位让给年轻人了。

不过他的退休生活并未过太久,到了第二年,他又被选为中顾委委员。



在此后的日子里,他便一直默默关注着党的发展和建设。他经常到各地去调查研究,向中央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可以说将军为部队鞠躬尽瘁,发挥了最后一点余热。

2009年,将军安详地闭上了双眼,享年95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