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肃网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赵振 刘艳梅)近期,持续高温少雨的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严峻考验。眼下正值高寒地区小麦抽穗扬花与灌浆的交汇期,是马铃薯、玉米幼苗等农作物需水敏感期,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连日来,武都区农技中心积极行动,以局属单位包抓乡镇为主,组织农技人员下沉一线,监测旱情,利用已经发放到乡镇的“一喷三防”物资,科学指导乡镇和农户开展抗旱减灾和小麦“一喷三防”工作,为小麦夏粮稳产增收保驾护航。
近期,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马营、鱼龙等高寒乡镇开展以“保穗增粒、防虫抗旱”为核心的小麦“一喷三防”攻坚战正在火热推进,为抗旱减灾工作注入强劲动力,成为守护麦田的“及时雨”。技术人员顶着烈日奔走在田间地头,无人机穿梭于金色麦浪间喷洒药剂,密切监测旱情及病虫情动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乡镇量身定制抗旱减灾方案。从灌溉指导到病虫害防治,从科学施肥到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员全程把控,确保抗旱减灾工作精准高效推进。
“一喷三防”,即通过一次喷施农药、肥料等混合溶液,实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早衰的多重功效。在高寒地区干旱的特殊环境下,这一技术不仅能增强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自身抗逆性,还能有效减少因干旱引发的减产风险。随着“一喷三防”技术的全面铺开,马营、鱼龙等地的麦田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