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二次元文化与追星热潮席卷年轻群体,与之相伴的社交场景逐渐沦为一些不法分子的“狩猎场”。
日前,在某社交平台,一条“转发抽奖送限量版动漫手办”的消息吸引了我市大二学生小周(化名)的注意。按照要求完成操作后,他被拉入一个粉丝群。群内“管理员”以“核实身份需交纳保证金”为由,诱导小周转账。直到对方失联,小周才惊觉被骗。“当时群里很多人晒转账记录,还有人说自己已经拿到奖品,我就放松了警惕。”小周懊悔地说。
与小周有相似遭遇的还有追星女孩小林(化名)。她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发布“可获明星私人行程”的信息,付款后不仅没收到任何消息,还被对方以“信息保密需再交押金”为由继续索取钱财。“每次对方都用偶像的名义哄骗,我太想见到偶像,完全失去了判断力。”小林坦言。
市民王女士忧心忡忡:“孩子才上初中,就天天在网上追动漫、买周边,我现在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她被骗。”社交平台资深用户陈先生分析:“诈骗分子很懂年轻人心理,他们会伪装成同好混入圈子,利用粉丝对偶像的忠诚、对二次元的热爱设局。比如伪造官方认证标识,用‘限时优惠’‘独家福利’制造紧迫感,让人来不及思考就转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此类诈骗呈现三大特点:一是精准定位年轻群体,尤其是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二是利用粉丝对偶像的情感依赖,编造“见面机会”“内部资源”等话术;三是通过伪造聊天记录、交易截图等方式,在群内营造真实氛围,打消受害者疑虑。
面对日益隐蔽的诈骗手段,市民该如何保护自己?相关专业人士建议,要明确天上不会掉馅饼,涉及转账的“福利”基本都是陷阱。遇到可疑信息,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此外,家长和学校也要加强引导,帮助年轻人提高防骗意识。
在享受二次元与追星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广大市民尤其是年轻群体更需保持理性与警惕,多一些谨慎,才能避免成为诈骗分子的“猎物”,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来源:商丘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