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起,房地产市场便踏上了长期调整的征程。起初,是郑州、石家庄、涿州等二三线城市率先感受到市场的凉意。而进入2023年,风向突变,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也未能幸免,纷纷被卷入这场调整的浪潮之中。
从最新数据来看,房地产市场调整的态势愈发明显。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1.3%,销售额同比下降15.7%。同时,全国3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2%,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5.1%。这一系列数据清晰地勾勒出房地产市场当下的严峻形势。
房地产市场长期调整的浪潮,对于那些拥有2套及以上房产的家庭而言,影响不可小觑。前些年,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有41.5%的家庭拥有二套及以上房产。若算上近些年新增的家庭,这一实际占比或许已达到45%。这些家庭在未来几年内,极有可能面临“五大挑战”。
挑战一:房子市值持续缩水
过去,不少人坚信一线城市的房价“只涨不跌”,下跌的只是三四线城市。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不仅涿州、廊坊、燕郊等环京三四线城市房价大幅下跌,跌幅超过50%,就连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也未能独善其身。上海、深圳的房价从最高时的9万多/平方米,跌至如今的6万多/平方米,跌幅超过30%。
当下,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价与收入比高达40,这意味着当地居民不吃不喝40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子。而二线城市的房价与收入比也在20-25之间,远高于国际7-8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未来全国房价仍有较大的下跌空间,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恐怕难以避免房子市值继续缩水的困境。
挑战二:房子变现愈发艰难
步入2025年,国内二手房挂牌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全国二手房挂牌量超过10万套的城市多达11个,其中重庆达到17.2万套、成都17万套、天津15万套,就连一线城市的广州也涨至17万套,北京达到13万套。
二手房挂牌量激增,主要源于各地炒房客对后市的不看好。对于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来说,如今想把手中的房子变现变得困难重重。通常情况下,只有低于市场价10-15%抛售,才有可能促成交易。但许多业主对未来房价仍抱有上涨的幻想,不愿轻易降价,这无疑让房子变现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挑战三:持房压力与日俱增
前些年,不少家庭选择贷款购房。当时,收入稳定且呈增长态势,房贷压力并不明显。然而,近年来经济形势不佳,多数人收入减少,还贷压力陡然上升。尤其是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背负的贷款压力远超只有一套房产的家庭。
此外,每年物业费、取暖费、电梯费、维修基金等费用都在上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物业服务成本同比上涨15%。这意味着,持有多套房产的家庭在缴纳物业费等方面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挑战四:“以租养贷”渐行渐远
以往,拥有多套房子的家庭大多依赖“以租养贷”的模式,即把房子出租,用租金来支付房贷。但如今,这一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出大于流入,房子根本租不出去。即便租出去了,租金也少得可怜,根本不足以偿还房贷。而在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由于生活成本过高,很多外地打工人选择返乡发展。随着租房客数量的减少,一线城市的房子租金也呈现出下降趋势。如今,即便是在大城市,“以租养贷”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挑战五:房产税即将登场
早在2024年,我国决策层就宣布房产税试点城市将扩围。这意味着,在现有的上海、重庆两个试点城市基础上,将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房产税试点的队伍中来。
根据已公布的政策细则,房地产税将按照房产评估价值的0.5% - 1.2%年率征收,并对多套住房的家庭实行累进税率。届时,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将面临房产税的征收,持房成本将大幅上升。
房地产市场长期调整的大背景下,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需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五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