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部长,我来打土豪了。”1988年6月某日,铁道部部长丁关根正忙碌间,忽听下属报告:“部长,王震副主席来了!”

丁关根一听赶忙收拾一番,而后,拔腿往楼下跑去,边跑边想:“主席这么突然,是有什么着急的事?”

可好不容易跑到王震主席面前,却听到这么他说的这么一句话,额头上冒出了更多的汗,他忙问道:“主席,我工作哪里没做好,您提出批评。”



谁知,王震听了丁关根这正儿八经的询问,却是哈哈一笑道:“我现在啊,讨了个职务,当了全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的理事长,但遇到些困难,所以只能找到你这家大业大的铁道部寻求支援啊。”

丁关根一听,随即恍然:“原来是这个意思啊,您说,只要能帮上忙,怎么都行,您把铁道部搬走都可以。”

得到丁关根保证后,王震心满意足离开,而这丁关根也真说话算话,在答应王震后,真的帮助王震解决了难题。

为什么王震会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去找铁道部的丁关根帮忙解决之间的问题呢?这其中又有什么渊源?



铁道部部长丁关根

认真而言,两人其实并未有太多的交集,之所以王震向丁关根开口完全是“形势所逼”,为什么这么说呢?



自1949年铁道部成立以来,已有66年,这六十六年间一共上任了15位铁道部长

当然,无论是哪一任部长,都为中国的铁路作出了不少的贡献,可要说让铁道部真正作出改革的非丁关根莫属。在他在任期间,丁关根将铁道部的员工薪资福利提高了不止一个层次。

铁道部的员工无不怀念这位厉害的部长,而丁关根能推动铁道部如此改革的原因其实与他经历有关。



1929年,丁关根出生,经历了抗日,解放战争,在如此社会洪流的熏陶下,只要是有志爱国青年,无一不希望尽绵薄之力,为国家贡献。

丁关根或许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抛头颅洒热血,可却不妨碍他的拳拳之心,虽未上阵杀敌,却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为祖国效力。

在了解到中国铁路系统的短板之后,丁关根许下宏愿,他希望在未来中国的铁路行业有自己的建树,1946年,他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运输管理专业,开始了为期五年的学习。

大学毕业后,丁关根顺利进入交通海运局工作,期间,丁关根结合理论与实践,对铁道部相关交通工作作出了许多建设性的调整。

依靠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完善的理论知识,丁关根很快成为了铁道部的“顶梁柱”,先后担任过铁道部运输局、货运局质量员以及运输局的总工程师等职务。



1985年,丁关根被选为了铁道部部长,开始着手对铁道部进行改革。丁关根上任的第一年,他提出“大包干”的方针。

这一方针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本隶属于铁道部的包括财务,人事等重要部门及权力下放至各地铁路局。

一旦该方针能有效落实,将会极大提升铁路行业的经济活力,因为这意味着下属铁路机关将会有更多的自主权。

如此一来,下属铁路局不但可以不用将所有运营收入再全部上缴中央,还可以利用多出来的收入改善铁路交通人员的生活,从而有效提升各地铁路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最终改变铁路的运营管理模式。

丁关根提出这一方针后,得到了国家鼎力支持,铁道部经历变革后更是焕然一新,如此地“香饽饽”,也难怪王震,会用“土豪”来称呼铁道部。



副主席王震

当然,如果这“打土豪”一事,不是王震来操办,或许还远远达不到如此显著的效果,毕竟在此之前,王震虽然同时是国家的副主席,可同时他兼了其他头衔。



但头衔虽然不少,大部分都挂了虚职,唯独一个基金会董事长却是实打实的职务,王震副主席本人也对其尤为挂心。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个职位还是他自己“主动”要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1949年,新中国成立,社会的各行各业全面开花,而其中,教育又是国家鼎力扶持的项目,为扫除文盲,国家普及义务教育成为最为重要的任务。

在如此情况下,教师的需求量直线上升,与之相悖的是教师的薪资水平低下。

为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教师行业,国家成立专门的教委机构,研究如何提升教师福利,初步计划是实行教师奖励制度,为此国家建设了一个针对全国中小学幼儿教师的奖励基金会。



成立基金会并不难,可同样也有问题,尤其是基金会的启动资金从哪里来呢?这笔资金的负责人又该谁来担任?

这可把提出这一想法的李鹏总理愁坏了,虽然他的提议得到了批准,可落实起来却实在困难。

思来想去,他终于想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勋王震,王震不仅是副主席,他的影响力在民间更是不小,让他当着基金会名誉董事长,简直百利无一害。但他本人能同意吗?



李鹏总理找了两位教委工作人员去当说客,在王震主席家里,当教委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后,王震主席并未说话,可过了一会却突然说道:“我这辈子,从没向组织要求当官,如果要推行政策,那就非要个官不可了。”

王震主席说完,这当说客的两人面面相觑,颇有些摸不着头脑,见两人似乎有些怔愣,他也不再卖关子。

“我现在的职位虽然多,什么中日友好名誉会长,国际友好联络会的名誉会长,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可这些都是虚职。”



“你们要再给我个虚职,我可不干,让我当这个董事长可以,但名誉两个字去掉”,大概意思就是:“我可以当这个董事长,但活也要真干,我也希望为教育事业出力,我不想做个沽名钓誉的人。”

听了王震的解释,两位工作人员自然是喜不自禁,这简直是超出了他们的意料之外。



王震打土豪

而王震也绝非空口白话,在基金会的各项成立事宜敲定后,他很快发现了问题,就是最重要的资金问题。

为保证基金会能够尽快地实现运转,王震觉得作为带头人自然义不容辞,他第一个进行了捐款,除此之外,他还宣布,往后每年都会捐一个月的工资给基金会。



虽然在这一过程当中,李鹏总理觉得不妥,并告诉王震,国家会尽快帮助他解决启动资金问题时,王震却是摇了摇头表示:“就这么定了吧,理事会的基金我也会想办法解决的。”

因为王震他知道,如今的中国所有人都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既然如此,他作为基金的负责人当然自己想办法解决,不给国家添乱

他这一想办法,就将这主意打到了一些“财产”富余的单位身上,首当其冲就是铁道部,这也是为什么,王震见了丁关根的第一句话就是“打土豪”。

丁关根更是对王震的要求给出了十分积极地回应,在王震离开没几天,一笔100万的资金就划到了基金会的账户上,帮助王震缓解了燃眉之急,丁关根用行动表达了对王震的支持。



当然,王震打得“土豪”还不只有丁关根这一家,还包括了另外一些单位,例如石油、煤炭等,他们同样也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基金会在王震的操作下最终顺利实现运转

如今,王震副主席已逝去,可他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增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其实,无论是王震副主席,亦或是丁关根,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为祖国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他们值得所有人铭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