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记者从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今年以来,银川市积极构建跨省域检验协作机制,先后帮助多家民营企业,科学开展安全检验,为企业减少1.1亿元经营成本。
“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检验周期长、费用高、人力投入大是企业一直反映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水平,降低企业经营运行成本,我们优化技术服务工作模式,推进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切实助力企业稳产扩产。”银川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介绍。
银川市建立安全隐患系统治理和“订单式”服务模式。借力浙江特科院技术优势,创新实施“科技赋能+场景应用”战略,作业时长创西北地区同类项目最短纪录,检验效率提升40%。宁夏泰益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90℃蒸汽压力管道带压实现不停机检验,避免装置停用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有效填补了西北地区同类设备带压检验技术空白。银川中节能联合电力有限公司、国能宁夏供热有限公司7.55公里供热蒸汽压力管道实施不开挖检测,发现问题隐患21项,开挖比例降低90%,检验时限压缩40%,解决传统开挖检验周期长、交通影响大等问题。
此外,银川市打造“候鸟型”智力引进体系,建立“企业点单—部门搭线—专家接单—用户评单”全流程闭环机制,组建由多名工学领域博士、教授等高级人才构成的“特种设备诊疗团队”,深入企业和站所一线,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基层安全监察人员针对性开班授课,全面深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实现企业技术需求与外部智力资源高效匹配。
银川市还创新设立特种设备安全咨询电话,实行“即时受理+联合处置”模式,常态化开展“政企恳谈会”等活动,积极联络银川市多个支柱企业,归集分析当前存在的检验周期长、耗费高、影响大等急难愁盼问题。主动对接国内一流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促进优质检验资源跨省域流动,推出“订制方案+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助力企业破解技术难题、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以技术竞争倒逼本地检验检测市场改革,提升整体技术服务水平,实现从个案处理到行业领域治理的跨越。(记者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