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诈骗分子的手段层出不穷,老年人成为了他们眼中的 “目标”。为了让长辈们能够安享晚年,不受诈骗的侵害,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常见的养老诈骗类型,并学习如何防范吧。

常见养老诈骗类型

“保健品” 诈骗

诈骗分子往往打着 “健康养生” 的旗号,向老年人推销所谓的 “特效保健品”。他们夸大产品功效,声称这些保健品可以治疗各种疾病,甚至能延年益寿。实际上,这些保健品大多是三无产品,不仅没有任何保健作用,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时,一定要谨慎选择,切勿轻信陌生人的推销。



“养老服务” 诈骗

以 “养老服务” 为名,诈骗分子吸引老年人投资养老项目。他们承诺提供高端养老服务、高额利息回报等诱人条件,吸引老年人交钱入会。然而,这些所谓的养老项目往往是虚构的,一旦老年人投入资金,诈骗分子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在面对此类投资时,老年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与家人商量,切勿盲目跟风。



“以房养老” 诈骗

这种诈骗方式较为复杂,诈骗分子会诱骗老年人将房产进行抵押,声称可以获得高额贷款用于养老。然后,他们会将贷款资金据为己有,或者让老年人陷入高额债务陷阱。老年人要警惕这种以房养老的骗局,不要轻易将房产抵押给陌生人,如需办理相关业务,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咨询和办理。



“冒充公检法” 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给老年人打电话,声称其涉嫌犯罪,需要将资金转移到 “安全账户” 进行审查。老年人一旦相信,就会将自己的积蓄全部转出。遇到这种情况,老年人要保持冷静,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身份,可及时与家人或当地公安机关联系核实。



“中奖” 诈骗

老年人收到中奖信息后,诈骗分子会以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等为由,要求老年人先汇款。等老年人汇款后,他们便会消失。对于此类中奖信息,老年人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天上会掉馅饼,避免上当受骗。



防范养老诈骗小贴士

01

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

老年人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对于那些主动上门推销产品或服务的人,要多加留意,核实其身份和资质。遇到涉及钱财的事情,要及时与家人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

02

不要贪图小便宜

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老年人贪图小便宜的心理,用一些小恩小惠吸引他们上钩。老年人要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因小失大。对于那些承诺高额回报的投资项目,要谨慎对待,切勿盲目追求高收益。

03

保护好个人信息

老年人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随意透露给陌生人。包括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密码、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以免被诈骗分子利用。在办理业务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证件和资料,防止被他人冒用。

04

多学习防诈骗知识

老年人要多学习一些防诈骗知识,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可以通过观看电视节目、阅读报纸、参加社区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自己的防诈骗意识和能力。同时,要提醒身边的老年朋友,共同防范养老诈骗。

05

遇到问题及时求助

如果老年人遇到可疑情况或疑似诈骗行为,要及时向家人、朋友或相关部门求助。可以拨打当地的报警电话 110,或者向社区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咨询。不要害怕麻烦,及时求助可以有效避免财产损失。

关爱老年人,共同防范养老诈骗

作为子女和晚辈,我们要多关心长辈的生活,与他们保持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同时,要帮助长辈提高防诈骗意识,向他们传授一些防诈骗知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为了帮助长辈们更好地记住防范要点,我们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防诈口诀,希望大家提高警惕,共同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

防诈口诀

陌生电话要警惕,可疑短信需注意。

养生保健大骗局,神药特效别轻信。

养老服务多陷阱,高额回报是泡影。

以房养老风险高,抵押房产要慎重。

公检法司来电话,安全账户是诈骗。

中奖信息勿轻信,先汇钱财不靠谱。

个人信息保护好,不贪便宜不上当。

遇到问题找家人,及时求助别犹豫。

防诈知识常学习,守护钱包享晚年。

声明:本平台发布内容均为非涉密内容。

来源:西宁普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